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一波三折,广东省东莞市首个污泥处理厂选址终于尘埃落定。记者11月12日从东莞市环保局获悉,污泥处理厂选址黄江,目前已经开工建设,明年上半年可以投入使用,届时可以全面规范地处理东莞产生的全部污泥。
污泥含大量有害物质
污泥是污水处理厂的副产品。目前,东莞的污泥都采取填埋的方式处理。由于污泥含水量高、易腐烂、有强烈臭味,且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以及铬、汞等难以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极易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正因如此,很多镇街都不愿将污泥处理厂建在自家门口,东莞首个污泥处理厂的选址也迟迟未定。
11月12日,东莞市环保局局长袁绍东透露,目前污泥处理厂选址已定在黄江镇,“现在已经开工建设了,明年上半年将可以投入使用。”
专家提醒警惕二次污染
根据东莞的规划,今年年底,东莞34个污水处理厂将全部建成投产。届时,东莞的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384.5万吨/日,同时,每日产生的污泥量也将达到2000多吨。
污泥处理不好便会造成二次污染。广州的一家污泥处理厂,因操作不当,长期超负荷运作,导致大量污泥囤积,该污泥处理厂也面临了被关闭的命运。有关专家提醒道,东莞的污泥处理厂建成投产后,污泥要妥善地进行资源再利用,警惕二次污染。
污泥变身新型建材
东莞将采取的污泥处理技术,先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剩余污泥经特殊的高压隔膜压滤机,将其脱水至含水率为65%,再利用专门的生物发酵技术,利用微生物进行干化,可以将污泥含水率降低到35%-40%,干化后的污泥将作为原料与建筑垃圾或粘土混合制成新型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