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作为广东最早的水产养殖基地,曾以“桑基鱼塘”的养殖模式名噪一时,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极端气候对水产养殖带来的挑战,传统的池塘养殖模式优势渐减。2009年,位于顺德的生生农业集团引进了颠覆过去传统的池塘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建成了顺德乃至广东第一家工厂化水产养殖基地。
如今,生生农业集团的“工厂化养殖”新生产方式已经初见成效。2016年10月,生生农业集团位于顺德勒流的绿源养殖基地,迎来了一批国际友人,他们由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对外联络主任带队,通过走访顺德的现代农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了解中国如何做大做强现代农业。
工厂化养殖、工厂化种植、农业物联网等工业化生产方式正加速进入顺德现代农业发展领域,这里发生的智慧变革正在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思维。
智慧变革 智能鱼塘在线监控水质
在生生农业集团绿源工厂化水产养殖车间内,一排排水泥池整齐划一地排列,每个水泥池都安装了控制阀,只要一拧控制阀,活水就从“车间”外的循环水处理“车间”源源输送过来。
“水来自于基地边的西江活水,我们通过暗管将活水引入基地。取水时我们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进入水泥池后我们还通过调水技术来对水环境进行控制。”生生农业集团负责人王小林说,该公司的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集工程技术、生物技术、水处理装备等现代工业手段于一体,对鱼类养殖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管理。该模式养殖鱼类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比传统养殖有大幅度提高。
工厂化水产养殖车间被划分为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两部分,淡水养殖产品主要为传统的四大家鱼(鳙鱼、草鱼、鲫鱼、鲮鱼)、笋壳鱼等,海水养殖产品包括珍珠龙胆、紫红笛鲷等。
在工厂化水产养殖车间的中部位置,是“生生物联网水产养殖管理平台”,该平台是引进、集成了由中国农业大学研发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产养殖系统”,虽然只有8面LED显示屏在展示,但事实上直联到北京的服务器和集团属下的水产养殖基地。在生生水产养殖基地,有100多个视频探头实时监测着水质的数据变化,而这包括溶解氧、酸碱度、电导率、浊度、水位5个具体指标。一旦指标发生变化,系统会给出提示,养殖管理人员将立马针对出现的问题而对水质做相应的技术处理。
在距离绿源20公里外的龙江左滩西江鱼水产专业合作社,来自武汉市中易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的养殖管理顾问任义活跃在田间地头。西江鱼水产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4月19日,通过建立起“市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济运作模式,打造一个以“广东鲂”(西江鳊)为拳头产品的经济链。目前该合作社西江鳊养殖量、销量占据广东全省西江鳊产量的七成,日均销量达1万公斤,一年可产销西江鳊2500万公斤,销售额可达8500万元。
任义今年25岁,2011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今年初来到顺德。大学本科毕业的他更愿意称自己是一名新型职业农民。因为,他管理数十口鱼塘的鱼类养殖生产,这些鱼塘均装有带传感器的投料机、增氧机,只需一部手机终端设备以及下载的物联信息技术APP系统,就可以对鱼塘水质进行实时监测与操控。在某种程度上,这一切正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机器换人”。
“养殖基地是佛山市 菜篮子 生产基地,用现代技术养出来的水产品质量更有保障。”西江鱼专业合作社社长吴定泉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很认同。他还透露,合作社通过制定水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倡导社员学习养殖新技术,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今年已累计到龙江各村居中开展了20次培训。
技术升级 厂房种菜破农药残留难题
水产业用上物联网,种植业也悄然在进行着一场革命。
走进位于顺德勒流富安工业区的植物工厂,眼前的场景颠覆了笔者对蔬菜种植的传统印象。先是穿防护服、再用酒精消毒、再进行30秒的风淋洗涤,参观植物工厂车间俨然是要进入一间生化实验室,而这只是为防止外界细菌、病毒给蔬菜带来污染。
在这里没有连片的沃土,也没有大型的灌溉设施,一个400平方米的车间里放满了货架,每个货架都放置了数十块海绵板,一棵棵新鲜的水耕蔬菜就密密麻麻地插种在海绵板上。“这是真正的纯净菜,采摘后无需经过任何处理即可直接食用。”在广东川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黄智强看来,传统的户外蔬菜种植方式往往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或环境污染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植物工厂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够实现对光、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水循环等蔬菜生长所需的要素进行精准科学化的控制。
黄智强来自台湾、是一名农业技术博士。据他介绍,植物工厂培植的蔬菜需要转换不同的空间,“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人会将筛选过的蔬菜种子,放入被划出一道道缝隙、沟壑的蓝色培植海绵板上,投种完成后,再进入暗房,进行催芽;待发芽成熟以后,再挪到成菜区进行健苗。”
就在这个不断“搬家”的过程中,长时间工作的LED灯模拟着自然的光谱,给予蔬菜充足的光照;二氧化碳的浓度则常年控制在大自然3—4倍的水平,以增强蔬菜光合作用的速率。溶解了蔬菜生长所需各种元素的营养液、经过了六道工序过滤的纯净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块海绵,确保每一棵蔬菜即使离开了土壤,也能茁壮成长。
“传统的土栽,需要30—40天才能收割,其实最关键是最后的10—15天需要利用到那个土坑的空间,我们就是要把前面20多天的时间节省下来,只需10—15天就能采摘。”黄智强介绍,植物工厂的一亩地可以达到传统60亩地的产能,而由此生产出来的蔬菜,经过瑞士SGS权威机构214项农药残留检测,完全无农药,完全无重金属残留,生菌数量达到欧盟标准的1/10000。
目前,在这个植物工厂基地里,每天能生产超过1吨菜,按照30—40元/公斤的出厂价,每天产值约为4万元。
观察
新型职业农民上岗
现代农业摆脱“靠天吃饭”
传统农业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靠天吃饭”,而无论是水产养殖还是蔬果种植,顺德人均在尝试创新利用高新技术,改良此前传统单一的生产方式。无疑,未来世界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农业和高新技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以生生水产的供港活鱼为例,香港食环署就设定了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会不定期地过来养殖基地抽查,这也倒逼生生水产必须从源头上控制好水质,探索工厂化养殖模式,采用物联网信息技术做好产品溯源的信息记录,用数据和产品品质来回应严格的检查。又如川梭科技,如若没有对蔬菜的种养、发育环节了然于胸,又如何做到合适的温控与光控、如何减少农药残留?
农业公司大户在转型升级,传统农户也不能再因循守旧。在今年9月佛山首届十佳新型职业农民评选中,一名来自均安的80后青年成功入选,他叫何伟华。2001年起,“子承父业”的何伟华就开始在均安从事水产种苗的生产和销售,并成为佛山第一个开发高雄性黄颡鱼新品种的业务能手;2004年他利用电商平台销售自家和当地生产的鱼苗,先后组建中国水产连线、南方水产信息网等网站,并经网站向全国和东南亚等国销售水产种苗和商品鱼。
如今,在顺德的水产、畜牧、蔬果、花木等养殖、种养场内,像任义、黄智强、何伟华这类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养殖种养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越来越多,他们正成为农业工厂内的新产业工人群体。这些技术人员的加入,推动着顺德农业向现代化迈进,延续顺德农业的辉煌。 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