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12月20日贵港市举行农村供水保障新闻发布会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28  浏览次数:344
 2023年12月20日16时,在贵港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贵港市农村供水保障新闻发布会。贵港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曾健清,贵港市水利局副局长刘超萍,贵港市水利局党组成员、达开水库管理中心主任农伟峰,贵港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覃卓司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贵港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万艺主持。

刘万艺:

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贵港市农村供水保障新闻发布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的邀请到贵港市水利局局长曾健清先生;贵港市水利局副局长刘超萍女士; 贵港市水利局党组成员、达开水库管理中心主任农伟峰先生;贵港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覃卓司先生,请他们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下面,请贵港市水利局局长曾健清先生作介绍。

曾健清: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贵港市农村供水保障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把饮水不安全问题带入小康社会”。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是党和政府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2001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支持下,我市把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水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二十三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资金28.48亿元,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261处,全市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受益人口477.77万人,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439.11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7.2%,大多数农村居民的饮水方式由原来的打井取水、引用河水或泉水等转变为用上了自来水,所有脱贫人口全部都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全市初步形成了以集中供水为主、分散供水为辅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我们的主要工作措施是:
(一)大力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从2001年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逐步解决“喝上水”“喝好水”“供水有保障”的问题,二十三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资金28.48亿元,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261处,使439.11万农村人口用上自来水,农村供水问题得到根本好转。
(二)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积极争取筹措中央、自治区维修养护补助资金,通过整合涉农资金、提取供水单位水费等加大维修养护资金投入,抓好已建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同时,开展动态监测和排查整改,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加快推进整改,实现动态清零,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三)全面深入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地方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的运行管理责任等“三个责任”。明确各级人民政府是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村供水工程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监管,供水单位具体负责农村供水工程运行和维护。
(四)健全完善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和运行管理经费“三项制度”。明确机构承担县域范围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制定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运行管理经费制度和水费收缴制度,建立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名录,制定县级供水应急预案,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实行管理制度上墙制度,万人工程编制有应急预案。
(五)加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创新运行管理模式,引导社会资金和民营资本等参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鼓励城市供水企业供水管网延伸覆盖至农村。万人供水工程推行企业化运行和专业化管理,万人以下供水工程因地制宜实行专业化公司、用水户协会、村集体或委托专人管理等模式。港北区、港南区利用国有平台公司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桂平市、覃塘区通过公开招标选取企业推进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和管理,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获得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实行区域规模化管理和服务。桂平市还将村级管水员纳入公益性岗位。
(六)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开展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区划定,在水源保护区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宣传牌,在显著位置设立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防护保护措施。开展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加强水质检测,万人工程由运行管理单位设立水质检验室,配备仪器设备和专业检验人员,负责供水水质的日常检验工作;万人以下工程,按标准要求安装和使用水质净化和消毒设施设备,由县级区域水质检测中心进行巡回检测,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水质检验。
我市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部分工程运行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没有专门管水员;部分工程缺乏维护经费,致使工程效益发挥不佳;部分供水工程水源保护措施不到位,存在污染水源地的人为活动,如垂钓,烧烤等;部分供水工程水量受干旱季节性影响,农村供水应急保障能力不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工程建设和建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解决以上问题,认真履行农村供水保障行业监管职责,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维修养护。坚持农村供水规模化和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方向,结合“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以推进建设连片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为重点,同步改造一批规范化小型供水工程,更新改造一批老旧供水工程和管网。具备条件的地方,重新建设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作为原有单村或多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源。多渠道筹措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二)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指导各县(市、区)以设施良好、管理规范、水价合理、运行可靠为着力点,根据不同水源类型、工程规模、管理模式等,制订适合本地区的标准化管理制度,分类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到2023年底,争取完成20个以上标准化管理工程;2025年底前,全市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全面实现标准化管理;2030年底前,全市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实现标准化管理。加快千吨万人工程实施水量、水质、水压等关键参数在线监测和自动化监控系统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化管理水平,助推工程标准化管理。
(三)加强跟踪监测,做好冬春抗旱保供水工作。持续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排查整改和动态跟踪监测,重点关注饮水安全排查监测、问题动态清零情况、干旱冰冻等灾害出现供水问题解决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县级农村供水应急预案和千吨万人工程应急供水预案,细化实化应急措施,落实应急供水保障责任人,健全应急抢修队伍,加强应急演练,储备应急物资。必要时采取启动应急备用水源,凿井取水、应急调水、拉水送水等措施,防止出现规模性饮水不安全问题,全力以赴保障供水安全。
(四)开展水质提升专项行动。督促各县(市、区)加强农村供水工程净化消毒设施设备配套改造,规范设施设备运行管理,继续强化水质检测监测,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做好新建农村供水工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划定工作,不断提高农村饮用水水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水质达标率。
总之,我市农村自来水状况是持续稳定向好发展的,全市水利部门全力改善农村自来水惠民生的初心不变,总结提升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确保不出现整村连片断水停水或严重水质超标等颠覆性农村供水问题。
下面,我们愿意就贵港市农村供水保障有关问题回答大家提问。谢谢!

