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资讯 » 管理资讯
 
管理资讯

检漏队伍的建立及管理制度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19  浏览次数:742
  

检漏队伍的建立及管理制度

第一部分:检漏队伍的建立 1

一、检漏人员素质 1

二、检漏队伍人数 1

三、检漏人员任务、职责 1

第二部分:DMA日常管理制度 2

一:日常设备维护 2

二:巡检周期 3

三:下达修漏任务 4

四:效果分析报告 5

五、在检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8


DMA配套检漏队伍的建立及管理制度

产销差控制与供水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紧密关联,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管材质量、工程安装、管网改造、检漏、修漏、营业管理、抄表计量等各个方面。采用漏损控制DMA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快速地降低产销差率,提高供水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而作为漏损控制DMA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的重要环节—检漏工作,务必要在仪器设备、组建检漏队伍等各个方面与DMA相配套。

第一部分:检漏队伍的建立

  一、检漏人员素质

作为漏损控制DMA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的重要环节,与之配套的检漏技术及仪器越来越先进,对检漏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检漏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

1. 知识层次越高越好,最好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最低也要高中或中专毕业;

2. 应具备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事业心强;

3. 要善于学习,能充分了解DMA的实质,不断探索和实践、积极总结检漏经验;

4. 在年龄结构上建议老、中、青年相结合(比例约为1:3:5),并逐步向年青化过渡。

  二、检漏队伍人数

  一般每10个DMA或50~80公里的供水管道配2名检漏人员。专人专职负责。

  三、检漏人员任务、职责

1. 每天对采集的计量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维护人员进行维护,确保计量数据的准确性;

2. 发现DMA分区内夜间最小流量出现增加时及时布设渗漏预警系统监测管道运行的情况;

3. 熟练掌握检漏仪器和管线定位仪器,熟练掌握常规检漏方法;

4. 负责DMA巡回检漏和日常明漏定位工作,把暗漏检测作为检漏队伍的主要任务;

5. 负责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6. 做好检漏记录,填写报表,并编写检漏报告。

第二部分:DMA日常管理制度

供水公司投入足够资金配置计量仪器、区域噪音监测系统、相关仪、听漏仪等先进产销差控制设备,以便高效的提高检漏工作,达到有效控制产销差的目的。为科学、合理的管理和使用仪器,发挥仪器的最大效能,需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人员、仪器、检漏、报告等管理制度。

一:日常设备维护

 1、检漏人员任务、职责

l 除了日常明漏定位之外,把暗漏检测作为检漏队伍的主要任务;

l 熟悉本地区管道运行的情况;

l 熟练掌握检漏仪器和管线定位仪器;

l 熟练掌握常规检漏方法;

l 负责本区巡回检漏;

l 负责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l 做好检漏记录,填写报表,并编写检漏报告。

2、日常设备维护

所有设备由设备管理员统一保管,检漏员工出去检漏时须填写仔细仪器出库单交由设备管理员备案;例:检漏仪器外业使用出库单,如下表: 

检漏仪器外业使用出库单

借用人:

 

日期:

2009年12月XX 日XX时

 

 

 

仪器名称:

Permalog+

30个

20个有天线,10个无天线

渗漏预警系统巡视仪

一个

齐全、完好

多探头相关仪

4探头

齐全,一个探头不能正常工作、序列号为:0002

 

 

 

 

 

 

 

 

 

 

使用地点

XXX中学

XXXDMAXXX路

 

预计使用时间

XX月XX日---XX月XX日XX时

仪器管理员/检验人签字:

 

实际归还时间

XX月XX日XX时

仪器管理员/检验人签字:

如有其他情况须清楚描述

此外,设备使用人员应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l 出库时检查仪器的各项功能,是否完好并能正常使用。

l 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经常擦拭保养。

l 外业期间各台组使用仪器的安全和保养由各台组长负责。

l 使用完毕,应放入仪器箱不能乱扔乱放。

漏点定位时仪器要专人看管。

l 外业期间如发现仪器损坏或无法正常使用应及时汇报。

l 检漏结束仪器经设备管理员检查无误后方可入库。

 

二:巡检周期

1、 制定考核指标

① 暗漏检出率(检出的暗漏与修漏总数之比)应大于60%;

在水泥或坚硬路面下的水管,因旁边有下水道等其它管道而形成良好通道时,很多漏水冒不出地面。因此衡量检漏实效,除了找到多少漏水外,暗漏自报率是个重要指标。所谓暗漏检出率是在整个修漏次数中,检漏队伍找到的水未冒出地面的暗漏所占的比率。

