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埭村有村民8000多人,加上外来人口有5万人,工厂企业300多家,是陈埭第二自来水厂供水片区中最大的村,管理上错综复杂,水厂厂长丁永星认为,其中“两级”管理是最大的弊端。
“两级”管理存在弊病
由于洋埭村人口多、企业大用户多、社会情况复杂,从接通自来水以来,管理一直就是该村的一块心病。洋埭村村主任林炳定如是说。
丁厂长告诉记者,自陈埭第二水厂成立以来,由于资金和人力等方面的原因,水厂与各村协商,采取两级管理的形式。由各村雇请管水员,水厂将水承包给管水员,管水员负责日常管理,并负责向用户收取水费。
因为“两级”管理,水厂没有直接面对用户,水费由管水员收取,管水员则只管收钱,不管有没有偷水、漏水,使投诉难处理,用水情况也无法反馈到水厂。管水员还经常收不全水费。
无计量用水惯坏用户
在洋埭,由于一直是“两级”管理,长期以来都习惯了不安装水表。据介绍,在洋埭村有一半以上用户是没有水表的。
无计量用水,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水大量浪费。这使用户节水意识淡薄,普遍有“用多用少一样交钱”的心理,所以经常有水龙头开着不关的现象,浪费的水无法估算。不过表,很多用户用掉的水按价格计算远远超过他们交的水费,但即便如此,用户还认为他们钱交多了,水费还是无法全额收上来。
也有少数是走表的,情况又怎么样呢?丁厂长称,水表有时也是形同虚设。有的用户说他根本没有用那么多水,根本不买账。有的用户怀疑水表走得太快,为此,丁厂长曾多次和当事人拿着水表到泉州专门机构校对,结果水表根本没问题。
如果由水厂直接管到终端,水费可能就容易收齐。丁厂长说,洋埭村将开展的管网改造,给规范用水秩序提供了一个契机。该村为何要进行管网改造呢?请继续关注本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