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资讯 » 企业风采
 
企业风采

改革开放四十年:为珠澳两地提供安全优质用水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20  来源:珠海水务环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460
 

 

 

 

    11月19日,在珠海大桥西桥头附近,一座直径16米、深29米的工作井底部,像火车头一样巨大的顶管机头隆隆启动,从河床深处向2329米外的对岸挺进。这是被列为《粤澳合作框架协议》重点项目的西水东调二期工程,项目建成后珠海东西原水输送能力将翻一倍,珠澳两地安全稳定供水更有保障。

  历经40年的发展,珠海水控集团已从当年的香洲水厂发展成为包含供水、排水、环境治理、工程施工等四大业务的综合水务环境投资运营服务企业。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珠海水控集团作为市属国企,根据市委、市政府“二次创业”的战略部署,以非凡的勇气和担当推动企业创新改革,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15年至2017年,珠海水控集团资产规模从60亿元增长到74亿元,收入增长36%,净利润增长188%。

  从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到率先推进优质饮用水入户

  “在香洲水厂建成之前,珠海人都是靠接山泉水、打地下井解决饮水问题,逢旱季有的山泉水会枯竭,井水有时还略带咸味。直到1978年珠海市第一座自来水厂——日产能3000吨的香洲水厂建成投产,珠海人才用上了自来水,凤凰北片区的居民是珠海首批自来水用户,当时没有水表,每月交5元水费,能用上自来水的家庭都感觉很新潮。”说起当年的情景,自1975年香洲水厂开工建设就加入供水队伍的罗大洁仍然记忆犹新。

  珠海经济特区成立之后,珠海相继扩建香洲水厂,新建了拱北水厂、南沙湾泵站、南屏水库等,供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用20年时间实现了城市供水的全覆盖。2001年6月,农村水改在珠海正式拉开了序幕。珠海水控集团的前身——珠海市供水总公司,成为推进农村水改工作的主力军。

  在随后11年中,市供水总公司全面接收原斗门区、金湾区供水企业和供水设施,并初步建设了万山、东澳岛供水系统,投入数亿元进行农村水改,有序推进新铺管网、管网改造、旧水厂技改、新建海岛供水设施等工作。至2012年,珠海已基本实现了全市水资源和供水设施的统一调度、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西部广大村镇居民喝上了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自来水,西部六个新工业园区的用水需求也得到了有效保障,万山、东澳岛的用水困难问题得到缓解。在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领域,珠海也走到了全国的最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珠海水控集团加大供水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推进供水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持续完善供水基础设施,并在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拟订了《珠海市优质饮用水入户计划》,借鉴澳门和深圳的经验,通过工程建设、标准制定和提高管理等手段,按照“水源、水厂、管网、小区”四同步原则对现有供水系统进行改造,采用成熟的技术,分步、分区域实现优质供水,珠海供水事业将再次走在全国水业发展的前列。

  从中央领导批示引水济澳 到长达58年的“饮水思源珠澳情”

  澳门水资源稀缺。1958-1959年,由于发生自然灾害,雨量减少,澳门几乎没水供应,近20万居民靠为数不多的井水和三艘小船从银坑往返运水度日。据珠海水控集团有关资料显示,1959年,中央主要领导亲自批示,由珠海负责支援澳门的原水供应。当年,竹仙洞水库大坝即开工建设。1960年3月,珠海正式向澳门供水,从此开启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对澳供水历史。

  1980年,珠海经济特区成立后,自身建设需要用水,对澳供水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珠海相继建设了南库群、北库群、南沙湾泵站等供水设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供水需求。但咸潮年年来,2005年底至2006年初的咸潮尤其严重,为珠澳两地居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为了不让澳门同胞和珠海居民喝咸水,粤澳两地建立了重大项目建设的合作机制,于2011年前后相继建成了西水东调一期工程和竹银水源系统工程,初步建成了珠海供水系统的大格局。

  澳门回归之后,供水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今,澳门供水公司已成为世界领先的优秀供水企业,在工艺流程控制、公司精细化管理和智慧水务等诸多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尤其在智慧水务领域位居世界前列。

