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运送饮水管道。(受访单位供图)
曾经,大海村因饮用水管护不到位,导致水量不足、间歇性停水等问题多发,给村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没人管、没钱管、管不好、水费收取难……像大海村一样,饮用水管理难题很多农村地区都出现过。
近年来,竹溪镇着力在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管理、维护上出实招,以提升村民节水意识、转变用水习惯为抓手,建立“以水养水”管护模式,实现全镇各村集中供水工程全覆盖,让村民有水喝、喝好水,增强了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建”保障农村供水安全
“以前,我们就靠一口井吃水,现在吃上了自来水,这水真是甜到我的心坎上。”拧开家中的水龙头,看着自来水汩汩流出,竹溪镇石碗村村民綦胜宣感慨万千。以前,石碗村部分村民以自备井为水源,每到天旱季节总会出现缺水情况,无法满足正常用水。
竹溪镇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做到“群众有所呼,政府有所应”。连日来,石碗村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因年久失修,供水管网老化严重,多处出现跑冒滴漏现象,既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也无法保障村民的日常用水需求。”竹溪镇党委书记彭昌国说,去年以来,竹溪镇实施农村人饮巩固提升项目,利用中央水利抗旱资金新建蓄水池5处、管网延伸21公里,切实保障了219户537人的饮用水。同时,建设完成农村人饮专项资金项目1个,新建取水设施4处、蓄水池4处、管网延伸9公里。
竹溪镇对2个500立方米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实施厂区构筑物和净水设施改善,并争取重庆邮电大学帮扶资金和对口帮扶资金,对3个村的饮水管道和用户水表进行更换。
“全镇集中供水共有20处,蓄水量达4840立方米,可满足3万余人日常生活用水。”彭昌国说,全镇已基本实现自来水户户通。接下来,竹溪镇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紧盯村民急难愁盼问题,持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聚焦“管”提升饮水工程管护水平
“每户必须装上水表;如有破坏自来水各项配件者,由当事人负责赔偿……”在竹溪镇青吉村的“村规民约”墙上,详细写明了自来水的管护细则。
滴水成河,管理有我。在竹溪镇各村社区中,除4个村社区由供水企业供水外,其余11个村均成立用水协会,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建立用水管理制度,并落实专人管理。用水管理制度详细明确管理区域、专人管理、开户费、基本水费、水费单价、报停管理等细则,通过召开村民会议生效执行。
竹溪镇结合地形地貌特征和村民用水习惯,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应平坝、山地特点的农村供水保障管理模式,凡集中供水工程覆盖的区域采取用水协会统一管理或委托专人管理两种方式,以用水协会统一管理为主。
为解决村与村之间的抢水矛盾,竹溪镇首先改造水厂出水管道,一村建一个出水口,一村安装一个总水表,互不干扰。随后采取逐年分村轮流管理的办法,各村共同推举一人作为供水工程日常管理人员,水池清洗、管线排查则由当年管理的村负责安排,各村水费由各村分别负责收缴,所有集中供水工程的支出费用由各村平摊。
竹溪镇分散供水户由用水户商议确定管护人员,自行管护,不缴纳水费,不纳入统一管理。如今,竹溪镇已逐步形成“以水养水”长效机制,全镇供水工程管理顺畅,抢水争水矛盾一去不复返。
聚焦“用”持续巩固农村饮水成果
前不久,在竹溪镇三升村的一农家院坝,不少村民围坐在一起召开院坝会,对村里的供水工程管护存在的问题共商整改措施。
“我们现在喝水是没有问题,但漏损较为严重。”村民刘振东说,大家也想了很多办法查找漏点,然而供水管线太长,难度太大。
院坝会上,村民踊跃发言,积极反映供水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以水养水”,水费收缴很关键。竹溪镇通过召开院坝会和入户宣传等方式,大力推进水费收缴,辖区20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已基本落实水费收缴,收缴率占用水户的85%。
大多数村里因在家固定用水户偏少,为确保管护经费,竹溪镇实行“基础水费+超出水费”的收费方式,年基础水费90至110元,超出部分按每吨2至3元收取,收缴水费均开具正规收据。水费管理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做账或者村委会做专账的管理方式,支出主要用于管道维护、人工工资等方面。
“水费收费标准既要考虑村民的承受能力,又要促成村民自觉养成节约用水习惯。”竹溪镇水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书春说,各村还落实了1名村干部专门负责饮水保障工作,并聘请1至2名管道维修技术人员,对村民反映的问题,立即前往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