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建、管、护” 接上自来水
“接上城区自来水之后,水量变大了,水质也变好了,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拧开水龙头,看着水流哗哗,娄星区石井镇朝阳村村民刘和英心里乐开了花。
![微信图片_20250211112226](http://www.shuibiao.com.cn/skin/default/image/lazy.gif)
娄底市娄星区石井镇朝阳村蓄水池和增压泵站建成投用。 娄星融媒供图
以前,朝阳村村民以自家打井获取浅层地下水源为主,水量和水质都无法得到保障。接到群众反映后,娄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水利部门迅速行动,实地了解,勘测管道接入点,反复论证施工方案,通过与娄底市水业公司、石井镇镇政府沟通协调,决定实施朝阳村管网延伸工程,新铺设DN160主管网0.2千米,DN100供水管网2.8千米,新运行一个容积30立方米的蓄水池和一体化增压泵站。现在,480户村民都用上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
在水质达标、安全、稳妥、可靠的前提下,娄星区加快推进饮水工程建设,从根源上解决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不高等问题,通过扎实调研和实地勘测,科学制订石井镇泽溪村、朝阳村,双江乡清桥村等8个村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方案,由区财政统筹资金,解决了8801人城市自来水直供和2227人规模化供水。
目前,该区已经建成千吨万人以上供水工程6处,覆盖53个村8.79万人,全区144个村有51个村实现城市自来水直供。68%的村实现城市直供水和规模化水厂供水,其中杉山镇全部实现城市自来水直供。
管好“水源头” 喝上“放心水”
七星大山塘位于娄星区双江乡清桥村,供应清桥村1800余人日常用水。为最大限度满足周边用水需求,七星大山塘清淤扩容3万立方米,并实行“雨污分离”,修筑污水排放渠道、护堤,坚决防止污染物进入水源,采取取水口保护建设、铺设防护隔离过滤砂石层等措施,有效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
![微信图片_20250211112244](http://www.shuibiao.com.cn/skin/default/image/lazy.gif)
娄底市娄星区双江乡清桥村七星大山塘水源地。 娄星融媒供图
在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中,娄星区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长效机制,推进水源地整治和规范化建设;修订《娄底市娄星区农村供水人口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维护好标志牌、防护网等设施,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日常监管,坚决落实好“回头看”“及时治”“长久护”。
因地制宜,开展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突出问题整治,消除水源污染隐患,2024年,娄星区水利局委托区疾控中心进行水质检测,6个千吨万人以上水厂水质达标率100%。该区共计安装消毒设施27处,千人以上农村供水工程全部配备净化设施设备和消毒设备,做到农村供水问题动态清零。
千吨万人供水工程水质符合 GB5749规定,千吨万人以下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符合 GB5749中农村供水水质宽限规定……娄星区建立起从“水源头”到“水龙头”安全可靠、保质保量的城乡饮水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城乡供水“同水质、同标准、同服务、同管理”一体化,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推进信息化 用上“智慧水”
“安上智能水表后,家里用了多少水,什么时候该交费了,在手机上一扫码就知道,足不出户就能交水费,特别方便。”娄星区石井镇泽溪村村民郭秋辉对智能水表的新体验赞不绝口。
![微信图片_20250211112258](http://www.shuibiao.com.cn/skin/default/image/lazy.gif)
娄底市娄星区石井镇泽溪村村民用上微信扫码智能水表。 娄星融媒供图
供水服务要更加便民、利民、惠民。娄星区按照“一户一表”开展户表改造和联网应用工作。统一安装的微信扫码智能水表,通过物联网技术,能实现远距离数据传输及监控,相较于传统机械水表,具有实时传输、精准计量、直观易读等优势。每户的用水量都能被精准记录,水费缴纳变得清晰透明,也可以及时发现跑、冒、滴、漏等用水异常现象。
“抄表不入户,缴费不出户”。智能水表可以24小时进行抄读,不仅解决了水费管理的难题,进一步提高用水管理效率,还简化了水费缴纳的流程,让城乡居民享受到更健康、更高效的用水管理服务。居民可以随时通过微信小程序查看自家用水数据,线上完成出账,信息更加透明,实现网上缴费的自由与便捷,提升村民的用水幸福感。
下一步,娄星区将全面落实城乡供水区域统管机制,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对城市自来水管网能覆盖的村,采用城市自来水直供;充分利用娄星区现有的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工程,以大水源为基础,采取改扩建、配套、联网升级等措施,构建大管网,实现区域供水规模化、工程建管专业化;对城市自来水和规模化水厂无法供水的村,有的放矢,标准化改扩建分散式村级供水工程保障农村供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