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政策解析
 
政策解析

2024年山东将实施一批现代水网重点项目,同步启动数字孪生水网建设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1-02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592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水利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人民网记者:

  山东省现代水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先导区建设迎来了开门红,请问近期在水网建设方面还有哪些打算和举措?

 

  贾乃波:2022年8月山东省成功申报成为国家首批黄河流域唯一省级水网先导区以来,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水网建设全面提速,2023年完成投资总量、增幅均创历史新高。11月15日至11月16日,水利部在济南召开全国加快省级水网建设现场推进会,对山东现代水网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下一步,山东将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锚定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生态,发展水经济、改善水民生“四水统筹”总体目标,全面落实依法管水、科技兴水、系统治水、改革活水、数字强水、文化铸水“六水共治”发展思路,纵深推进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持续深化“水网+”行动,着力构筑水安全保障网、水民生服务网、水生态保护网,建设水美乡村示范带、内河航运示范带、文旅融合示范带、绿色发展示范带,推动形成“三网四带”总体格局。健全完善水资源调配体系、水灾害防御体系、水生态保护体系、智慧化水网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水安全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实施。依托山东省加快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工作机制,凝聚部门合力,加快形成多部门协同治水的“大水利”格局。指导做好市级、县级现代水网示范区建设,统筹省、市、县水网协同融合,完善水网运行管理机制,打通水资源调配、防洪排涝、农田灌溉、水系生态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强化项目推动。聚焦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重点任务,谋划实施一批现代水网重点项目,计划2024年完成水利投资700亿元以上。重点实施骨干水网工程、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和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

  三是数字孪生赋能。按照水利部部署要求,启动实施山东省数字孪生水网先行先试2024年建设任务。实施水利重要业务系统的国产化改造工作,2025年全部完成改造。推进加强水利数据资源共享力度,省级水利数据汇集率达到90%。制定水利网络安全三年行动方案,持续完善水利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四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水网+”行动,强化水资源承载力刚性约束,合理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促进内河航运、文化旅游、抽水蓄能等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水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等最大化。

 

  中宏网记者:

  近年来,围绕黄河干流山东段,在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方面,山东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谢军:山东黄河作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水网总体架构中“一轴三环”引黄供水体系的核心主轴,年供山东省经济社会用水70亿立方米,约占山东省用水总量的三分之一,为山东省水网先导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支撑。

  山东黄河河务局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和黄委决策部署,围绕“三网四带”总体格局,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

  一、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全力保障黄河下游防洪安全

  (一)防洪工程体系更加健全

  已建工程充分发挥防洪功能。完成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东平湖蓄滞洪区防洪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800多公里标准化堤防全面建成,险工、控导工程基本达到设计标准,堤防整体抗洪能力显著提升,游荡型河段河势初步控制,东平湖蓄滞洪能力明显改善,现行清水沟流路稳定行河47年。

  在建工程稳步推进。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批复的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引黄涵闸改建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于2022年全面开工建设,96处河道整治工程、22座引黄涵闸改建工程等重点建设内容拟于2024年年底主体完工。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提高防洪能力,保障供水安全。

  未来工程长远谋划。以河道和滩区、东平湖蓄滞洪区、河口地区为核心,分别编制新阶段综合治理提升方案,统筹谋划山东黄河保护治理总体布局,系统推动堤防加固、河道整治、“二级悬河”治理、东平湖和河口综合治理。

  (二)非工程措施更加完善

  “四预”能力显著提升。在黄河下游直管河道范围内率先建成以“三个全覆盖”为主体的“大规模、成体系”天空地河一体化信息感知网,实现工程线上巡查等功能;与省气象局建立黄河山东段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实现流域降水预报数据实时采集、同步传输,构建长平滩区入黄支流汛情共享联动机制;建立依托三大运营商的“一键直达”洪水预警发布体系,多渠道发布预警信息;高质量建设山东黄河智慧防汛平台;建成8处防汛抢险演训基地;试点推进市、县级防洪预案编制工作。

  防汛队伍建设不断强化。探索建立“1+N”(即黄河专业队伍+消防救援队伍、社会力量、群防队伍和解放军、武警部队)黄河防汛抢险新机制试点,持续开展防汛专家培养,组织大型防汛抢险实战演练。

  二、优化水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黄河水资源综合效益

  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严格落实。全面贯彻水利部“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要求,制定《山东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办法》。会同省水利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补水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多部门参与的生态补水沟通协调机制和齐抓共管格局。建立地市引水总量预警、取水口超许可预警的“双预警”机制和从严管控超计划、超许可问题的“双超严管”机制,切实发挥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作用。

  水资源保障能力稳步提升。近三个调度年山东黄河干流累计引水166.97亿立方米,为全省引黄供水安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坚实保障。充分发挥东平湖重要节点作用,完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及北延应急工程调水、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等远距离重大调水任务,全面提升水资源综合效益。统筹谋划实施冬蓄春用避峰错时供水,提前为灌区末端存蓄水源;春灌高峰期实行一周七天实时调度,确保调度指令和用水需求有效衔接;加强向上级汇报沟通,争取计划外应急抗旱用水指标,为全省粮食安全作出黄河贡献。

  三、推进水生态保护,致力打造美丽幸福河湖

  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明显。干流生态基流有效保障,合理安排上下游、左右岸、河道内外用水需求,确保了黄河干流山东段连续24年不断流、20年无预警、重要控制断面生态基流全部达标,维护了黄河健康生命。湖区生态良性维持,东平湖老湖区水面常年保持在100平方千米以上,有效地维护了湖区生物多样性,促进湖区生态平衡。河口生态持续向好,紧抓黄河汛前调水调沙等大流量过程有利时机,全力向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补水,2020至2023连续四年年均向清水沟、刁口河流路补水超过2亿立方米,较前10年平均值增加3倍多,有力地支持了黄河三角洲湿地、近海生态系统良性修复。

  河堤生态安全屏障初步建成。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打造临河防浪林无断带、堤顶行道林连续无缺损、淤背区适生林整体覆盖、护堤地防护林齐全完整、堤防护坡草皮美观平顺的沿黄近岸生态安全屏障,初步形成一条集防洪保障、防汛抢险、生态景观三位一体的绿色生态廊道。

  下一步,山东黄河河务局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决策部署,持续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助力构建山东现代水网,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