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近期,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启动单村水站改造提升行动,围绕“改造提升8828座单村水站、服务242万人”任务,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号令一发,省市县三级迅速行动,高标准推进。眼下,各地正热火朝天地投入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工程建设中,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浙江水利”微信公众号推出“单村水站提升时”专题,看各地在推进过程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第二期,我们来看松阳。
松阳县地处浙西南,面积 1401 平方公里,县域常住人口20.5万人,其中 16.7 万人已纳入城市水厂供水范围,城乡供水一体化率 81.5%。根据省委省政府对农村供水的决策部署,松阳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靶向和效果指向,三方面抓紧抓实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工作。
一
坚持问题导向,
全面梳理单村水站改造提升任务
东田源村程路后供水站
作为山区26县之一,松阳地理环境复杂、村落布局分散、财政资金紧张,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充满挑战。
面对部分农村水源不足的现状,松阳坚持问题导向,在原先农饮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成果的基础上,深耕“长藤结瓜”供水模式,持续做好“开源”文章。通过城市水厂管网延伸和稳定水源建设,2023年至2024年,计划新扩建溪沟堰坝 84 处、新改建水井 29 处、新建蓄水池32 处,新增保障人口1.2 万人,单村供水应急水源保障率从 56%提升到 100%,有效提升溪沟堰坝水源保障能力。
聚焦“部分农村水质不稳定”问题,当地采取增设砂滤池、沉沙池等措施,结合原水絮凝、助凝、膜处理工艺改进,解决暴雨天气部分水站水源浑浊问题,新改建沉沙池预处理设施55处,新安装净水设施108套,全方位、无死角提升单村水站净水工艺。
工作人员开展单村水站提升改造现场踏勘
当地还将原水处理方式改造提升列入计划:124座百人以上水站按进水流量自动调节消毒剂,118处采用缓稀释等简易消毒的水站,全部改造为成品次氯酸钠配备变频计量泵加药方式,提升消毒剂投加精准度,改善饮水口感。
二
坚持目标靶向,
全面推进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工作
今年7月,在接收到省政府任务后,松阳正式启动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工作。为了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松阳县政府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并制定“2023年12月底前实现全部开工建设,2024年12月底前全部完工投运”时间线,挂牌督战。
几个月以来,松阳紧紧围绕“提升农村供水水量保障水平”和“提升农村供水水质保障能力”两个核心目标,陆续开展全县237个单村供水点位现场勘察测量,完成了方案审查及印发工作、项目申请报告(报批稿)编制工作,并通过发改审批。目前已有202个点位陆续开工。
建设中的联溪供水站
农村水站三分建、七分管,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松阳以预案演练为切入点,持续抓好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同时通过数字化应用推进单村水站感知体系建设,搭建智能水务管理、自动监测预警、抗旱保供分析等应用模块,提高管理水平和运维效率。今年来,已开展业务培训3次, 完成24个单村水站感知体系建设。
三
坚持效果指向,
全力保障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实施
松阳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有限,如何破解资金难题?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工作启动以来,松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县长多次听取工作汇报,明确要求各部门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一是多方联动筹资金。通过财政资金“拨”一点,整合资源“凑”一点,申请银行“贷”一点,社会融资“引”一点,企业自身“筹”一点等多元方式,破解筹资难题:稳定水源建设通过上级补助资金、区域协调专项资金、地方债券解决;城市管网延伸主要通过企业自筹资金解决;单村水站改造提升以县乡村振兴服务集团公司为项目法人,通过全域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融资,有效破解资金难题。
二是部门合力强推进。自规局负责制订项目建设用地保障方案,通过建立“提前介入机制”,联合开展选址选线,简化用地预审,保障项目用地;水利部门协同项目业主县乡村振兴服务集团公司负责项目实施,绘制前期工作作战图,加快推进项目赋码、核准、初设报批、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工作,统一招标建库,加强施工、监理及管材、净水器等设备质量管控;乡镇及统管单位负责抓好具体项目的建设进度;县供电公司负责制定水站通电方案,实施民用电价计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