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水不仅实现了循环利用,而且还实现了污水零排放……”8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乌海市乌达产业园的内蒙古恒业成有机硅有限公司,在企业的循环水站,企业工程技术部工程师纪海双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去年投入使用的废水处理再利用系统。
“通过利用电化学原理将水中的成垢离子以水垢的形式预先析出,一次性解决了工业循环水结垢、菌藻滋生及腐蚀三大问题,既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也提高了循环水系统运行浓缩倍数,降低了排污水量和补充水量,现在每年可节水约30万吨,节约费用上百万元。”纪海双说,在这套系统的加持下,循环水通过电化学装置处理后变成了洁净水,不仅可以作为生产水回用,而且降低了新水补充量。
如今,通过“管理+技改”相结合的方式,内蒙古恒业成有机硅有限公司水资源利用效率取得了新突破,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企业还成功获评自治区节水标杆企业。
作为一座沙漠交汇处的城市,乌海市常年干旱少雨,人均水资源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作为一座工业城市,乌海市工业用水在总用水量中占比较高。如何“精打细算”,让工业企业用好水资源对乌海市尤为重要。
这些年为推进工业节水减排,乌海市完善市、区两级取用水管控体系,强化“审、批、取、供、用、节、排”全过程管理,要求新上工业项目全部达到领跑定额标准。同时,在全国率先开始水预算管理探索,借鉴财政零基“预算”管理模式,树立“像管钱一样管水”的理念,制定《乌海市水资源预算管理实施方案》,按照“先预算、后用水,无预算、禁用水”的基本原则,对配置水量细化分解、逐月调度、动态调整,将节余的水指标纳入市场化配置,鼓励进行水权流转,推动实现水资源动态精细化管理。
2023年以来,乌海市建成自治区级节水标杆企业1家,自治区级节水型企业6家,乌达产业园被评为自治区级节水型园区,8家企业获评市、区级节水型企业。19家企业实施节水技改,共节水637万立方米。
一方面,乌海市推动工业企业“节流”用好每一滴水,另一方面,乌海市通过“开源”不断破解工业缺水之忧。
这些天在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乌海市巴音陶亥非常规水资源化建设工程建设正酣。工人们各司其职,加快施工进度,为8月中旬工程建成投用奠定基础。
“这个工程将有效收集处理巴音陶亥镇万亩滩灌区退水、盐碱化治理降水及居民生活污水等非常规水。这些收集上来的非常规水在经过处理之后通过加压泵站和管道输送至与之相隔10多公里的乌海市低碳产业园,为园区企业生产提供用水补充。”乌海高新供排水公司副经理董海亮介绍,工程投用后预计每年可提供非常规水1200万立方米,此举在最大程度降低巴音陶亥万亩滩地区耕地盐碱化程度的同时,还将有效解决低碳产业园水资源紧缺状况,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如今,乌海市的再生水、矿井水、苦咸水、微咸水、积蓄雨水等非常规水源正在被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成为“工业第二水源”。2023年,乌海市再生水利用量达0.25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94%。
与此同时,乌海市还创新推动“以工补农,以农哺工”跨行业水权交易,省内跨区域水权交易以及本市企业间水权交易,并探索跨省区水权交易,努力让水资源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目前,乌海市累计购入巴彦淖尔市外调水指标5545万立方米,有效解决90余户工业企业用水问题;率先在自治区建成地级市水权交易电子平台,累计指导企业完成水权交易52笔,盘活水指标2958万立方米。
“乌海市将坚持‘开源、节流、挖潜、建机制、布水网’多措并举,不断完善预算+计划+定额‘3+’水资源管理制度,高质量建设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优秀试点城市、全国水预算试点城市,走出一条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高效利用的特色路子。”乌海市政协党组成员、乌海市水务局局长李和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