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技术前沿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前沿 » 创新技术
 
创新技术

走出物联网迷思 - 没有专网,公共事业物联网行业应用“永无出头之日”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23  来源:环球表计  浏览次数:619

定位清晰是走出物联网迷思的航标
 

物联网诸多迷思主要来自这种多样性(diversity)、概念含糊,参与者(stakeholders)自身定位的不清晰。解决这种迷思,需要开放的思维和对各种需求的尊重。

物联网的目标是万物互联,表明了来自市场的需求及技术要求的多样性和不同。可穿戴设备,车联网,农业物联,无人机,宠物追踪,公用设施,智能家居等等,对物联的需求有着重大差异。落实到通信技术,万物在各种应用场景的物联对时延,覆盖率,传输速率,可靠及安全性,初期投入与运维投入,故障响应等等各种差异不胜枚举,却显而易见。

从物联网应用的层面而言,迷思来自对需求的定义模糊和挖掘不够。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作者曾经与众多国内城市的管理者就“智慧城市”的话题做过交流,发现几乎所有城市对“智慧城市”的概念非常统一,大概是经常一起参加一些研讨会的结果。然而在各个单项上进行技术和项目落地却非常缓慢,因为我国的城市管理者希望找到“大而全”的方案,任何一个解决方案提供商只要对不同子项的需求稍作分析,就望而却步了。这就是几乎所有城市,“智慧城市”永远挂在墙上的原因。其实简单地说,依赖“一招制敌”的思维是对对手的不尊重,这儿是对客户需求的不尊重,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因为没有一个客户希望自己成为供应商的“长尾需求”。

目前的物联网产业研究和市场宣传中,各种组织广泛引用2025年IOT连接数将超过50亿的观点,鲜有针对具体细分市场进行分析的结论。从商用角度看,除了共享单车等创新应用外,几乎全部厂商都有默契地集体向智能抄表等公共事业应用“开火”。但是,根据最新市场分析的结果看,能源和公共事业行业仅占全球整体物联网市场的10%。而且公共事业行业应用专业性强,运营独立,对数据传输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因此更加适合专用物联通信模式。类似的,对于其他细分市场的应用,对物联通信的需求各自不同,各有分类。物联网通信无法通过“一招制敌”的模式,解决全部需求。

 

专用物联通信的驱动力

行业客户由于业务专业性,运维独立性的特点,一般会首选专网方案。进入物联网时代后,专用物联网方案具有更强劲的驱动力。

第一,数据安全。行业客户定义的安全包括:生产安全、数据内容安全、数据价值安全。

数据是生产运营,计费计量的基础,因此对数据通信的可靠性和加密性要求,不言而喻。而数据价值安全,则体现了行业客户对产业升级的理解和视野。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快速发展的今天,行业客户充分认识到行业应用数据,在“互联网+”战略和物联网架构下的重要地位。经过了多种技术方案的对比评估后,行业客户也认识到只有通过专用的物联通信网络,才能够实现专业应用的匹配,掌握管理效率的“抓手”,保障数据价值的安全。

第二,公共设施仪表控制的智能网络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用量读取。

通过智能网络,可以显示并监控整个公共事业系统,将整个运维体系建立在智能网络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它提供创新手段,帮助公共事业公司应对日常运营的挑战,比如创新的计量技术,新型传感器,阴极保护监控,温度和压力监控,远程控制,资产管理以及相关的数据分析业务。这一系列有价值的数据不仅帮助公共设施行业提高运营效率,而且推动和刺激传统产业的创新和升级。

第三,物联通信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从近两年的Hype Cycle看,IOT平台和LPWA技术都接近曲线顶点。从2014年开始,众多的LPWA技术方案,在全球市场上百花争鸣。对于行业客户而言,技术方案选项是丰富的,系统建设成本也是有竞争力的。如果按照10年运维周期和TCO计算,专网的投资效率高于租用运营商公共网络,而且专网的运维效率更是远高于公网。作者会在今后的文章中,详细谈一谈欧美公共事业物联专网应用的案例。

 

运营商公用物联网在垂直行业中遇到的问题

下面我们换到运营商的视角来看物联网在行业客户中的应用。发表于2016年2月管理学报的《以电信运营商为主导的我国物联网产业协同创新一体化研究》基本表达了运营商在物联网运营上的思路。从物联网产业链看,“中间强,两头弱”的现状一时难以有所改变。争取国家的持续政策,发挥电信运营商在推动产业链合作中的主导作用,促进合作模式的向前演化,构建多样化的时空环境和合作平台,促成更多学研端和政府端共生单元参与共生,推动各运营商间不通过共生体的信息共享,推动实施应用领域的试验项目。

运营商在“云管端”的战略框架下,以“去管道化”为目标,大力发展云服务,吸收行业用户和消费者用户到统一的开放平台上。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通过将数据汇聚的方式,构建集中大数据平台,便于实现大数据的开放和管理,作为人工智能的基础。缺点是无论安全技术多么的完善,也无法改变公网的本质。而且行业应用的开发对数据的耦合紧密,运营商在提供物联网,云服务的同时,不能避免触碰到行业客户的数据信息。前一节多次提及的“合作”,在这里看是定义含糊的。作者认为,数据开放和数据价值交易,是推动物联网的核心。只有建立对等的规则,才能保护数据价值安全,即前文所说的尊重行业客户的需求和价值。也只有在保障数据价值安全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大数据的反哺。

 

Vodafone和Verizon是欧洲和美洲具有代表性的移动运营商。Vodafone在2016年总营收收入422.27亿英镑,物联网业务收入3.7亿;Verizon2016年总营业收入1259.8亿美元,物联网收入8.5亿美元。这两家公司在2016年物联网市场的收入,都小于公司总营业收入的1%。在物联网市场细分中,能源和公共事业行业仅占10%。而且从传统通信流量看,公共事业行业应用属于低APRU业务。对于如此微小的业务比例,难以想象运营商如何调动资源,来保障行业客户的服务质量。

再举一个公共事业行业的例子。“威胜集团”是中国领先的能源计量设备和系统供应商,2016年总收入为26亿人民币;“金卡智能”是中国智能燃气的代表企业,2016年总收入为10亿人民币;Itron公司是美国和全球领先的公共事业计量和智能方案供应商,2016年总收入为20亿美元(约合132亿人民币)。预估公共事业的物联网市场整体规模在几千亿人民币级别。对比移动运营商产业,中国移动2016年营业额为7084.21亿人民币;华为技术2016年总收入为5216亿人民币,其中:运营商BG为2906亿人民币,企业业务BG为407亿人民币。

总结

产业规模的巨大差异,使物联网合作的对等性和可持续性带来疑问。只有专用通信网络才能够:从技术层面,满足行业客户专业化、差异化的业务需求;从管理角度,通过签署服务质量保障条款(SLA),满足行业客户高可靠、高安全的性能要求;从发展角度,开拓持续创新、产业升级的道路,保障投资回报。

总结为一句话,没有专网,公共事业物联网行业应用可以说“永无出头之日”。行业客户是专网提供商的“衣食父母”;在公共物联网中,仅是最不起眼的“长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技术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