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佛山市顺德区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鲤鱼洲泵站。 (广东省水利厅供图)
东深供水工程:“要高山低头、让河水倒流”
一侧是梧桐山的青翠倒影,一侧是东湖公园的绿意盎然。站在深圳水库大坝上,碧波荡漾微风习习,南国风光美不胜收。这座以城市命名的中型水库,于1959年11月动工,1960年3月建成,比深圳经济特区成立还要早20年。
深圳水库是东深供水工程的最后一站。与深圳相似,三面环海的香港,淡水资源同样奇缺。1963年底,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中央财政拨款3800万元,建设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引东江之水缓解香港用水困难。
1964年2月20日,东深供水工程全线开工。工程的关键是如果要引水香港,需要将由南向北流入东江的水位提高46米,使之倒流83公里进入深圳水库。为了让香港同胞早日喝上东江水,由知青、农民组成的万人建设大军在昔日宁静的石马河一字形排开,喊出了“要高山低头、让河水倒流”的豪迈口号。克服了施工过程中的重重困难,甚至用肩挑、人扛的方式施工,工程在短短1年时间内就建成通水,奏响了这曲南粤大地上荡气回肠的治水之歌。
此后,工程又先后经历四次扩建改造,年供水能力由初期的0.68亿立方米提升为24.23亿立方米,输水系统由石马河天然河道升级为全封闭的专用管道,实现输水系统与天然河道的彻底分离,供水从“量”的保障走向“量”和“质”的双重保障。
如今的东深供水工程,北起东莞桥头镇,南至深圳水库,途经东莞、深圳两地的主线绵延68公里,担负着香港、深圳以及工程沿线东莞8个镇三地2000多万居民生活、生产用水重任,为香港、深圳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东江水源工程:惠州引水解决深圳水源难题
深圳这座新兴城市发展之快,出乎人们意料。1980年,特区建立之初,人口33.3万人,GDP仅有2.7亿元。而短短10年后的1990年,深圳人口已经突破167万人,GDP达到135亿元。
伴随城市经济、规模快速扩容,水资源供给明显吃紧。自1989年秋开始,深圳连续3年降雨稀少。特别是1991年,深圳发生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干旱,60多万人因水而困,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1992年,深圳出台了全国第一个完整的城市供水水源规划——《深圳市供水水源规划》,明确提出:“解决深圳市供水水源的根本出路在于境外引水。”
1996年,深圳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决定自惠州境内的东江取水,兴建东江水源工程。随后,东江水源一期工程得到广东省、水利部以及原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并被广东省确定为“九五”重点建设项目。
在东江水源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无不呈现出忘我的奉献精神。广东天气热,工地上生活条件差,他们毫无怨言。建设高峰期时,近60个施工单位的上万名建设者们,风餐露宿、昼夜奋战,用心血与汗水筑起这条绿色水带。
2001年12月28日,东江水源一期工程通水运行。清澈甘甜的东江水,从惠州市水口镇的东江和马安镇的西枝江两个取水口,由两级泵站提升,经松子坑等水库调蓄后,奔流西下200多里,流进鹏城的千家万户。
2006年8月5日,东江水源工程二期开工,2010年11月26日建成通水。此后,全市以东江水源工程为主线,建成东、中、北三大跨境引水干线和若干支线,逐步形成了“长藤结瓜、覆盖各区、分区调蓄、互联互通”的水资源调配网络。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深圳形成双水源保障新格局
2021年,深圳GDP总量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大关,首次跻身亚洲城市四强。英国《经济学人》评价说:“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
步入新时代,深圳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历史重任。正当包含深圳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加速发展之时,水资源隐忧日益明显:东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逼近40%的警戒线。而此时,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只有1.3%,谋划引西江之水解东江之困,是解决粤港澳大湾区东部城市群缺水难题的最佳途径。经过深入而广泛的调研论证,从西江水系向珠三角东部调水的“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方案,得到国务院批复,并于2019年5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
珠三角工程西起西江干流佛山顺德鲤鱼洲,东至深圳公明水库,设计年供水量17.08亿立方米,引入的西江水可提升广州、深圳、东莞水资源保障能力,其中为深圳供水8.47亿立方米,占比近半。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建成,对深圳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意义重大,也是深圳“双区”建设强有力的基础支撑。为了更好承接珠三角工程西江来水,深圳正在同步建设深圳境内配套工程体系,陆续实施了罗田水库至铁岗水库输水隧洞工程,新建西丽水库至南山水厂原水工程等核心工程,构建覆盖全域水源至水厂的输配系统;推进公明水库至清林径水库连通工程建设,实现东西部重要储备水源的连通,推进沙湾第二水厂原水改建工程、茜坑水厂原水扩建工程等双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水源保障程度;启动沙湾二水厂、南山水厂等10余座水厂新扩建及提标工程。同时,深圳还积极推动雨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高效利用,并加快老旧市政供水管网改造,采用先进技术降低供水管网漏损水量,稳步建设节水典范城市。
