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2024水利十大新闻、有影响力十大水利工程、基层治水十大经验揭晓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20  来源:中国水利报  浏览次数:38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国水利记忆·TOP10

2024

 

1月10日,第十四届年度“中国水利记忆·TOP10”评选结果揭晓。本次评选经专家审议和广大读者网络投票,“《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出版发行”等被评为“英大长安杯”2024水利十大新闻,“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等被评为“青龙管业杯”2024有影响力十大水利工程,“江苏宜兴市:建设应用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等被评为“乐水杯”2024基层治水十大经验。

 

 

“英大长安杯”

2024水利十大新闻

 

1.《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坚持民生为上、治水为要,提出治水新思路,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于2024年10月出版发行,分6个专题,收入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297段。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新时代新征程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促进“人水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4年5月,第十届世界水论坛期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英文版首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英文版分享了中国具有引领性的治水思路、政策和实践,为各国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提供了系统丰富的内容。书籍由水利部组织编写,英文版由中国外文出版社翻译出版发行。

2.水利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水利部把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系统梳理、全面承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涉及水利领域的改革任务,着力健全和完善实用管用的体制机制。一是推进水利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健全监管体制机制。二是深化水利投融资、水价、用水权市场化交易等领域改革。三是推进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四是健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机制。五是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六是完善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全面推行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完善现代化灌区建设与运营管理机制。七是健全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数字孪生水利建设体系、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健全水利科技创新、水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八是完善河湖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完善河湖长制责任体系,健全河湖健康保障、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机制,完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九是完善水治理体制机制法治体系,健全水利法治体系、水利规划体系,完善流域统一治理管理机制,全面推行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

3.水利部门科学有序有效应对大江大河26次编号洪水

2024年,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全球极端天气趋频趋重趋广,我国部分地区汛情刷新纪录、局地季节性干旱伴发,大江大河发生26次编号洪水,为1998年有资料统计以来最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李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专门部署。水利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采取有力措施,实现了全国各类水库无一垮坝、大江大河重要堤防无一决口、旱区城乡供水有效保障。2024年汛期,全国6929座次大中型水库投入防洪运用,累计拦蓄洪水1471亿立方米,减淹城镇2330个次、减淹耕地面积1687万亩、避免人员转移1115万人次,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夺取了水旱灾害防御全面胜利。

4.《节约用水条例》正式施行

2024年3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776号国务院令,公布《节约用水条例》。《节约用水条例》是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6章52条,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节水工作的丰富实践,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转化为制度规范,以法治方式和法治途径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为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保障国家水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水利部全力推动《节约用水条例》出台,配合国家立法工作机构完成条例草案两轮征求意见,做好立法调研、条文修改、部门协调、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工作,提供支撑材料50余份30余万字。配合国家立法机关做好节约用水条例审查审议,协调推动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组织专家解读和媒体报道,通过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出条例答题活动等方式介绍条例情况,做好条例宣传贯彻工作。

5.增发国债带动水利建设全面提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创新高

2024年,增发国债带动水利建设全面提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创新高,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作出水利贡献。2024年,全国实施水利项目4.7万个,黄河古贤水利枢纽、海河流域蓄滞洪区、海南昌化江水资源配置等41项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一批在建工程加快实施,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35万亿元,连续3年超1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大规模水利建设尽可能多地创造就业岗位,吸纳就业314.7万人,有效发挥稳增长、促就业重要作用。

6.水资源费改税试点2024年12月1日起全面实施

2024年10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水利部发布《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自2024年12月1日起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办法》对水资源税的纳税人、计税依据、税额标准、税收优惠等税制要素作出了具体规定,明确水资源税的纳税人为直接从江河、湖泊(含水库、引调水工程等水资源配置工程)和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水资源税实行从量计征,根据水资源状况、取用水类型和经济发展等情况实行差别税额。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后,水资源税收入全部归属地方,适当增加地方自主财力。相对于前两次改革试点,《办法》在完善税收制度、扩大地方权限、健全征管机制、理顺价税关系等4个方面进行了政策调整。《办法》的出台,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水资源税改革成果,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利于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

7.母亲河复苏行动加快推进,河湖面貌得到根本性改善

水利部加快推进母亲河复苏行动,印发《加快推进母亲河复苏行动实施方案(2024年)》,开展复苏行动方案目标措施检视,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实施台账管理,扎实推进母亲河初始水权分配、生态流量监管、水资源调度、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完善、河道整治和水系连通等重点任务措施落实,取得显著成效。京杭大运河连续3年全线水流贯通,永定河连续4年全线水流贯通,连续两年保持全年全线有水,潮白河、大清河、滹沱河、南运河等华北主要水系先后实现水流全线贯通,白洋淀生态水位保证率达100%。西辽河干流水头26年来首次到达通辽市城区,黑河、洮儿河、漳河、史河、灌河、小清河等河流实现全线贯通,迪那河等河流实现有水河长和时长的增加。88条母亲河中有74条实现全线贯通,有5条增加了有水河长和时长,另外9个湖泊的水位和水面面积得到有效保障,河湖面貌得到了根本性改善。

