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水源地保护、净水技术以及水质安全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前瞻性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学术界与供水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与合作机制,使得不少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不够理想,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推进产学研的结合。
科学家们对饮用水安全问题显得忧心忡忡。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过在我国,饮用水的安全正在受到更为严峻的挑战:由于水源短缺、水质污染、设施不足、工艺落后、管理不善等诸多原因,目前我国尚有近4亿人口的饮用水得不到足够的安全保障。
4月1-3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美环境科技合作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和美国的政府官员以及水资源领域的专家对饮用水安全保障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多重挑战
事实上,从2005年松花江的硝基苯污染、2007年的太湖蓝藻爆发到2008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都导致了大范围的停水,数十万、数百万人的饮用水受到影响,让很多人切身感受到保障饮水安全的重要性。
让专家们担忧的是,目前全国七大水系复合三类以上水质标准仅为46%。
"如何化解水源水质下降与饮水标准提高之间的矛盾是我们要面对的一个挑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水资源中心主任邵益生说,从2007年7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提高饮用水标准,这是一件好事,不过由于我国目前水源水质的下降,使得这个新标准执行难度非常大。
"当前,这一矛盾的压力主要集中在供水企业,多数水厂现行的净水工艺和管网状况难以适应新标准的要求,仅靠供水企业的努力难以满足饮水标准提高的要求,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邵益生呼吁。
根据新的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检测的项目有100余项,然而对于大多数供水企业来说,其检测能力都达不到这一要求,即便是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其检测能力也只能做到五六十个项目。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敏认为,由于我国饮用水水质问题越来越复杂,而多数水厂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和工艺进行饮用水的生产和供应,水源水质恶化与供水技术之间的矛盾愈显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迫切需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饮用水水源污染。
随着水源水质的恶化,在一些地区出现不惜耗巨资实施远距离调水,而忽视当地水源保护的奇怪现象。
邵益生批评这种"拆东墙补西墙"损人不利己的做法,可能导致水资源利用恶性循环。
另一个怪现象是,在一些城市,水厂的供水能力过于超前,而配水管网建设滞后,有的管网老化非常严重,不仅管网渗漏严重,影响供水水质,还降低了供水设施的运行效率,造成投资积压浪费。
"某水厂现在日供水量只有3万吨,可是早在几年前修建这个水厂时设计的日供水能力却达到15万吨。"邵益生感叹。
近年来,随着城市"水务市场"的不断开放和供水企业主体的多元化,如何把握推进供水行业改革与加强政府行业监管平衡关系的问题也开始凸显。邵益生认为:"对供水企业产权转让、特许经营、水质监管等方面的任何疏忽,都可能为城市供水埋下安全隐患。"
技术支撑
近年来,随着"保障供水安全,提高供水质量"作为国家的战略目标,科技在保障饮水安全方面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
2005年10月,原建设部发布了《城市供水行业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提出了"保障供水安全、提高供水水质、优化供水成本、改善服务质量"的总体目标和相应的任务,并在全行业贯彻实施。
2006年7月,原建设部修订了《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加大了应急预案、公众参与和水质监管的力度;
2007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有关部委发布了《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按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提出了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具体任务和措施。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孙洪介绍,在"十一五"环保科技总体安排中,"以流域治理和饮水安全保障为重点,加强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是重中之重。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列入未来15年国家实施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据了解,这个专项的重点任务包括提升饮用水安全管理技术、优化城市供水水质监控网络、完善饮用水水安全预警应急技术体系等。该专项的实施将为水体污染控制、饮用水安全保障等规划的实施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近年来,我国在水源地保护、净水技术以及水质安全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前瞻性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此次中美环境科技研讨会上,美国科学家参观了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其开展的各项保障饮用水安全的研究工作表现出浓厚兴趣。
作为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的重要研究机构,该重点实验室长期从事饮用水嗅味识别与控制技术研究,去年太湖蓝藻爆发后,他们一直对太湖的水源水质进行跟踪,掌握了第一手数据。今年年初,该实验室杨敏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明确指出此次无锡自来水出现的嗅味与一种被称为"二甲基三硫"的物质有关。
业内专家指出,虽然目前国内在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方面的技术上取得了不少进展,但由于学术界与供水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与合作机制,使得不少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不够理想,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推进产学研的结合。
去年8月底,依托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饮用水科学与工程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立集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应用、科技咨询以及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饮用水安全保障科学技术平台,通过该平台加强与行业内企业和机构的合作,提升解决我国城乡供水安全保障问题的综合能力,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工程应用。
不久前,清华大学与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清华大学-碧水源环境膜技术研发中心,意在通过产学研的通力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开展并强化膜技术的研发与工程应用研究,推动膜技术在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城镇供水等方面的大规模应用。
科技合作
专家认为,对于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来说,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邵益生认为,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的高峰可能出现在2030年前后,水体污染的压力依然很大,饮用水安全保障的任务非常艰巨,需要采取法律、政策、管理、科技等综合措施予以应对,需要一代甚至两代人付出努力。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有许多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尤其在净水技术、水质监测、应急处置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彼此的合作空间很大。
孙洪坦言,目前中美水环境保护合作主要限于交流层次,缺乏深层次的合作,特别是大型合作项目研究。他建议中美双方科研院所在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研究、流域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环境监测与风险评价技术研究等方面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合作交流,建立双方科学家互访机制,加深双方了解,设计实施一批环境科技合作项目,搭建双方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平台。
"中美加强环保科技合作不仅对两国有益,也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孙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