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省水利厅获悉,为做好乡村振兴水利保障,自从2021年以来,全省水利系统在全局规划、资金支持上不断发力,因地施策,水窖数量下降三分之二以上,供水人口下降七成,20多万农村人口喝上好水。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喀斯特地貌广布,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加之部分地区水利工程设施不够完善,蓄水、引水、提水等水利设施不足。导致我省区域性水资源短缺和工程性缺水较为严重。数据显示,2021年底全省仍有小水窖4.06万处,覆盖30余万人。
夹岩水库(省水投集团供图)
农村供水事关群众生产生活、人民福祉。“十四五”开局,全省水利系统就在整体规划上下功夫。印发《贵州省“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减少单纯靠小水窖方式供水人口数量。并于2024年,在充分衔接《贵州省“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贵州省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及县级农村供水管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贵州省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其中对集中供水工程替换小水窖行动提出近期、远期目标要求,排出“时间表”列出“任务单”。
“任务单”既出,资金支持随即跟上。据了解,2024年-2025年开工的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管网补助资金由2023年补助30%提高至60%,补助资金超过30亿元,目前已下达11亿元,助推各地加快项目建设,其中解决小水窖供水人口的规模化供水工程列入重点项目清单,优先补助支持。同时,省级财政安排农村供水补短板资金优先支持城市管网延伸覆盖小水窖和补助现有农村水厂延伸覆盖小水窖。此外,中央维修养护资金中用于水质提升的部分资金,用于优先支持小水窖退出。
紫云自治县湾坪村村民告别小水窖用上稳定自来水
赫章县通过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解决妈姑镇桃园等7个村工程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的制约难题,提升2187户10424人供水保障水平,995口小水窖供水模式退出历史舞台;黔南州因地制宜通过新建高位水池、提水泵站、铺设管网等举措,促使分布于该州惠水、长顺、罗甸3个县的462口小水窖全部清零,该州全面消除“小水窖”饮水……近段时间,农村供水的好消息不断传来。
水窖数量的不断减少,来自各地因地制宜的有力举措。2023年,省水利厅组织市县将357个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纳入《贵州省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并督促各地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推进项目实施,统筹骨干水源工程、水网连通工程、规模化供水工程和山塘等建设,逐步覆盖农村小水窖,大力压减饮用小水窖水的农村人口数量。
“具备延伸规模化水厂、城市管网的地区,就采用延伸现有水厂管网覆盖,具备新建规模水厂的区域,新建规模化水厂解决,而不具备此类条件的区域就通过新建或改造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替代。”省水利厅农村水利水电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持续加大力度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计划到2025年底,饮用小水窖水人口数量在现有基础上减少90%以上;到2030年底,小水窖供水工程基本被其他集中供水工程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