8.全国首单水利基础设施REITs成功上市

2024年11月8日,全国首单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信托基金——浙江绍兴汤浦水库REITs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上市,实现水利REITs“零”的突破。首单水利基础设施REITs的成功发行上市,在我国水利“两手发力”改革中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构建了水利存量资产和新增水利投资的良性循环,打造了拓宽水利长期资金筹措渠道的新型权益融资工具,对盘活水利存量优质资产、回收资金以资本金的形式投入新水利项目建设将发挥示范推动作用。2024年11月28日,水利部在浙江绍兴召开水利投融资改革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重点工作。水利部部长李国英指出,要进一步增强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融资体系,特别是要用好水利REITs等工具,构建长效投融资机制,让工程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资金变投资。

9.数字孪生水利防洪“四预”工作取得新突破

2024年,全国大江大河累计发生26次编号洪水,为1998年有统计资料以来最多;全国共发生38次强降雨过程,列1961年以来同期第四多;1319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较常年偏多九成。水利部门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最新信息技术和水利业务深度融合,将江河湖泊、水利工程实时映射到数字世界,“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夯基提能行动深入实施,我国首颗以水利命名的遥感卫星“水利一号”成功发射,积极打造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超前准确预报大江大河26次编号洪水,其中提前2天准确预报北江将发生超50年一遇特大洪水,提前1周准确预报长江中下游干流将全线超警,提前1天准确预报淮河正阳关站洪峰水位将达25.20米(实际25.17米)。永定河官厅山峡段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体系,并投入实战、取得实效。在湖南岳阳团洲垸及湘潭涓水、吉林通化蛤蟆河、辽宁铁岭王河、内蒙古赤峰老哈河、广东广州西福河等8处堤防发生溃口险情期间,各地加强暴雨洪水预报、预警及洪水预演漫堤风险分析、构筑防线方案分析等,为打赢水旱灾害防御硬仗提供坚强支撑和有力保障。

10.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获表彰

2024年11月26日,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表彰仪式在京举行,100个先进集体、209名先进工作者和9名劳动模范受到表彰。全国水利系统“双先”评选表彰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水利部保留的唯一一项联合人社部开展、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的活动,是水利系统的最高荣誉,每5年开展一次。本次评选表彰活动首次由两部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高规格成立评选工作领导小组;首次对受表彰先进个人进行全覆盖考察;首次向被表彰的先进个人发放一次性奖金,进一步强化激励作用;首次单独举办高规格表彰仪式,充分体现了对先进模范的尊崇礼遇。此次评选表彰工作将有效激发全国水利系统各级单位、广大干部职工的干事创业热情,推动提升干部职工对水利行业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水利事业发展的凝聚力、感召力。

“青龙管业杯”

2024有影响力十大水利工程

 

1.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

2024年7月9日,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黄河干流山西吉县、陕西宜川县交界处工程坝址举行。该工程是黄河历次重要规划确定的干流七大控制性骨干工程之一,是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水网的重要结点工程,是关乎黄河中下游长久安澜的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工程建成后,将确保下游河床不抬高,保障防洪安全;有利于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保障河道不断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保障民生福祉。

2.西江大藤峡水利枢纽首次达到正常蓄水位

2024年1月18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首次达到61米正常蓄水位。这标志着工程的防洪、航运、发电、补水压咸、灌溉等综合效益可全面发挥,同时为枯水期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备足了水源。该工程是国家水网重要骨干工程,是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工程。随着水库蓄至61米正常蓄水位,可调节库容达15亿立方米,保障包括澳门、珠海、中山等重点城市在内的珠江三角洲人民群众在春节期间喝上放心水、安全水、幸福水;库区渠化航道超300公里,3000吨级的船舶可畅达柳州、来宾等市,西江黄金水道效益充分发挥;机组发电效率进一步提升,发电量增加,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清洁能源。

3.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通水

2024年1月30日,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通水活动在广州市南沙区举行。该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总投资约353.99亿元。工程全线通水后,将有效解决广州、深圳、东莞水资源问题,为香港以及广东番禺、顺德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解决挤占东江流域生态用水问题,惠及约3200万人。

