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朋友推荐了一部电视剧《觉醒年代》。片子非常好看,拍出了一种动荡历史中的美感,让人既能感受历史的厚重,也能获得艺术的享受。我一开始看上这部剧便欲罢不能,用几个晚上一口气追了十几集。
在前十几集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除陈独秀和李大钊之外,便是北大校长蔡元培。电视剧在这一部分里描述了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幕—新文化运动的诞生,而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几位重要人物之一,正是蔡元培。
蔡元培凭借自己被北洋政府委任为北大校长的机会,吸引了一大批具有进步思想的学者到北大任教,把北大变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战场。看看当时北大的学者阵容,包括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简直可以用群星璀璨来形容。
如果今天哪个组织在人才吸引方面能够像蔡元培这样成绩斐然,这个组织该是何等充满希望啊。
那么,蔡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从影片中总结了三点:
1. 礼贤下士
要吸引来人才,首先就要尊重人才。古有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三顾茅庐”。今有雷军的名言:要请到那些顶级人才,三顾茅庐是不够的,得三十顾茅庐才行。
影片也给我们展现了蔡元培是如何“三顾茅庐”请出陈独秀的。
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蜚声海内外。蔡元培接到北大校长的委任之后,第一个便想到邀请陈独秀前往北大任教。但是,在最初接到邀请之后,陈独秀却因自己创办的新文化运动旗帜刊物《新青年》编辑部尚在上海而感到犹豫。
为说动陈独秀接受邀请,蔡元培不但答应让《新青年》一并迁到上海,还借陈独秀到京期间,特别打听到陈的住处,三次亲自前往陈下榻的旅社做说服工作。
当蔡元培第三次来到陈的旅社时,陈正在屋内睡觉,外面此刻大雪纷飞,蔡元培为了不打扰陈休息,悄悄搬来一把椅子,静静地坐在房间门口守候,直到陈醒来。
尽管贵为北大校长,但是蔡元培对人才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和谦卑。正是他的这份坚持,最终打动了陈独秀,决定北上任教。
顶级人才往往都是自我吸引的。陈独秀到了北大之后,又凭借个人影响力相继吸引来了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人,这才有了北大在整个新文化运动中群星璀璨的学者阵容。
2. 不拘一格
蔡元培称得上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典范。不但求贤若渴,而且在面对那些真正优秀的人才时,他能够做到打破传统、破格使用。
以陈独秀为例,蔡元培邀请他加盟北大,也是冒了极大的风险的。陈独秀主张白话文运动,被那些主张文章古风的教授视为异类,很多人认为陈不配在北大担任文科学长一职。
但是,蔡元培非常认可陈独秀的学识,也认为北大需要这样的新鲜血液。尽管陈独秀从未在大学任教过,但蔡元培依然力排众议,将陈聘为北大的文科学长。
再以胡适为例,当陈独秀举荐胡适成为北大教师时,他才二十多岁,尚未从美国留学归国,而且当时也还没取得博士学位,因为他的第一次博士论文在导师那里还没有过关。
但是,蔡元培读过胡适的文章,深知胡也是北大所需的、真正的人才。同样,他也是在周围人的一片非议中,破格将胡适录取入北大。
用人要用人之所长,一旦发现有特点、有长板的人才,就应该敢于破格使用。如果一个组织对人才的标准总是像个“完人”,这是完全不现实的。
任正非说,华为公司的用人思路不是求全责备,而是要敢于用“歪瓜裂枣”,也就是一些有缺点的奋斗者。“他们虽然不被大家看好,但我们从战略眼光上看好这些人……今天我们重新看王国维、李鸿章,实际上他们就是历史上的歪瓜裂枣”(摘自《以奋斗者为本》)。
3. 兼容并包
蔡元培曾说自己在北大的治校方针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在他的治下,北大真正做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北大教师队伍里,既有倡导新文化思想解放运动的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也有穿着清朝马褂、留着长辫、像个老古董似的辜鸿铭等。当时的北大,是各路门派、各路大神云集之地。
以辜鸿铭为例,此人精通数门外语,学识渊博,擅长西学,也热衷于向西方宣扬中国的文化与精神,在当时在京西方人心目中威望极高。但是,此人思想保守,反对新文化运动,甚至还成为保皇党,积极参与张勋复辟,因此受到北大师生的声讨。
即便如此,蔡元培依然给了辜鸿铭一个机会,让他通过在校园内讲公开课来证明自己。辜果然也没有令蔡失望,积极思变,他讲授的“中国人的精神”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后来,在北大与英国使馆就解雇一名英国教授的谈判事件中,辜鸿铭利用自己精通西学、中西贯通的优势,不负众望,妙语连珠,最终帮助北大赢得了谈判。
兼容并包并不代表对庸才的无底线包容。在影片中,我们也看到,蔡元培在裁撤庸才教授方面出手果断、态度坚决。为了裁撤不胜任的英国人克莱德,他甚至不惜与有着英国使馆和英国政府撑腰的克莱德对簿公堂。
格局宏大、兼容并包的领导者才能带出一支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团队;同样的,容得下不同意见和思想的组织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取得佳绩。
2020年,字节跳动公司在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中专门新增了一条“多元兼容”,当时在中国的人力资源界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具备兼容并包的精神,企业才能有更加丰富的人才队伍,也才能够让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丰富多元的客户群体的需求。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也开始像很多西方跨国公司一样,在自己的企业文化中增加多元和包容的元素,其奥妙就在于此。
100多年以前,蔡元培就能够在识人、用人方面做到礼贤下士、不拘一格和兼容并包,我们作为今天组织的管理者们,更应在人才管理方面向他学习,如此才能打造出我们自己组织的人才明星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