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高质量发展中的深圳水务|速来,带你感受深圳的海绵意境!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1-24  来源:深圳新闻网  浏览次数:508
 深圳新闻网2024年1月22日讯2013年12月,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首次提出海绵城市相关理念。2014年3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要求建设“海绵家园”“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圳水务系统一直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了众多城市水库群以及河湖工程,为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预留了必要的空间。
01 梅林水库与新洲河体系
深圳众多的水库与附属河湖,构成了深圳海绵城市的主体脉络;梅林水库与新洲河体系位于中心城区,是深圳河库体系的典型代表。
梅林水库位于深圳市福田区下梅林,由城中丘陵围合而成,是深圳市具有防洪、供水、生态等多功能于一身的中型饮用水源水库,水库集雨面积4.34k㎡,多年平均径流量430万m³,总库容1309万m³,是人工建设与自然产物结合的多功能海绵载体。
梅林水库环库山腰建有巡检绿道,沿路山林掩映,山泉叮咚,是深圳城区优质的生态空间,水库左岸绿道向市民开放。接近原生态的梅林库区三面环山,水库建设对自然生态扰动小,林木蓄积量大,库尾有不断流的山涧瀑布,是市区少有的天然海绵载体。
梅林水库区生长着丰富的植物群落,拥有市区内最大的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仙湖苏铁”种群,库区内建立了仙湖苏铁自然保护小区,对仙湖苏铁进行保护与繁育。
新洲河发源于梅林水库以北约3.5km的望天螺,经梅林水库调蓄后,向南流经莲花北、景田、五洲宾馆、福田保税区,最终汇入深圳湾。新洲河是由老皇岗河改道而建的人工河,河道全长7.85km,控制流域面积为21.5k㎡(包括梅林水库集雨面积)。
梅林水库、新洲河与相应的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共同构建了流域防洪排涝主干网,是城市海绵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依托新洲河而建的新洲红树碧道项目获得了“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奖”。
02 楼村湿地公园
光明区作为深圳市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所在地,一直是深圳乃至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样板,在2019年三部委组织的试点绩效考核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得到了国家部委和专家的一致肯定。
楼村湿地公园位于光明区新湖街道楼村社区,占地面积约8.7公顷,是茅洲河流域规划的13处滞洪区之一。楼村湿地改造前由于年久失修,水体黑臭、污泥沉积,丧失了原有的水质净化和景观欣赏功能。
楼村湿地改造前。
2020年,楼村湿地进行了系统改造提升,以“水处理+滞洪+海绵+景观”为特色,打造了“湿地+公园、休闲+科普”的慢生活模式,以高颜值完美展现了“生态光明,幸福光明”的美好景象。
楼村湿地改造后。
雨洪滞蓄
楼村湿地公园发挥场地滞洪区功能,通过场地内部合理的竖向设计,为区域提供7.3万m³的雨洪调蓄空间,提升了新陂头河口防洪标准至50年一遇。
初期雨水处理
楼村湿地公园采取了“三水分离、分散调蓄、处理回用”的技术路线,将公常路污水管道污水、楼村社区排洪渠初雨截流管初期雨水和楼村社区排洪渠河水分开处理,通过截流、调蓄、处理和再生四大系统改善流域水环境,为探索初雨处理新模式提供了实验经验。
公园采用“MBBR工艺+水平潜流湿地+表面流湿地”的水质净化提升方式,初雨处理规模3000 m³/d ,河水最大处理规模10000 m³/d,出水水质标准为地表水IV类(TN除外)。
源头减排
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楼村湿地公园通过人工湿地、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生态停车场、旱溪、透水铺装、植草沟、污水处理湿地等海绵设施,实现场地83%的年均降雨源头就地控制。
雨水花园。
03 明湖城市公园
明湖城市公园位于深圳市光明区西南部,总面积59.6万㎡,其中陆地面积30.6万㎡,大凼水库面积29万㎡。该公园是一个以生态景观绿地为基底,突出“山、水、田、园”特色,兼备调蓄周边地块雨水的海绵公园。
明湖城市公园除水库保护范围线外,还承担了大头岗山(汇水面积0.78k㎡)及建城区(汇水面积0.86k㎡)外来雨水的调蓄。雨水经自然涌沟、市政雨水管网收集后,通过光明大道下的箱涵进入明湖公园。同时,公园在雨水汇入口处建设了一系列初雨截留、调蓄及净化措施,使得大凼水库的水质显著提升,湖水澄澈透亮。
公园结合场地竖向设计,划分为5个汇水分区,场地部分雨水直接汇入大凼水库,部分雨水经传输型植草沟汇入生态旱溪及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通过收集、下渗并净化,回用于公园浇洒与旱溪补水,实现以水养水、集约节约。
旱溪下游汇水区种植有水杉群落,是小岛和生态湖打造海绵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04 恩上水库
恩上水库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海山街道,北靠梧桐山,南临大鹏湾,水库控制集雨面积0.5k㎡,总库容19.82万m³。水库水质条件优越,原设计主要功能为饮用水源兼具防洪作用,因水源功能区划优化,现主要功能为防洪与景观欣赏。
恩上古村生态公园紧挨恩上水库,改造前原为恩上古村遗址。该公园经过两轮提升改造后,占地面积达31.95公顷,汇水面积约为80.67公顷,其中片区小微湿地已入列广东省第一批小微湿地示范点,获得全省唯一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称号。
恩上水库碧道。
目前,恩上水库与恩上古村生态公园连成一片,结合地形地势优势,将现有湿地冲沟生态化拓展,配置适宜的海绵措施、丰富的植物种类,多样化打造生物群落,就势构建湿地蓄洪海绵韧性空间,实现对区域雨水的源头管理。片区湿地可调蓄25885.4m³,进一步提升了蓄洪能力,保障下游城区安全。
恩上水库片区的建设、管理,秉承生态修复、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山水就地回用于绿化浇灌,实现水资源的海绵化利用。
接下来,深圳水务系统将持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域性、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将所生活所热爱的城市,变成天蓝水绿、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海绵城市。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