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天气炎热,位于西夏区的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里草地青翠,鲜花绽放,成为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新安装的节水装置正微喷“细雨”,浇灌出盎然的绿色和生机。
学校采用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一体化技术后,收集的污水经过处理后用于冲厕及校园绿化,基本实现了污水近“零”排放,每年置换约11万立方米的自来水,可负担学院平均年用水量40%左右,大大减少了学校自来水用量。
银川市是严重缺水型城市,水资源总量为1.8亿立方米,主要是黄河过境水和地下水,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62立方米,远低于世界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警戒线,属于极度资源型缺水地区。
银川市水务局紧盯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这一“最大潜力”,支持驻银高校引进社会资本实施分布式污水资源化利用合同节水试点项目,建立节约用水财政奖补机制,以赋能节水“含金量”有效激发高校节水积极性。
北方民族大学2019年引入第三方节水服务企业开展合同节水管理工作,建设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一体化设施,年中水产生量3.2万立方米,浇灌绿化面积3.8万平方米,降低新鲜水消耗,减少污水排放。这一项目成为了宁夏合同节水管理促进高校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样板。
2020年以来,银川市通过合同节水模式对驻银5所高校实施节水改造工作,建设分布式污水处理一体化回用系统,项目总投资2600余万元,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一体化合同节水项目6个,年节水量达到60万立方米。合同节水项目落实落地,使高校用水量大幅度下降,用水效率逐渐提升,并通过分享节水红利,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目前,驻银高校实现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已成为改造高校用水管网、提高高校用水效率、保障高校节水创建质效的主流管理模式。”银川市水务局节水办负责人张延祝介绍。
近年来,宁夏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方针,通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全面开展节约用水管理,稳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目前,全自治区已建成节水型高校12所,石嘴山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就是其中之一。
在石嘴山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后勤部门将太阳能系列产品运用到建筑和环境设施中,在学生浴室安装了“导流承压式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洗浴系统。校园安装的6个太阳能提水系统、在学生宿舍楼安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以及学生浴室配套洗衣房等服务设施,均在高校节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洗衣房内设有20台投币洗衣机,这些设备全部使用刷卡取水、投币式取水,大大减少了水浪费。
加快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大力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和器具,是推进高校节水的关键。近年来,宁夏医科大学先后申请节能专项资金和自筹资金近3000万元用于各类节能项目改造。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警官职业学院等多所学校水计量器具配备率达100%,节水型器具安装率达100%。
宁夏各高校还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世界地球日”和“世界湿地日”等重要节点进行节水知识、法律法规宣传,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节水知识竞赛等载体强化节水宣传,增强高校师生节水意识和责任感;组织创作节水教育视频、音频等新媒体作品,爱护水、节约水已成为广大师生的良好风尚和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