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强度暴雨频发,湖南、广东、广西等多地遭受历史罕见洪涝。近来,不仅南方,北方的山东等地也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汛期饮用水安全话题备受关注,本报此前也做过《暴雨来袭,你喝的饮用水安全吗?》《你关心的,暴雨会影响饮水安全吗?》系列话题。保障饮用水安全,供水厂(自来水厂)是最关键一环,那么供水厂(自来水厂)是如何保障饮用水安全的?记者近日连线采访了湖南省永州祁阳市大村甸水厂相关负责人。 汛期浊度高于平时上百倍怎么应对? 今年入汛以来,湘江迎来多次编号洪水。受持续降雨影响,4月8日,“湘江2024年第1号洪水”形成,湘水中上游干支流水位涨幅较大,湘江干流永州市老埠头站流量涨至7500立方米/秒。到6月20日,“湘江2024年第2号洪水”形成,6天后紧接着形成了“湘江2024年第3号洪水”。 记者查阅发现,“湘江2024年第3号洪水”形成后,湘江祁阳市祁阳(二)站水位达到83.69米,超警戒水位0.69米。 祁阳市大村甸水厂位于湘江流域,水厂的取水点位于湘江祁阳段,汛期是否受到影响?“ 水厂在2018年建设时,考虑到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将厂址选在了海拔200米左右的山上,正常蓄水位设定为88.50米,保证了水厂设备不受汛期洪水冲击。目前的水源保证率(水源供水量的保证)达到100%,水质指标基本项目均符合《地表水质量环境标准》(GB3838-2022)。”负责水厂运营的祁阳碧水源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姜烈涛介绍说。 然而,当地汛期形势复杂。他介绍说,祁阳汛期较长,一般从每年4月持续到6月中下旬。通常来说,汛期水量大、水质差,影响进水;取水口也容易被冲刷而来的杂物堵塞。 记者了解到,水体浊度高是汛期对供水厂影响最大的因素,洪水冲着泥沙俱下,水中泥沙含量较多,影响最大的指标是浊度较高。姜烈涛介绍说,在大村甸水厂,非汛期时的浊度在10—30NTU,今年汛期时浊度均在100NTU以上,最高达326NTU。同时由于泥沙中带有大量细菌和微生物,部分微生物指标(如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等)也相对平时较高。 供水厂能否应对高于平时百倍的浊度指标,如何降浊度? 他进一步介绍,降浊度主要有两个方法:一是增加来水的停留时间,增加排泥频次。以大村甸水厂为例,来水进入水厂后先到分配水池,再到絮凝沉淀池。在保障供水的情况下控制取水量,增加水力停留时间,使其充分混合沉淀。同时,针对泥沙含量多,增加排泥频次,每天由3次增加到8次。 二是增加人工化验频次与在线指标相比对,时时监控出厂水指标是否达标。汛期我们的水质化验频次,由原来的每天一次,增加到每天2-3次,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三是调整药剂投加量。水厂运营人员会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下,每天都根据化验室提供的和在线数据反馈的进出水浊度指标来调整聚合氯化铝(PAC)的投加量以及二氧化氯(消毒药剂)的投加量。生活饮用水的浊度标准值不得超过1NTU(浊度单位)、出厂水和末梢水余氯在0.1-0.8mg/l之间。当前情况下,水厂增加两倍的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和1.5倍的二氯化氯投加量使出厂水浊度、余氯达标及微生物指标达标。 “PAC可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固体颗粒,沉到池底,不会残留在水中。”姜烈涛说。 汛期水质安全保障要“未雨绸缪” 每年入汛前,各地都会提前部署,通过开展安全检查、启动应急演练等系列工作,确保水质稳定达标的同时,也要确保供水设施安全运转,保障供水安全。 对于供水厂来说,要常年做到“未雨绸缪”。姜烈涛介绍说,供水厂的取水泵站就在湘江边上,厂里常年储备防汛应急物资,包括防汛用的工具、砂石等材料和应急器材,以应对突发情况。每年从2月底、3月初起,供水厂工作人员每天会关注天气预报、湘江、祁水河的水位情况,以及周边县市的水厂运转情况。 “我们成立了防汛小组,汛期前修订了防汛应急预案进行了应急演练,并组织人员轮流值班巡查,在水源地保护区和取水泵站增加巡检频次和人员,共增加了8个人和每天4个轮次进行巡查。”他说。 巡检时检查什么内容?据了解,在对水源地巡检时,一方面要对水位、水流进行观测、对比昨天和警戒水位有何变化,便于及时向相关部门反应;对水质进行检测(如浊度、泥沙含量、浮渣等),汛期水量暴增,通过观察就能看出浊度增高;另一方面也会对影响水源地水质的情况进行观察和保障。在对取水泵站巡检时,取水口是否被树枝等杂物堵塞是检查重点。 记者采访获悉,祁阳碧水源水务有限公司共有包括大村甸厂在内的3个供水厂,服务祁阳市北5镇35万居民用水,保障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 姜烈涛坦言,山区农村供水项目本身管道铺设等投资就比较大,维护比较困难,汛期水处理成本和管理成本还会增加。因此,水厂也在不断探索优化工艺。 “目前为止,水厂出厂水能保证100%达标,每月祁阳市疾控中心都对水源水和出厂水、末梢水进行了水质检测。在汛期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了监测频次,每月要检测两次,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姜烈涛说。
来源:中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