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肇庆累计创建10家农村供水“粤美水厂(站)” 织密农村供水“安全网”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21  来源:肇庆水利与河长制  浏览次数:13
 在肇庆广袤的乡村,

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星罗棋布,

安全、稳定、可靠的

放心水沁润千家万户。

其中,

在农村供水工程创先创优工作方面,

肇庆全市已累计创建

10家农村供水“粤美水厂(站)”,

数量为全省最多。


高要金龙水库。陈彦成 摄


为了解该项工作,

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图片

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


4月11日,

在高要区金渡镇水口社区,

村民莫先生拧开水龙头,

哗哗的流水冲刷着新鲜的菜叶,

他一边洗菜一边高兴地说:



“现在用水很方便!水都经过过滤和消毒,非常放心。”


他所使用的自来水

正是来自附近的高要区东区水厂。


640 (1)

高要区东区水厂。赖家乐 摄



上世纪90年代,随着高要金渡、白土、回龙等镇产业发展与人口增多,当地在1995年建设高要区东区水厂并投产。经过三十年发展,该水厂日供水规模可达10.5万立方米,主要覆盖5个镇中心区及79条自然村,服务人口超15万人。2023年,该水厂获评“粤美水厂(站)”,以及水利部、省农村供水“一级”标准化管理工程称号。


640 (2)高要区东区水厂是肇庆其中一家农村供水“粤美水厂(站)”。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严炯明 摄


当天,

记者在高要区东区水厂见到,

排泥区、消毒区、生产区等

功能区划分细致,

净水、消毒设施各环节的

自动化机器高速运转。

检测人员定期抽样检查各项指标,

并依托水质分析仪在线、实时关注

各参数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据悉,高要区东区水厂近年来对厂区周边道路进行了硬底化改造,并在厂区种上绿化植物,提升厂区环境。同时,对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提升生产安全性以及保障产能。去年,厂区内的清水池等区域还铺设了光伏板,既可以满足一部分生产用电,也可以减少藻类产生,提升出水水质。


图片
640 (3)
高要区东区水厂


2023年底,

该厂建成高要区城乡一体

供水智慧化管理平台,

实现了水质、水压和水量

24小时在线监测。

高要区东区水厂相关负责人表示,

智慧化平台通过整合多个平台监测功能,

提升了整体监测效率,

安全、高效地保障了周边居民用水。


640 (4)

图源 高要发




“三同五化”保障供水质量


近年来,

为使群众从“有水喝”到“喝上放心水”,

肇庆市因地制宜、集中资源、综合施策,

大力推进农村供水

“三同五化”高质量发展,

以好水润乡村,

筑牢“百千万工程”供水保障。


图片

据了解,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是指城乡供水同标准、同质量、同服务,以及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专业化运作、智慧化服务。该做法旨在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确保村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水平的供水服务。截至2024年底,肇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99.92%,规模化率为83.05%,水质合格率为94.70%。


640 (5)

区若琳 摄


同时,2022年以来,

我市积极开展

农村供水工程创先创优工作,

以此助推农村供水工程提质,

其中一项重要工作

便是创建“粤美水厂(站)”。




据悉,农村粤美水站(厂)以制水工艺先进、设施设备良好、厂区布局合理、管理制度完善四大指标为基准,以与村容村貌相协调为原则。截至目前,肇庆共计创建了高要区东区水厂、鼎湖区莲花镇古遗净水站、封开县渔涝镇自来水厂、德庆县九龙匝水厂、德庆县茸草水厂、德庆县五龙水厂、广宁县五和水厂、封开县金装自来水厂等10座农村供水“粤美水厂(站)”



广东省“粤美水站(厂)”肇庆市德庆县九龙匝水厂。


市水利局表示


上述“粤美水厂(站)”为高质量推进农村供水保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板,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以县域统管破解运维难题


尽管农村供水工程

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

但若后续维护管理不到位,

将难以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供水质量、安全和服务也难以得到保障。


为破解该难题,2023年,肇庆印发了《肇庆市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工作方案》,以“国资收购、企业运营、政府补贴”为原则,全力打造具有肇庆特色的“专业化管理+村级协助管理”的农村供水县域统管运维模式。


图片
640 (6)

吴勇强 摄


市水利局表示



县域统管运维模式可有效破解农村供水管理维护困难、运行成本高、供水质量不稳定、“最后一公里”保障不够等难题。


2024年,

肇庆指导各县(市、区)

进一步推进县域统管工作落实,

因地制宜制定

切合县级实际的统管实施方案。

当年11月底,

鼎湖区等7个县(市、区)

已与统管单位签订了县域统管协议。



该模式的推动,使我市成为珠三角核心区外首个全域建立统管模式的地级市,树立了农村供水工作的典型标杆。下阶段,市水利局将持续加大力度开展全市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和管理评价工作,着力提升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强化农村供水保障能力。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