② 检漏准确率(检漏人员报的地点与实际漏水点的距离在1米之内的比例)应≥90%,最好达到95%以上。

③ 每年检出漏水量≥供水量的5%。

2、 检漏周期的制定

l 管道泄漏率是有周期性的,季节的更替与检漏的间隔周期都与管道的泄漏率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情况,季节的更替引起水温的变化,从而引起管道的热胀冷缩,从而容易引起管道泄漏。另外,管道上的漏点经修复后,随着管道的不断老化与水压的提高,许多薄弱环节易再次发生漏水,我们称之为漏水复原现象。因此,制定合理的检漏周期尤为重要。将铜陵水司整个管网分成三个区域,每个月检测一个区域,这样就能保证每个区域每个季度检测一次,从而能及时发现新生的漏水点,有效的控制管道的泄漏在一个低水平上运行。

l 对于居民小区应充分利用Permalog+渗漏预警系统进行100%的泄漏监测,每个小区监测2天,依次进行一遍,从中找出泄漏较多的小区,作为以后的重点监测区域。未发现泄漏的小区可适当延长检测周期,一般4个月监测一次。

 

三:下达修漏任务

检测到漏水点后,应在当天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上报给维修部门(见下表),维修部门应在24小时内予以维修。维修时应通知检漏人员及GIS系统维护人员到维修现场采集相关数据。

漏点报告单

编号

L31

探测时间

4月20日

材质

铸铁

口径

DN100

埋深

0.8

地表状况

方砖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漏点位置

示意图

图片1

 

四:效果分析报告

地下管道漏水情况十分复杂,有时要依靠各类检漏仪器和人的经验去判断,甚至有时还要借助于其它辅助手段判断,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操作人员不能死记规程,要把规程和仪器性能融合起来应用。此外积累经验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每次检漏都要有原始记录,把有关数据记录下来,数据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可用统计分析方法找出其规律性,不断提高检漏效率(见例1)。

对于开挖前地面情况及开挖后漏点现场都应拍照存档,并详细分析每一处漏水点的管径、材质、埋深、覆土情况、周边环境以及形成原因、泄漏形式等,做好漏点状况分析表。有条件的话,将上述情况及漏点位置编入GIS系统属性库。

例1:分析报告、总结案例

1、暗漏水点在地域上的分布

检测区域

漏点数(个)

漏水量(m3/h)

一区

31

218.57

二区

21

150.6

三区

23

133.65

图片2

从上面图表可以看出,漏水点在区域分布上比较均匀。因此,我们建议在今后漏水调查工作中应均匀分布检漏人员,全面检测。

2、漏水点、漏水量与管网口径的关系

漏点管径

漏点数(个)

漏水量(m3/h)

DN400以上(含)

5

47.0

DN250-DN300

2

16.5

DN100-DN200

31

245.0

DN50以下(含)

37

194.32

图片3
       从上面图表可以看出,无论是漏水点还是漏水量,都集中在DN200以下的管道,占了全部漏点的90.7%。DN200以下管道上漏水量占全部漏量的87.4%。因此,在今后的漏水检测过程中,应重点检测DN200以下管道。

 

3、漏水点、漏水量与管道材质的关系

漏点材质

漏点数(个)

漏水量(m3/h)

镀锌(钢)

26(1)

179.62

铸铁(球墨)

20(2)

204.2

铝塑

10

17.4

PVC

17

97.1

水泥

1

4.5

图片4

从上面图表可以看出,无论漏水点还是漏水量都主要集中在镀锌管和铸铁管上,分别占全部漏点的63.6%和漏量的76.3%;此外,PVC管道漏水也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建议将铸铁管、镀锌管及PVC管作为今后管网改造和检漏的工作重点。

 

 

 

例2:

漏点开挖记录单

 

编号

AL23

开挖时间

2009-4-23

地点/

位置示意图

 图片5

材质

镀锌

口径

DN50

漏水形式

断管

漏水量(m3/h)

9.77

图片6 

 

同时需要指出:检漏效果分析报告要做到每月一次(由各组长完成),对所做的工作、监/检测数据、效果、进行书面分析报告;每个区检测完成后进行总结性分析报告(部门负责人主持完成),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理论基础和安排。

五、在检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无论选用哪种检漏方法,在去现场检漏前,一方面要清楚地了解地下管线的实际走向、材质、管径、埋深、水压及使用年限;另一方面还要对检漏仪器进行选择,带哪些仪器。对所携带的仪器预先要进行检查,看是否有问题,如电池电压是否符合要求;接线是否对;有无故障等。其它检漏工具是否备齐。

此外,还应注意如下问题:

 1、如果遇多年未开启的井盖要点明火验证,证明井中无毒气时,方可下井操作。

 2、在市区检漏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应放置警示牌,穿上警示背心。

 3、对某些漏点难下决心定位需用打地钎法核实时,一定要查清此处是否有电缆。

 4、注意保持拾音器或传感器与测试点接触良好。

 5、对于Permalog+渗漏预警系统报警的区域应仔细查找原因,未找到漏点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泄漏,可能是漏点太小,现有定为手段无法解决,应加强监测,漏点总会变大的。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企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