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3月20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项目提升 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围绕我市水资源管理、水安全保障等有关情况展开介绍。
2024年,我市完成重点水务项目投资纳统259.4亿元,投资强度、投资规模创历史最高,全市水资源、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过去一年,我市出台《关于加强济南市再生水利用工作的意见》,启动节约用水三年行动。太平水库、马头山水库等重要水源工程顺利推进,国家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重点城市建设全面提速,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4.5%。基本完成临空水厂建设,新建、改造城市供水管网136公里,中心城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低至7.4%以下。农村规模化供水率达到97%,自来水普及率、县级统管率均达到100%。
今年,我市将大力实施“十水综治”,以“起步即冲刺”的奋进姿态加压攻坚。进一步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加快太平水库、马头山水库等水源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田山灌区与济平干渠连通工程扩建项目,进一步挖掘水资源供给潜力。进一步筑牢水安全韧性屏障。完成71座病险塘坝保安全加固工程,实施长清区北大沙河等8条(段)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夯实防洪减灾工程基础。进一步提高民生服务保障能力。启动济钢水厂及配套供水管网建设。实施新一轮居民住宅小区供水改造,消除城市供水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水环境治理质量。完成6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建和提标改造,建成水质净化四厂至医学中心厂等连通工程,60%污水处理厂出水稳定达到准Ⅳ类排放标准。进一步提升水生态建设水平。深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严格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加强河湖常态化巡查,深入推进河湖清违整治常态化规范化。建设小清河济南段生态廊道,创建美丽幸福河湖,打造效益河湖。
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彰显水文化深厚底蕴。坚持科学保泉、精准保泉,完成2处泉水重点渗漏带生态修复,实施多点生态补源,保持重点泉群持续喷涌。完成34处名泉景观提升,继续举办泉水节活动,编辑出版《趵突泉诗文全编》,完善千泉之城文库,向社会各界展示泉水文化的魅力。开工建设60处市民泉水直饮工程,覆盖人口达到100万人。
近日,山东省目前用地面积最大的平原型水库项目——济南市太平水库工程项目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用地批复。太平水库项目是我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战略举措,水库为大(2)型水库,库容1.18亿立方米,日供水能力为80万立方米。项目建成后可以提高供水保障率,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进一步完善全市现代水网布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引水工程已完成总量的80%,正在开展引黄取水闸、牧马河倒虹吸和引水暗涵施工;水库管理设施主体工程已完工,一期用地范围内坝基清理完成760亩,占比70%;防护网安装完成4公里,占比45%。据介绍,库区主体工程已经启动,计划今年6月底全部完成专项设施迁建工作,全面开展围坝填筑工作,预计2026年5月底围坝填筑至设计坝顶高程,2026年底主体工程基本完工,2027年开展蓄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