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近日公布,这份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安徽是“三农”大省,要准确领会文件精神,遵循国家关于“十三五”时期改革发展的相关部署,把握农业新常态、落实发展新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新改革。
一、把握农业发展新常态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农业发展也是如此。
在速度变化上,农业的发展目标要由注重数量向质量数量效益并重转变。当前粮食市场供求发生变化,粮价下跌,种粮效益下降。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幅下降。农产品有效供给还不能适应消费升级变化的需求。作为粮食主产省份,我们应摆脱“速度情结”,培养“质量情怀”,避免“换挡焦虑”,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从过去一味追求农产品产量增长,转向更加注重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在结构优化上,农业的供需平衡要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目前,我省农业存在诸多结构性矛盾:种植业结构不优,种养业结合不紧,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区域结构不合理,迫切需要调整优化。要紧盯市场需求这个 “导航灯”,找准资源禀赋这个“定位器”,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科学确定生产优先序,不断优化品种品质结构、种养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农业循环经济结构,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在动力转换上,农业的发展动力要由依靠资源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传统的拼资源、拼消耗的农业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农民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必须要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上来。我们应当积极挖掘和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向农业科技创新要动力,向农业经营方式创新要动力,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要动力。
二、落实五大新发展理念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理念,即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用新发展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以新理念贯穿始终,是文件突出特点。通观全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补齐农业农村短板、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体现的都是新理念。
理念是前进的导航仪。推动“十三五”时期安徽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农村工作实践。树立创新强农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经营体系创新、支持保护制度创新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创新,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和生产要素潜能,实现农业创新驱动发展。树立协调惠农理念,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促进生产消费、一二三产业、种养加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供需平衡、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结构。树立绿色兴农理念,大力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型农业,促进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打造农业发展新增长点。树立开放助农理念,大力推动农业引进来、走出去,加快形成进出有序、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农业对外开放格局。树立共享富农理念,用工业化的设施武装农业、信息化的手段改造农业、城镇化的进程带动农业,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写入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这是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更是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就安徽而言,要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一方面,要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树立大农业、大食物的观念,按照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的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产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去库存就是要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通过大力培育主食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政策性粮食收储,促进粮食流通与精深加工转化。降成本就是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从节水、节肥、节药等多环节入手,降低成本,提升效益。补短板就是要改善农业供给上的薄弱环节,重点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促进农业生产由数量为先转到质量数量并重上来,着力提高农业供给的质量、效益和安全水平。
四、做好促进农业发展重点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扭住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这个“总引擎”,紧盯加快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这个 “总抓手”,着力做好下面几项重点工作,确保“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1.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总抓手,开展五大示范行动。按照部省共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开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示范县、示范区和示范主体创建,努力把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区转型升级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两大平台,开展实施绿色增效、品牌建设、科技推广、主体培育、改革创新“五大示范行动”:一是加快农业调结构转方式,推进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粮食、畜牧、渔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等系列绿色增效模式攻关示范行动。二是着力打造“绿色皖农”品牌,加快发展农业“三品一标”,牢牢守住质量安全底线,推进产品向品牌转变、品牌向知名品牌转变。三是发挥省级农业政产学研推协作联盟作用,整合项目、科研、培训资源,更好地服务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强基层公益性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融合试点,更好地提供技术物化服务、品牌经营与质量安全服务、产权交易服务、融资保险服务。四是培育示范联合体,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重在 “联结”,要推动产业联结、要素联结、利益联结。龙头企业重在“强体”,培育龙头企业“甲级队”。家庭农场重在“增量”,大力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重在“规范”,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推进示范社创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重在“扩面”,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111”示范创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在“提升”,重点培训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五是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体制新机制。
2.推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实施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推进大田物联网试验升级,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试点。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行动,推广线上营销和线下体验一体化经营模式。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加快建设村级信息服务站。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强农机装备建设。推广关键环节机械和技术,推进机械化作业。大力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特别是农机合作社。推进“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
3.推进农业“引进来、走出去”,着力推行农业项目“四制”管理办法。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引企、引智,积极引进国内外关键技术、种质资源、高层人才和管理经验,注重引进有实力、有带动力的行业领军企业。支持农业企业赴境外开展农业开发和跨国经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及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合作,全面提升农业对外合作水平。谋划建设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大项目。加强农业财政项目资金管理,实行名录制、备案(审批)制、评价制、审计制。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