根据《深圳市城市供水水源规划(2020-2035)》,至2035年,深圳将打造“本地水、东江、西江、再生水”四水源优质充足、供水网络完备、绿色安全高效的超大城市水源保障体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全市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岁月如歌。当年的东深供水工程肩挑手扛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东江水源工程劈山引水的开山炮声犹然在耳,如今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已从图纸变为现实。
水泽万物,南海之滨,必将更加生机勃勃,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工程智造闪耀“科技之光”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这条“地下巨龙”,横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群——共穿越4处高铁、8处地铁、12处高速公路、16处江河湖海,送来的不仅是17.08亿立方米的年供水量,更还有“科技之光”。
早在设计阶段,为了避让城市重要设施和居民聚集区,工程团队翻山越岭,尽最大努力让沿线工区远离闹市区、居民区、生态区。在建设阶段,工程为各施工区间“量身定制”了48台大型盾构机,以攻克穿越建构筑物、穿越山体水道、复杂地质中开仓换刀、克服地下水阻碍等难关,创造了中国和世界水利建设史上的多项第一。与此同时,建设者们开展科研攻关,携手攻克多项世界级难题,创造并建成世界上流量最大的长距离有压调水工程。
生态水利工程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施工方法是目前国内的一种发展趋势。工程指挥部积极统筹协调工程各项目,应用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物联网、大数据、AI算法等信息化手段,提升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的全面智慧化管理水平,全方位、多层次、高标准落实智慧工地建设。
作为水利部智慧水利应用的试点之一,珠三角工程首批标段的A2标更是“试点中的试点”。珠三角工程项目重难点除了深埋盾构、深井出渣等以外,还存在信息化程度要求高等问题,打造智慧水利是贯穿施工管理的指导思想。信息化程度要求高,一方面管理提升的诉求,通过信息化增强管理精细度,提升项目效能;一方面数据积累的诉求,在管理信息的过程中,积累项目数据,并实现数据在线,实时可查。两者相辅相成,从而打通从一线操作到远程监管的数据链条,降低施工现场管理成本。
工程顺利通水,一方面不仅打开了深埋盾构技术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应用的可能,同时研发的超高压开仓换刀等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其他水利工程项目中;另一方面,运用“云大物智移”等信息技术,搭建项目管理、工地监管、安全监测等系统,探索从智慧设计、智慧建造到智慧运营的工程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管理。
“巨龙”藏身地下 地表标识逐个看
位于广州南沙区高新沙围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高新沙泵站。(广东省水利厅供图)
一泓西江水,悠悠润湾区。
入夜之后,坐落在广州南沙的高新沙泵站调压塔亮起了霓虹,与40公里外市区内的广州塔遥相呼应——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横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群,深埋于繁华大湾区的地下,地表只有几座造型独特的泵站、水塔,低调地标识着这一重大工程。
鲤鱼洲泵站位于西江干流佛山市顺德区鲤鱼洲岛,是整个工程的“活水源头”,承担着从西江取水、加压输送至广深莞的重要任务,是确保工程平稳供水的第一站,也是工程三座泵站中最大的一座。2023年12月10日,鲤鱼洲泵站首台机组启动试运行。
一路向东而去的西江水,直到40多公里外的广州南沙高新沙才在地面露出“真容”。高新沙水库位于广州市南沙区高新沙围,坐落在黄榄高速路北侧三角地块,西侧为蕉门水道,东侧为高沙河,是工程唯一新建水库,属平原水库类型,总库容482万立方米。西江水通过位于库区北面的进库闸流入水库,再经水库南面的高新沙泵站加压输送至东莞、深圳方向。
高新沙泵站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其主要任务是从高新沙水库取水,经泵站加压提升后,由压力管道输送至沙溪高位水池,是工程承上启下的“中继站”。位于高新沙泵站旁、上下合计113米高的调压塔是工程全线最高建筑物,发挥着“调节器”与“减压阀”作用,被誉为国内“最美调压塔”。
经由高新沙泵站中转之后,西江之水沿着深层管道继续向东,穿越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群后来到深圳罗田水库,珠三角配水工程深圳分干线由罗田水库取水,经罗田泵站加压后通过隧洞输水至公明水库;东莞分干线由罗田水库取水,从隧洞自流输水至东莞松木山水库。公明水库又名光明湖,位于深圳市光明区,蓄水位约60米,总库容约1.4亿立方米,是深圳市库容最大的战略储备型水库,既是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试验段所在地,也是工程最东端的深圳交水点。波光粼粼的水面,不禁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之势,更让人领悟到超级工程的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