刘万艺:

  感谢贵港市水利局局长曾健清先生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

贵港日报记者:

  农村供水建设离不开资金保障,当前我市如何为农村供水工作提供资金保障?谢谢。

曾健清:

  农村供水是基础性、长远性、普惠性的民生工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为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我们采取多种措施为全市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一是积极争取自治区专项资金。自2020年中央取消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资金支持后,我市积极争取自治区财政资金支持农村供水工程建设,2020年以来,已累计争取到位自治区补助资金2498万元。
二是指导县(市、区)将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改造项目纳入县级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2023年全市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61亿元用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其中港北区落实1亿元,港南区落实0.61亿元。
三是积极申报使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指导县(市、区)将农村供水工程列入乡村振兴项目库,利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2021年以来,累计争取到位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1亿元。
四是指导县(市、区)充分依托县级国有平台公司,积极争取政策性贷款和社会资本投入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组织平台公司参加水利厅开展的银行贷款等方面的政策解读和相关培训工作,为有意向的县(市、区)和第三方银行或金融机构搭建沟通平台,为县(市、区)申请资金做好服务和协调工作。下一步,我市将认真做好农村供水资金保障工作,为各县(市、区)筹集农村供水建设资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共同推动农村供水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

西江传媒网记者:

  我的问题是,农民用水需要交水费吗?会不会出现水价太高,农民用不起水的情况?谢谢。

刘超萍: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供水用水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集中供水工程供水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因此,自来水入户后,用户是需要交纳水费的。由于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通过取水、输水、净水、配水流入到用水户水龙头的过程中,投入了物力、财力、人力,这时饮用水具有了商品属性,就变成了“商品水”,也就产生了水价和水费问题。通过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收取一定水费,既可以保障这项工程的可持续性,保障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安全,也有利于农民群众树立节约用水意识。
下面回答第二个问题。首先可以肯定地说,不会出现水价太高农民用不起水的情况,因为大部分工程项目建设资金是国家投入的,水价的收取主要是为了满足后期管理运维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广西农村自来水是不用缴纳水资源费的,而对于广西城镇自来水是按照地表水每立方米0.1元、地下水每立方米0.2元收取水资源费,减免的水资源费可以在一定程度降低农村供水成本。第二,农村供水实行公益化服务,我们后期运营维护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府将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对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给予补助。这些措施和政策,也有助于降低农村供水工程运维成本,减轻农村居民使用自来水的负担。第三,我们水行政主管部门也会加强监管,对违规定价行为进行严肃执法,确保各地严格根据工程运行、供水单位管理及用水户水费承受能力等因素科学核算成本,合理确定水价,避免虚高定价、违规定价。我们相信,通过落实上述举措,我市农村生活用水水价不会过高,广大农民群众能够用得起自来水。回答完毕。

贵港宣传记者:

  水源地水质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请介绍一下我市农村水源地安全保障有哪些具体举措?谢谢。

