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2035年陕西将全面实现农村供水现代化
■到2030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9%,规模化工程覆盖农村人口75%,水质达到当地城市供水水平
■到2035年,农村供水工程体系、良性运行管护机制进一步完善,全面实现全域农村供水现代化
8月12日,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陕西省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于日前获批。《规划》明确,陕西紧扣同源、同网、同质、同监管、同服务“五同”要求,加快农村供水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2035年全面实现农村供水现代化。
《规划》明确,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资源条件、人口分布等因素,统筹谋划全省农村供水网发展总体布局,依托重点水资源配置和骨干供水工程,通过加快推行“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建设,因地制宜实施小型供水规范化建设和改造,积极推进县域统管和工程专业化管护全覆盖,着力构建水源可靠、水质优良、管理规范的农村供水保障体系。
《规划》提出,坚持“以城带乡、以大带小”原则,破除“一地一水”行政区划壁垒和城乡二元供水弊端,将全省划分为关中平原、渭北台塬、陕北黄土高原、榆林风沙滩、陕南秦巴山区、汉丹江流域川道等六大区域,系统规划布局工程,整合全域水务资源,计划估算总投资437.47亿元,改造和新建供水工程2612处,受益人口1947.07万人。到2027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8.3%,规模化工程覆盖农村人口68%,全面消除直饮窖水,实现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到2030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9%,规模化工程覆盖农村人口75%,水质达到当地城市供水水平,供水保障程度和抗风险能力明显提升。到2035年,农村供水工程体系、良性运行管护机制进一步完善,全面实现全域农村供水现代化,广大群众的用水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