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中河村,村民王淑兰家装修一新,拧开水龙头,清水汩汩涌出。说起用水的感受,王淑兰说,如今手机一键缴费功能不仅让缴费更方便,还能实时监测家里的用水情况。
打开水龙头就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一直是许多农村群众的愿望。2024年,宁夏持续推进“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省(区)建设,加快实施城乡供水全流程全环节数字化提升改造。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加持下,一张连通乡村的水网在宁夏大地覆盖延伸,让农村供水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聚焦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宁夏不仅在“供水”上下功夫,还在“治水”上出实招。在永宁县闽宁镇木兰村的一处污水处理站点,通过引入先进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污水处理站点的无人智能化运维,解决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分布零散的难题。
宁夏水投集团红寺堡水务有限公司鲁家窑水厂是2023年度水利部农村供水标准化管理工程。2024年,水厂通过对加药车间、制水车间进行数字化改造,建设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对制水各环节指标数据的实时监控,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安全的供水服务。
2024年,宁夏通过实施城乡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将143座水厂(集中供水站)的出厂水和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末梢水全面纳入水质抽检范围,确保从源头到龙头的水质全程可控。同时,“互联网+城乡供水”项目接入数字化设备45万余台,示范省(区)建设成果丰硕。全年累计取用黄河水52.7亿立方米,保障了全区粮食生产“二十一连丰”和产业、生态用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群众饮水满意度分别达98%、92%、98%,位于全国前列。
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宁夏全面构建一体化水网布局,以建设国家级水网先导区为目标,大力推进数字孪生水利一体化监测,着力构建互联互通、智慧高效的现代水网体系,严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任务,力争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1%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