覃卓司: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将其作为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们通过以下措施保障农村水源地环境安全:一是科学划定水源地保护区,我市已完成708个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护范围划定工作,我市所有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均已划分保护区。二是开展水源地保护区的规范化建设,我市完成了55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标志牌设置工作以及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隔离防护工作。三是加强农村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日常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开展检查和排查,对发现的环境问题,根据《广西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对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管理的有关要求,我市坚持“问题导向、一源一策、属地负责、多方联动”的原则,印发了《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超标问题整改方案》,通过做好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保护区内轮伐期不足十年树种的退出,禁止在保护区范围内开展垂钓、游泳、烧烤等相关污染水源的活动等措施保护水源地环境安全。

贵港电台记者:

  达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贵港市最大的农村供水工程,目前这个工程运行管理情况怎么样?谢谢。

农伟峰:

  贵港市达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日供水能力为2万吨,近期设计供水人口16.8万人,远期供水人口20.1万人,是我市最大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也是广西少有的跨县级行政区域的规模以上农村集中连片供水工程。工程以达开水库水为工程水源,主要供水范围为达开水库灌区内庆丰镇、大圩镇、蒙圩镇、石龙镇、厚禄乡和白沙镇共47个行政村,项目总投资1.36亿元,建设有大型清水池1座、高位调节水池3座、净水系统2套、输水管网总长约208公里、配水管约1731公里。工程于2012年11月开工,2015年底开始对部分村屯进行试运行供水,2016年9月正式向外供水,2020年10月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通水验收。达开水库管理中心成立了贵港市达开供水服务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开展供水服务。向外供水以来,供水公司把“让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秉承“客户至上、质量第一、服务周到、诚实守信”的原则从水厂生产运行、管道维护、水质管理、水费收缴、咨询投诉服务评价等五大方面制定水厂运行管理绩效考核方案细则,确保供水服务措施落到实处,并开通“贵港市达开供水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供水服务信息,方便用户及时掌握突发停水、恢复供水、查询缴纳水费等信息。目前,项目设计范围内所有村屯已实现管网全覆盖并保持正常供水,同时还超额解决了输水管道途经的设计范围外村屯大部分群众的自来水问题,工程日供水量已达到13000 立方米,供水用户26578户,供水受益人口达29万人,超设计供水人口任务8万余人,工程效益显著。

贵港新闻网记者: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农村供水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何理解城乡供水一体化? 我市城乡供水一体化进展如何?谢谢。

曾健清:

  感谢您的提问。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狭义上的城乡供水一体化,主要是将供水管网由城市延伸、覆盖至乡镇,建立起一体化的城乡供水网络系统,基本实现城乡联网供水,达到城乡居民共享优质供水目的。广义上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是在狭义一体化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和延伸,即以县域为单位,统一规划、统筹建设以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和规模化供水工程为主、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为辅、分散式供水工程为补充的供水工程体系,实现全民覆盖、城乡共享优质供水服务的供水保障模式。
2021年,水利部发布了《全国“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提出“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供水统筹发展和规模化发展”“推进县级统一管理”。根据水利部的工作部署,我市稳步推进在以县为单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相关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港北区谋划了港北区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项目批复总投资5.664亿元,2023年10月已经获得1亿元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这个项目对现有6座水厂管网更新改造,更换管网563公里,其中,北潭水厂改接城市自来水管网改造(Ⅰ期)已完工,其它子项目正在做用地预审和土地报批;港南区规划开展全域城乡供水一体化,目前正在推进港南区瓦塘木格湛江桥圩片区连片集中供水工程、港南区农村饮水连片集中供水工程等2个工程建设,港南第一个集中供水工程总投资1.65亿元,已经于2021年1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7000万元。港南区第二个集中供水工程总投资8.23亿元,目前正在开展施工招投标工作,计划年底开工建设。覃塘区于2020年5月通过公开招标引进社会资本方(即广西国宏智鸿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全域城乡供排水一体化,计划新建和改建供水工程共229处,项目总投资12亿元,目前已完成16个村屯污水处理站建设,完成三渌、九凌、甘道、中塘等4座水厂厂区和管网改造的大部分工程量,220个村屯供水设备已完成安装88个。桂平市谋划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项目总投资13.07亿元,采用EOD方式(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已于2023年11月3日发布勘察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及委托运营(O&M)招标公告。

刘万艺:

  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领导的精彩回答,感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贵港市农村供水保障的后续进展情况。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采访。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