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莞城区花园新村的周阿姨很高兴,因为她所在的裕兴居民小区年前完成了供水管道改造。“以前放出来的水经常是黄色的,现在都是清水。”据东莞市城管局局长钟耀祥介绍,在花园新村试点基础上,今年东莞将在16个小区全面推进供水管网改造工作,三五年后,水压不够用不了热水器、水质不好不敢放心使用等情况将远离东莞市民生活。
水发黄 居民自己换水管
在裕兴居民小区,施工人员拆下的原供水管道内外锈迹斑斑,外面有破洞,里面的锈都结成了团。
小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说,小区主管道使用时间已经超过20年,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出现“黄水”,在2003年前后特别明显。一些楼层略高的住宅还出现水压不够的现象,市民对此反映比较强烈。“过去整天给供水部门打电话,居民和维修人员都熟了。”
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居民自行更换了从水表到家庭这一段的水管,但由于小区主管道仍然存在锈蚀,水质水压问题没能得到彻底改善。
负责供水的东江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全市有80%以上小区使用的供水管道是镀锌管。由于使用时间过长,管材选择不适宜,同时东莞雨水酸性较大,从外到里把水管锈蚀,“黄水”、“锈水”和水压不稳等情况时有发生。
大改造 预计投入5000万元
“居民自己更换水管,说明大家对优质水的诉求非常强烈。”钟耀祥说,影响东莞水质的隐患主要是两个:一是汛期排涝;二是水管老化,其中后者影响时间长、更难以察觉。他表示,从水厂出来的水是合格的,问题就在管网上。
2008年城管局选择了花园新村开展试点,进行管网改造。由国有供水企业东江水务公司出资,负责改造小区主供水管道,将原来的镀锌管全部换成新材料PE管。尽管改造成本不低,但公司负责人表示,新材料使用时间长达50年、对水压影响小、不会出现锈蚀影响水质,整体性价比远远高于镀锌管。
据介绍,今年东莞将在莞城区16个居民小区逐步推开改造试点工作,而全年整个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投资预计达到5000万元。
未来,东莞将逐步整合全市供水企业,改变目前市镇村三级供水企业并存的状况,优化资源配置,同时还将加强水质网络监管。城管部门预计,将用三到五年时间完成城市供水管网改造。
此外,今年欠发达村供水管道改造也被列入了十件实事之列,计划市镇两级财政投入6000万元,基本完成63个欠发达村500千米的老化水管改造工作,农村供水水质监控要实现四个百分之百,这意味着全市群众都将用上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