4.南水北调引江补汉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2024年12月2日,南水北调引江补汉工程首台TBM“江汉先锋号”在湖北保康县掘进始发。2024年1月,南水北调引江补汉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该工程是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的重大项目,于2022年7月7日正式开工,静态总投资551.58亿元。工程建成后,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输水能力挖潜,可将中线一期多年平均调水规模从95亿立方米增加至115.1亿立方米;增加汉江丹江口断面的水资源量,有效促进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汉江上游引汉济渭工程年均引水量可由近期的10亿立方米增加至远期的15亿立方米,有效保障关中平原供水安全。

5.浙江镜岭水库工程开工建设

2024年6月29日,浙江镜岭水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正式获水利部批复,意味着镜岭水库全面完成工程前期审批工作,正式进入施工建设阶段。工程总投资122.6亿元,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是浙江省“十四五”期间库容最大、移民人口最多、单体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后,可与钦寸水库、汤浦水库等形成联合调度,具有显著的防洪、供水、灌溉、生态等综合效益,切实提升区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能力、水生态保护治理能力。

6.江西峡江灌区开工建设

2024年5月20日,江西省峡江灌区工程开工动员会在峡江县举行。该工程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总投资达37.04亿元,建成后可保障城乡22.61万人用水需求,覆盖灌溉农田面积67万亩,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提高经济作物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7.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全线推进建设

2024年12月5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2024年度工程现场推进会顺利召开,标志着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该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及后续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淮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标志性、战略性工程。工程自开工建设以来,累计完成投资超180亿元,充分发挥了重大水利工程稳投资、稳增长的重要作用。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打通淮河流域洪水排泄入海通道,大幅度提升洪泽湖防洪标准,有力保障淮河流域2000多万人口、3000多万亩耕地防洪安全。

8.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全线通水

2024年6月21日,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通水阶段验收,标志着该工程正式具备通水和运行条件。该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由长江下游向淮河中游地区跨流域补水的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工程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总投资76.50亿元。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周口市供水2.06亿立方米。同时,依托引江济淮调入水量,退还淮河流域被挤占的河道生态用水和深层地下水开采量,增加补充生态环境用水。

9.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全面发挥效益

2024年,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全面发挥效益。该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甘肃省迄今投资规模最大、引水渠线最长、覆盖地区最广、受益群众最多的大型跨流域引水工程。工程于2015年10月开工建设,总投资73.06亿元,建成通水后,对全面发挥引洮供水工程综合效益,助推陇中、陇东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10.东淀蓄滞洪区(河北省部分)防洪工程与安全建设项目开工建设

2024年5月18日,东淀蓄滞洪区(河北省部分)防洪工程与安全建设项目开工建设。该工程是灾后恢复重建增发国债支持项目,总投资72.39亿元。项目建成后,不仅将显著提升区域防洪能力,为京津冀地区筑牢防洪屏障,还将优化水资源调配格局,为流域生态修复、农业灌溉及城乡安全用水提供坚实支撑,充分彰显防洪减灾与生态效益的双重价值。

“乐水杯”

2024基层治水十大经验


1.江苏宜兴市:建设应用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

2024年,江苏省宜兴市探索建立“一面”(县域)、“三级”(行业监管、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多点”(大中小型水库)的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模式,将行业内外、不同规模的水库业务全面纳入运管矩阵统一管理。整合多种监测手段,辅以AI人工智能分析预警,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融合高精度数字孪生场景,驱动水库专业洪水预报等模型,提前预警并提供转移、抢险方案。2024年汛期,宜兴市运用现代化水库运管矩阵科学调度,成功应对多轮强降雨,确保湖库安澜、百姓安居。

2.陕西富平县:固土保水促进“柿业”红火

陕西省富平县通过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将跑土、跑水、跑肥的山坡,改造成保土、保水、保肥的梯田,用于种植农作物、建果园。富平县素有“中国柿乡”之称,目前全县栽植柿子面积36万亩,在实现固土保水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带动农民增收。从山顶到沟底,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有效控制区域水土流失。通过实施坡改梯、营造水保林、实施小型水保工程、对项目区已有疏幼林地实行半开放封育。十余年来,富平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591.66平方公里。截至2024年,全县水土保持率达89.76%。

3.湖南麻阳县:探索水生态产品“变现”路径

2024年10月9日,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举行水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成果发布会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项目签约仪式,现场发布《麻阳县水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报告》,全县水生态产品达18项,估值近200亿元,现场签约7亿余元。麻阳县在湖南省内率先开展水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工作,创新质押体系和转化路径,以“取水贷”“节水贷”等为抓手,促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初步形成水电、水库灌溉、城乡供水、河道采砂、地热、矿泉水、山泉水、节水灌溉等多种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4.山东沂沭河流域大汶河流域:6部水利测雨雷达布设组网

