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5日,淮北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市商贸物流中心主任代宏军;淮北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伟;淮北市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科科长陆士平;淮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科副科长徐奔奔;国网濉溪县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李明,做客淮北综合广播《话说民生》节目,为大家介绍50项民生实事中的巩固提升“难安置”问题治理已完成项目质效、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巩固菜市整治和改造提升效果、加强对户外劳动者的关心关爱相关内容。
巩固提升“难安置”问题治理已完成项目质效:
基本情况:
经梳理排查,我市“难安置”问题专项治理项目共23个,涉及群众8967户,房屋12634套,总面积125.16万平方米。其中逾期2—5年、6—10年、10年以上项目数及房屋套数分别为19个、3个、1个。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市“难安置”治理任务已全部完成。
工作推进情况:
今年以来,按照省“难安置”专治办工作部署,积极开展难安置“回头看”工作,已完成自查、异地互查及省级抽查工作,整体检查效果良好,落实“先安置后拆迁”长效机制文件目前已出征求意见稿,待修改完善后印发。
下一步工作重点和规划:
一是指导各县区进一步按照“难安置”专项治理标准整改完善,持续做好治理“后半篇文章”。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结合县区自身实际,出台长效机制文件。三是配合住建部门围绕省纪委牵头开展的安置房分配环节问题专项整治,认真梳理排查房屋分配(领钥匙)环节是否存在问题。
咨询电话:3183315
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具体内容:
根据《2024年实施50项民生实事的通知》(淮民生办〔2024〕1号),实施2024年度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是解决不能24小时供水村庄55个(濉溪县50个、杜集区4个、烈山区1个)。
完成时间要求:
2024年度项目要在12月底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工作推进情况:
目前,已实现52个村庄24小时供水(濉溪县50个、杜集区1个、烈山区1个)。
咨询电话:3192081
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
基本情况:
淮北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24年实施50项民生实事的通知》(淮民生办〔2024〕1号)文件精神,淮北供电公司承担2024年度目标任务是“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不断提升供电保障能力,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93%”。淮北供电公司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建设,主动向省电力公司汇报争取农网改造资金。截止4月底,已累计下达农配网投资9473.19万元,开展包含“安徽淮北濉溪10kV铁佛121线路铁佛镇铁东2#台区低电压治理工程”等在内的126项工程实施,着力加快补齐农村电网发展短板。目前项目实施进度系统内全省第一,并在5月省电力公司专业会上做经验交流。同时,多措并举持续提升农网供电可靠性,截止4月底,农网供电可靠率99.98%,全省第8位,同比去年提升7位。用户平均停电时间降幅46.68%,降幅全省第3位。
下一步工作:
国网淮北供电公司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促提升,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努力践行“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的企业使命,为乡村振兴“充电赋能”。
咨询电话:6880888
巩固菜市整治和改造提升效果:
文明菜市行动取得实效:
2022年至2023年,省下达我市完成不达标菜市整治和改造提升任务31个,其中,城区菜市15个,镇菜市16个,2023年底已按要求全部完成,完成率100%。31个菜市投资总额8951.45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奖补资 10个,投资额合计7151.84万元,申请省级奖补资金248.18万元;无需申请省级财政奖补资金21个,投资额合计 1799.61万元。通过整治改造,基本达到“干净卫生、清洁明亮、管理有序”的文明菜市要求;通过提档升级,菜市场成功实现宽畅明亮、干净整洁、管理有序、菜品丰富,让广大市民的菜篮子体验更加舒适、放心,不断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推进举措:
(一)高度重视,压实责任。根据《安徽省商务厅文明菜市行动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市商务局研究出台了《淮北市文明菜市行动实施方案》,按照“一菜市一方案”开展整治和改造提升。明确了目标任务、时间步骤、职责分工、工作要求等。同时,市商务局进一步压实县区的属地责任,要求各县区政府分别成立工作专班,强化工作责任,突出团结协作,为菜市改造提升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摸排梳理,提前谋划。对照《安徽省文明菜市行动工作指引》,梳理摸排我市菜市基本情况,逐一确定是否“达标”,制定2022-2023年整治和改造提升任务清单。针对任务摸排情况,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将年度任务分解到月,配合月通报确保按时完成年度任务。
