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再生水发展速度较快,主要应用于工业和景观。
我国再生水利用从十一五开始大面积使用;以北京为例,2008年,北京总用水量35.3亿m3,其中地表水5.7亿m3、地下水23.4亿m3、再生水6.2亿m3,再生水利用首次超过地下水,成为北京市第二大水源;从全国数据上来看,主要用于景观、工业用水(截止到2012年两项之和占80%);其中工业用再生水主要来自国家政策驱动,国家发改委曾发文“关于新建及改扩建火力发电厂”相关政策,用水首先要用再生水,其次批复常规水源;
再生水主流工艺中,膜处理脱盐效果最好、缺憾在贵。
再生水技术主要分为预处理、主体处理、深度处理技术;输配环节技术主要考虑管网设置形式、线路、管材;主流工艺包括老三段、生物处理、膜处理。老三段作为最传统工艺,水量水质较为稳定,且投资及运行成本低,缺点在于占地面积大;生物处理目前是我国再生水处理的主体工艺,在工业及景观需求量较大,但受温度影响较大、在北方地区应用中存在一定程度限制;膜技术出水水质很好,尤其在脱盐处理方面与老三段和生物处理相比具备较大优势,缺点在于处理成本相对较高;
再生水发展对市场影响主要体现在水价、标准、处理工艺等方面,膜技术在具备条件领域有发展前景。
未来再生水将在火电厂循环冷却水以及景观环境用水方面有所发展;一些城市将通过提高工业供水价格(自来水价格)引导当地工业企业利用再生水;再生水发展将带动再生水水质标准的更新(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处理工艺上,膜技术将随着膜材料及膜组件的不断更新,在缺水类城市(尤其沿海城市亟需脱盐)、经济发达类城市、出水水质要求高类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类等类型城市有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