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至21日,为配合合肥市“大建设”需求,继成功完成西二环东侧直径1600毫米原水管道接点施工后,合肥供水集团对西二环西侧直径1800毫米原水管道进行了迁建改造。经过近36个小时的连续作业,现场施工部分全部结束;21日早上7时,五水厂完全恢复正常供水,至此供水集团圆满完成西二环1800毫米原水管道迁建改造工程,为合肥市畅通二环工程做好了先期准备。
全方位谋划施工过程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此次进行迁建改造施工的直径1800毫米原水管是合肥市的一条原水“主动脉”,和另一道直径1600毫米原水管一起,担负着将原水从董铺水源厂供向四水厂、五水厂的重任。施工期间,四、五水厂仅由一条1600毫米原水管输送原水,造成约21万立方米/日的原水缺口。
为尽量减小施工对广大市民造成的影响,供水集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分析研究,制定了各项应急准备措施和调度方案,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对组织领导、施工具体计划、供水调度、应急接点施工、宣传及服务保障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同时,为尽量缩小影响范围,董埔水源厂向五水厂方向原水优先保障四水厂正常生产,仅五水厂减产降压供水。降压期间,二、三、六、七水厂全力增产增压,弥补管网压力不足的情况。
施工前,供水集团及时向市长热线、市政府应急办等部门汇报施工的具体原因和情况;并提前48小时通过公司外网、报纸、电台、电视台以及微博等媒体渠道,发布《降压供水通知》,详细说明此次降压受影响的区域范围,确保广大市民有充足的储水时间;对涉及的重点用户,及时派人上门,主动将书面降压供水通知书送达;同时积极准备好应急送水服务工作,并与市消防部门密切联系,随时安排增援。
现场井然有序、连续作业 后方部门联动、通力合作
此次迁建改造共有四个施工点,施工内容包括对两条直径1400毫米旧原水管道切割拆除、排水、清理沟槽、直径1800毫米钢管配件吊装、拼装焊接、打磨探伤、封天窗探伤、支撑砼浇筑等。
工程从18日晚23时开始,施工人员利用夜间用水需求相对较小的时机,四个施工点同时连夜展开管道内部排水及旧管道的切割拆除工作。此次工程共配置了32名焊工、24名辅助工,分成两个班次轮班作业。夜幕下四个施工点的灯光和切割产生的火花交相呼应,施工人员分工明确、毫不懈怠。
经过一夜的奋战,四个施工点的切割拆除工作都已基本完毕。施工人员开始清理槽坑土方,为下一步进行管道对接做好准备。对接完成后,焊工立即开始对四个直径1400毫米接点、两个直径1800毫米接点钢管共计18道焊缝进行双面焊接。
此次迁建改造工程时间跨度长、工程量大、工作点分散。为保障施工安全,供水集团制定了详细的安全生产制度。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都设置配电箱,自保式漏电保护器,凡是临时用电的终端开头和插座均带漏电保护装置,设备做到一机一闸一防漏,专职电工跟班作业。施工机械、车辆、设备专人调度,挖掘机、吊车等特种机械定机定人,由配备哨子和信号旗的专人指挥。通过红、黄、白、蓝四色安全帽将管理人员和安全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区分开,加强现场人员管理。此外,专职安全员轮班全程跟踪监控施工,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此次施工,供水集团成立了由董事长、党委书记方振任第一组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事杨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始终和施工人员并肩作战在第一线。方振、杨林多次来到现场,查看施工进度,叮嘱现场施工人员注意安全,在施工关键节点亲自指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同时,为及时解答用户关于降压供水的问题,“贴心小棉袄”服务热线在原坐席的基础上,增开应急线路电话接听员,10人一组应急待命,24小时线路畅通。施工期间,截至20日晚8时30分,“贴心小棉袄”热线共受理用户电话2235个,其中涉及此次降压供水的来电咨询335个,热线均已做好沟通解答工作;应急模拟线路配合常规线路,防止线路拥塞,无用户排队等待现象出现。
中心调度室对全市实时压力监测点进行严密监控,根据综合情况灵活调度供水分配;各区供水所对管网末梢进行全程监测;二次供水管理中心加强对泵房设备的监控,各部门联动,全力保障施工期间市民用水。
加班加点全力恢复正常供水
随着质检人员对焊缝一一探伤合格,施工部分基本结束。现场有专人负责机械、设备、材料等撤场工作和工作槽坑的回填工作,做到工作面回填平整、场清料尽。
为尽快恢复正常供水,20日下午,五水厂全员到位,提前进入“临战”状态。晚10时15分,五水厂直径1800毫米原水管阀门开启,修复后的管网原水进入五水厂。21日凌晨起,董铺水源厂逐步加开机组,水质检测中心加大水质的监控力度,增加检测频次和检测项目,及时反馈制水信息,把好水质关。至早上7时30分,最后一台机组开启,完全恢复正常供水。
至此,供水集团圆满完成西二环双侧直径1600毫米、1800毫米原水管道迁建改造工程,为合肥市打造畅通二环做好了先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