  “珠澳两地供水企业有着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兄弟情谊,多年来,双方始终保持着频繁的业务交流、友好互访与合作,这为珠海水控集团对标先进、创新改革、推进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珠海水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建平说,“多年来,珠海水控集团在粤澳合作的框架下,不断探索、尝试珠澳供水合作新机制。其中,对澳供水第四管项目再次刷新了珠澳供水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的新模式,实现了珠澳双赢。该项目建成后,珠海对澳门的原水输送能力将从目前的每天50万吨提升到每天70万吨。”

  目前,珠海西水东调二期工程也在稳步推进中。项目建成后,珠海西水东调的输水能力从每天最高100万吨提高到每天200万吨,原水输送管道由单管变为双管,且可互为备用,位于珠海西北部的竹银水库可与主城区的南北库群统一调度,搭配运行,供水系统调度的灵活性将大幅增加,珠澳供水保障能力将有效加强,珠海和澳门两地的居民已经多年不再遭受咸潮之苦。

  从推进企业创新改革 到推动排水体制改革

  2009年,在市供水总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珠海水务集团,业务拓展至供水业务、排水业务、固废处理和工程建设,实现了从单一供水企业到水务环境综合企业的跨越。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珠海水控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以非凡的勇气和担当的精神推动企业改革创新向纵深发展,不断在国企改革的浪潮中激浪扬帆。

  为实现从传统水务企业向综合水务环境投资运营服务商全面转型升级,珠海水控集团积极推进职能重组和管理重组,将集团机关部室数量由原来的15个精简到8个,将集团下属的28个分公司、子公司按业务类型划分到供水、排水、工程和环境治理板块,促进公司从操作型的管控方式向基于多业务的战略管控模式转变。

  为适应信息时代新国企的要求,打造“智慧水务”,珠海水控集团推动信息化建设,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建立了大数据中心,实现对企业各项业务信息的全面综合管理。此外,珠海水控集团还主动瞄准先进科技,如在水厂、污水厂中引进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仓储建设中搭建仓储配送信息化平台,建设现代化智慧型物流仓库,实现仓储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

  为了助力我市排水事业的健康发展,珠海水控集团参与制定了《珠海市排水管理体制机制工作方案》,配合市有关部门成功推动了供排水设施建管体制改革,理顺排水设施建管体制,使珠海率先成为全国排水设施建设和管理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养的城市。

  曾建平说,未来,珠海水控集团将进一步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锐意进取,坚持将改革进行到底,不断提高活力,增强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把集团打造成为“立足珠海,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的极致化、专业化、一体化的水务环境投资经营服务商,为珠澳两地安全优质供水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为珠海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工作亮点

  1、2013年,珠海水控集团与创业板优秀企业碧水源公司合资成立广东海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拓展污水厂提标改造业务。通过不断发展,海源公司于2018年成功收购了珠海威立雅污水处理项目,进一步扩大了珠海水控集团在珠海污水处理市场的占有率。

  2、2014年,珠海水控集团引进上市公司山东龙泉,合作成立了广东龙泉水务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打造综合性管材制造基地,实现珠海水控集团向装备制造高端价值链延伸。

  3、2017年,面对台风“天鸽”正面袭击,珠海水控集团全体干部员工团结一致、共抗台风。在台风登陆后36小时9座主力水厂全部恢复生产,管网水压恢复正常,19小时9座污水处理厂恢复生产,50小时医废厂和渗滤液厂恢复生产,创造了“水务速度”。

  4、为降低融资成本,珠海水控集团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新型融资模式。2018年4月26日,珠海水控集团成功获得交通银行香港分行4亿元港币的跨境直贷授信总额。2018年9月19日,珠海水控集团成功发行了6亿元中期票据,实现为企业低成本“输血”。

  5、2018年10月,由珠海水务环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管理的住建部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珠海监测站收到美国爱德士生物培训中心颁发的荣誉证书,证明在2017-2018年美国爱德士水中微生物监测能力验证考核中,珠海监测站参加的项目全部通过盲样监测,在国际金标准等级划分中,常规微生物4项监测能力全部达到“完美”级别,被授予“卓越实验室”奖,成为今年国内获得该奖的10家实验机构之一。(珠海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企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