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吕延昌
近日,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冬小麦陆续进入返青关键期,莘县黄河河务局抓好科学调度、科技赋能、基层联动,为莘县粮食稳产注入“源头活水”。
针对2025年春季降水偏少、墒情不足的形势,莘县黄河河务局早谋划、早行动,科学统筹,抢抓春灌主动权。主动对接上下游单位,启动跨区域水量调度协调机制,提前制定引黄、引金春灌计划。1月,启动冬蓄春灌行动;2月3日,彭楼灌区道口闸和仲子庙灌区闸同步开闸引金堤河水,引水覆盖两个灌区48.9万亩冬小麦返青灌溉;引黄入鲁工程高堤口闸也将于近期开启,并联合莘县水利局实行24小时水资源联动,动态监测渠道输水效率和涵闸引水安全,确保春灌期间“水量足、水流稳、水损低”。
莘县黄河河务局创新应用“小切口”科技手段,提升春灌管理精细化水平。在引水涵闸处搭建智能测流桥,采用“轨道车测流+人工测流”的方式,实时监测断面流速与流量,实现水量精准计量;利用无人机巡闸、巡渠技术,对闸前引渠、闸后重点渠段进行高空巡检,快速识别淤堵、渗漏等问题,较传统人工巡查效率提升50%以上;充分发挥基层管理段区位优势,联合乡镇水利站、村集体开展墒情监测,利用“大喇叭”进行灌溉指导广播;联合农业、水利部门组织技术人员走进田间,宣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打通科学灌溉“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莘县黄河河务局将持续优化春灌服务模式,深化节水技术推广,为莘县农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水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