2024年山东省水利厅以沂沭河流域和大汶河流域为试点,选址临沂市岸堤水库、唐村水库,日照市青峰岭水库,淄博市东里店水文站、田庄水库,泰安市金斗水库,布设6部水利测雨雷达并完成组网。雷达数据实时传输至山东省水情中心雷达系统控制运算处理中心站和水利部信息中心。同时,山东省水文中心还与气象部门统筹资源、密切合作,在全国率先实现跨部门雷达组网应用。

5.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创建灌区“合同节水+水权交易”机制

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积极推动“四水四定”改革试点,创新灌区“合同节水+水权交易”机制,探索黄河流域可借鉴的现代化灌区建设经验。利通区从明晰水权、水价调整、精准计量入手,将用水权确权到户,颁证到村;建立覆盖各区域、各行业的水资源价格体系,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安装灌区渠道测控一体化计量设施,实现灌区用水的精准计量。引入社会资本,成立宁夏水发利通现代农业供水公司,形成“水务局+项目公司+合作社”管理新机制。畅通水费计收、精准结算、融资投资等渠道,建立用水权市场化收储交易机制。

6.安徽定远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带动新增耕地指标

2024年9月4日,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成功交易全国首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新增耕地指标。滁州市琅琊区人民政府作为指标受让方,以207.96万元的价格购买了滁州市定远县通过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新增的16.28亩耕地指标。通过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区提高了粮食产量,保障了耕地红线,拓宽了补充耕地来源。交易收益的70%将用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30%奖补给项目区的乡镇用于耕地保护,拓宽了坡耕地治理资金投入新路径。滁州市积极探索释放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后新增耕地的价值,实现多维度的价值转化,探索出“修梯田、提效能、促增收、兴产业”的“定远模式”。

7.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坚持系统治理 建设运行五山水利工程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以东山、长岗山、擂鼓山、海山、竹山等环绕定海的五座山体为切口,兴建五山水利工程,创新提出“上拦—西调—中提升—内循环”方案,2023年全部建成,2024年迎来全面考验,以立体治水剑指防涝痛点,带动区域的有机更新、边界延展和能级提升。定海区围绕五座山新建18.3公里截洪渠,减轻雨水骤降时城区的防洪压力;连通红卫、城北、虹桥3座水库,强降雨来临前可放空水库;依托城市主要道路,重新铺设总长41.1公里大断面箱涵与管道相结合的主干排水网络;新建3个泵站总流量32立方米每秒,将强排关口前移至城市中心,强排能力提升80%。水利工程融入城市治理,变施工便道为城市绿道,变山洪来水为瀑布景观,变工程设施为科普小品,五山水利工程建成后,定海区拓展了城市空间、提升了城市品质、改变了城市生活。

8.广东高州市:创新治污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

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石鼓镇东岸山村,粤海水务东岸山村农村污水处理示范点(粤美绿站)2024年开始运营,这里集污水处理、咖啡书吧、智慧营业、光伏发电、助农直播、口袋公园等功能于一体。“粤美绿站”以生态环境提升和产业开发为切入点,利用“潮汐吸力”将氧气吸入湿地基质或土壤空隙,显著提高人工湿地溶解氧量,加速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的去除过程,有效解决部分村庄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不足、氨氮去除效果不佳,污水漏接、散排或直排村塘等问题。“粤美绿站”成为高州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助力城乡均衡发展的亮点举措。

9.浙江温州市:首创农村水利全生态服务综合保险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在全国率先创立农村水利全生态服务综合保险,将全市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灌溉渠道、江海堤防、水闸、堰坝、单(联)村水厂等纳入试点保险保障。该项目针对农村水利工程“小、散、多、广、长”的管护难点以及“重建轻管”和基层管护能力不足的痛点,建立“保险+服务+科技”的保险制度,实现水毁后的48小时快速精准赔付,管修养一体化服务,解决建后管护缺位和资金保障难题,提高了水利工程灾后修复的综合效率。

10.陕西水利博物馆:创建国家级博物馆 保护传承弘扬水文化

2024年8月23日,陕西水利博物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成为黄河流域首家获此殊荣的水利行业博物馆。陕西水利博物馆长期致力于水利文物、水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展示和社会教育活动,主展馆、水文馆、节水馆展陈面积近3400平方米,总藏品达560件。陕西水利博物馆精心策划水知识宣传线上直播和水资源科普进课堂、奇趣水实验等一系列展览和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吸引众多群众走进博物馆感受水文化的魅力。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