(三)加强协同,持续推进。一是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难题。濉溪县虎山北路菜市场是一家餐饮(夜市)、百货、维修、农产品的综合市场,由于有餐饮(夜市),所以地面和墙面油污污染较重,在省厅季度评议和文明创建中失分较多。为彻底解决问题,市商务局会同濉溪县政府分管领导召集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办公,商讨解决方案,并向濉溪县政府下发整改通报。濉溪县政府积极行动,探索创新文明菜市积分管理模式,进行实地打分评比,对表现好的商户授予流动红旗,给予现金奖励;对两次检查不合格的商户进行约谈及处罚。通过量化考核,推动实现市场经营规范有序,环境卫生得到大幅度提升。二是牵线搭桥优化市场经营管理模式。烈山工人村菜市场设施陈旧、环境卫生较差,在省厅季度评议和文明创建中失分较多,影响我市文明菜市行动提升工作。由于市场产权属于淮海集团,但是由杨庄街道办日常管理,管理协同难度大、运营不专业。为彻底解决问题,市商务局积极协调烈山区政府、淮海集团,多次研究烈山工人村菜市场整治改造和提升常态化管理水平的办法和措施。2023年9月,淮海集团公开招标引进了1家第三方专业机构,通过对烈山工人村菜市场进行改造和优化管理,菜市场面貌大为改观。三是考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市商务局分管领导带队赴合肥、安庆、滁州等地,安排专人参加杭州2023年全国农贸市场行业年会,考察学习外地文明菜市建设和管理先进经验和主要做法,进一步提高我市文明菜市工作能力和水平。
(四)定期通报,督查考评。一是加强调度督查。市商务局按月对各县区文明菜市行动进展情况进行调度,不定期实地督查测评,并下发督查通报。二是积极落实评议要求。市商务局高度重视省商务厅每季度评议报告,根据报告指出的问题,及时召开县区文明菜市行动调度会,针对季度评议结果进行研讨分析座谈,要求县区要提高认识,对照评议打分表,将菜市场日常管理作为文明菜市行动的重要内容,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定期集中开展清洁卫生专项整治活动,确保菜市场环境清洁卫生保持常态化,进一步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三是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市商务局、市文明办、市财政局有关人员以及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等联合成立了淮北市标准化示范菜市考评领导小组,对完成省下达我市2022年度整治和改造提升任务的11个菜市场进行考评,经市场申报、县区初审推荐、标准化示范菜市考评领导小组现场查验、实地打分、公示等程序,评定汉得城北菜市场、高岳菜市场、相钟农贸市场等3个市场为“淮北市标准化示范菜市”,并授牌予以每一个菜市场8万元奖励。目前对完成省下达我市2023年度整治和改造提升任务的20个菜市场进行考评正在进行中。
(五)精准施策支持。制定出台《淮北市文明菜市行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验收合格且未享受省级及以上奖补的2022年和2023年完成省目标任务的镇菜市将进行适当奖补,改造的最高奖补6万元,新建的最高奖补10万元,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奖补资金。
(六)广泛宣传,深入民心。一是借助媒体宣传。共计刊发文明菜市行动信息稿件一百多篇,省级以上媒体30余篇。并积极参加暖民心行动广播专访节目,通过广播向市民场传递我市文明菜市行动进展情况,让群众及时了解和参与文明菜市行动中来,提升我市知晓率和满意度。二是发放宣传品广泛宣传。设计制作了印有文明菜市行动宣传口号的小围裙3000条、手提袋1000个、钥匙扣、水杯、宣传单等宣传品进行发放宣传。三是多方式多途径宣传。借助淮北食博会、南翔云集文艺汇演等活动和节假日,张贴公益广告、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设立宣传台、LED显示屏,通过网站、地方新闻媒体、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持续进行全方位宣传。
咨询电话:3899107
加强对户外劳动者的关心关爱:
工会驿站建设的具体内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实际困难,通过共建、自建等方式加强工会驿站建设,以有统一的标识名称、有合理的建设布局、有健全的服务设施、有完善的服务功能、有建设运营主体、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有宣传教育功能、有线上地图可查等“ 八有”为建设标准,广泛汇聚政府、社会组织(公益组织、基金会等)、爱心企事业单位及有关人士等资源,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休息如厕、饮水纳凉、餐食加热、驱寒避雨、手机充电等服务,切实提高户外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努力打造成为党的政策理论的“宣传站”,为民办实事的“服务站”
工作推进情况:
2024年民生实事目标任务是打造全市示范性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工会驿站)31个,截至目前全市范围已经打造全市示范性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工会驿站)15个。
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规划:
依据工会各项服务职能,在户外劳动者基本生活需求之外,结合驿站布点实际情况,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施工会驿站建设、管理、使用、品牌“四个提升”行动,在提高工会驿站的服务质量与内容上发力、增加开放时间上下功夫,积极向8小时之外延伸服务,充分发挥工会驿站作为党的政策理论的宣传站、为民办实事的服务站作用,努力为广大户外劳动者提供更高质量、更加精准的温馨服务,为加快建设“五宜”幸福城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