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曾作为上一个十年的企业发展模式的标杆,现在却成为了全球金融不稳定的代名词。这个庞大的企业帝国由于深陷负债危机,已牵动了政府和市场的神经。大量的评论和分析涌现,将焦点投向了恒大复杂的债务结构、市场战略以及不稳定的需求。然而,商业运作的所有问题,无论表面呈现出多么复杂和纷繁的形态,都能追溯到这两个元素:“人和制度”。恒大集团的危机也不例外。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恒大在财务和市场层面上的表现和偏差,但更值得深入探讨的是,这些偏差背后的人的心态、决策和制度,特别是“一把手”。
在后续的分析中,我们将看到这个曾经的产业巨头,究其背后的更深层次原因,浓缩到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具有破坏性的力量——过度自信。
一、 对产业政策的过度自信
恒大在迅速扩张和壮大的过程中,其实深度依赖了“东风”-外部的国家政策环境,这一依赖形成了恒大一系列商业决策和战略布局的基础。然而,当国家的政策方向逐渐由刺激房地产市场转向更为稳健和保守时,恒大却显得逐渐不应变、不调整,仍旧紧抱着过去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尤其是在“三红线”政策出台时,这一政策旨在通过设定企业负债的红线来限制房地产行业的过度借贷,恒大却仍持续高杠杆运作,其负债率更是一度超过了70%,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恒大对政策影响的误读和对自身发展模式的过度自信。
恒大对于国家政策变动和市场趋势的忽略,实际上正体现了公司对于政策环境的过度自信和盲目乐观,以及对潜在风险的忽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其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的战略选择,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力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战略调整和转变。
二、 对金融杠杆的过度自信
房地产玩的就是金融,一把手过度自信的金融策略在恒大表现得淋漓尽致,凸显出一家巨头企业如何过度依赖外部融资、对市场稳定性的误判,以及杠杆的过度使用,共同织就了一幅金融风险的大网。
恒大长久以来,习惯于利用高杠杆策略来满足其对快速扩张的渴望,其对流动性的极度依赖更加剧了这一风险。这种策略在2018年便已显露无疑,其短期借款便高达1300亿元人民币,而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却寥寥无几。这种策略在短期或许可行,但在市场变动和利率波动下,恒大的这一策略显得极为风险。但“一把手”和管理团队选择对国家的“降杠杆”和“调结构”的发展转型的忽略,继续不断做土地储备和项目投资,至2022年,其总负债更是达到了2万亿以上,使得公司在任何经济下行和市场波动时都极度脆弱。
三、 对“大而不倒”的过度自信
“大而不倒”的信念早已深入人心,许多企业在过去的发展扩展模式中都“以大为美”,动不动就把自己发展为“投资控股集团”,然后一把手把自己从“总经理”擢升为“董事长”。恒大也无疑沐浴在这一信念之中,不仅在地产规模上做扩张,而且投资触角也延伸到“风马牛不相及”的多元,甚至认为其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力足以得到政府的特殊照顾和援助,“倒而必救”使其认为对于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即使出现流动性危机,政府也会出手救助,以避免其倒闭带来的连锁反应。
“一把手”忽略了政府可能会采取更为均衡和稳健的政策手段来减轻其倒闭带来的影响,而非直接救助。08年金融危机中的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即便其规模庞大,也未能逃脱破产的命运。规模并不等同于稳定性,“大而不倒,倒而必救”的信念并不是绝对的保障,政府可能更加关注整体经济的稳健,而不是挽救一家即使再大的企业。。
四、 对“扩张”的过度自信
恒大对扩张战略的自信映射出其无视市场现实和过度追求多元化的企业心态,“一把手”完全忽略了战略精髓是在做“选择”和“取舍”,战略不是一味得做“加法”,而是要做“减法”,甚至“除法”。
恒大在自己的主营房地产业务领域,已经不满足一二线核心城市,而将项目推进到三四线城市,甚至渗透到国际市场,这种快速和广泛的区域扩张,使得恒大在土地成本、项目管理和市场需求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风险。同时“一把手”野心满满,不断进军跨界领域,包括金融、健康、文化旅游,汽车,足球等多个领域,试图通过多元化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理论上可以分散风险,实际上却加大了管理半径,对企业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逐渐透支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五、 对“自我认知”的过度自信
恒大揭示了当一家企业缺乏危机意识、变通思维以及缺乏合理、多元化的治理架构和决策机制时,可能会陷入何等困境。这种困境主要源于“一把手”的过度自信和对自己决策的盲目信仰,缺乏来自多方的批判和反馈,导致公司对市场和内部风险的感知严重缺失。
恒大的“一把手”过于相信既有的业务模式和战略方向,缺乏对市场变化和潜在危机的敏锐洞察,致使在行业环境和政策环境发生变化时,恒大未能及时调整业务策略和运营模式,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挑战,这无疑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危机。
更为严重的是,恒大在公司治理和决策过程中呈现出显著的“一把手”主义,周围似乎都是顺从的“Yes人群”。这导致企业在策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多元化意见和批判性思考,形成一种固步自封的企业文化,企业决策和战略方向常常只是“一把手”的一意孤行,缺乏对市场和风险的全面和深入分析。
恒大集团的困局为全球商业社会提供了一面镜子,让我们重新思考企业的核心价值和发展战略。在VUCA时代,企业如何活下来并且活得好,是每一位企业家都必须深思的问题。
首先,“规模不是盾牌,多元不是万能药。”,即便企业规模再大,业务再多元,也不能避免市场风险与经营危机。核心竞争力的缺失和战略迷失会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失去方向,最终陷入困境。
其次,“创新是血脉,变通是灵魂。”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蓬勃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发展变通思维,及时调整战略,以满足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最后,“智慧在于听,力量在于行。”企业决策应摒弃“一言堂”,应倾听多元的意见,从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做出明智而深思熟虑的决定。
在未来的商业世界中,愿每一家企业都能吸取经验,避免陷阱,坚守初心,发展创新,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