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桥水库是引滦入津工程的重要一环,也是天津市主要的饮用水源地,被誉为津门“大水缸”。今年是引滦入津工程通水40周年,40年来,于桥水库为天津人民的饮水用水立下了汗马功劳。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于桥水库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水质下降的情况,为了扭转水质下降的趋势,近十年来,于桥水库在一场“南迁北管”的协力中重新迎来了天蓝水清。
曾经的过度捕鱼、生活垃圾污染……
于桥水库在危机中求变
现任引滦工程于桥水库管理中心副主任的肖源鸿是蓟州区本地人,上世纪80年代,小时候的他经常和同伴在于桥水库清澈的水中游泳嬉戏,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他明显地感受到水质的劣化。
“当时一个很直观的认知就是于桥水库的水变浑浊了,垃圾也变多了。后来,在我具备了水文专业知识、进入到水库工作后,更具体了解到于桥水库出现了底泥淤积、富营养化、水体污染等多项问题。可以说,这些年来为了让于桥水库的水重新变清,我们做了非常多的努力。”肖源鸿说。
造成于桥水库水质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既有上游水域过度网箱养鱼的影响,也有于桥水库自身生态系统失衡的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于桥水库周边村落生活垃圾的排放——在未实施“南迁北管”政策之前,于桥水库周边鱼塘和鱼馆林立,这些业态虽然在旅游旺季吸引了不少游客,为水库周边居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随之而增的生活垃圾却屡屡超过水库的环境承载能力,给水库自净带来了极大压力。
此外,虽然“到水库旁吃鲜鱼”一度成为天津不少市民热谈的休闲方式,但从生态保护角度来说,粗放的、非统一管理的、有时甚至是过度的捕鱼活动,导致水库中滤食性鱼类(靠水中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的鱼类,有净化水质作用)减少,这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乃至藻类水华的爆发。
“2015年至2016年,于桥水库曾频繁爆发藻类水华,这既有上游调水及流域洪水汇入高营养负荷的影响,也与于桥水库本身滤食性鱼类保有量下降、自净能力不足有关。”肖源鸿说。
在这种背景下,“南迁北管”政策开始实施。简要来说,就是将于桥水库南岸的村子整体搬迁到城里,在原本南岸村落的位置植树还绿;在北岸的68个村建设专门管网,将所有的污水集中收集处置,并进行清除部分鱼池、调整种植结构等措施。
“2011年起,于桥水库南岸紧邻水面的44个村、3.2万人的搬迁工作启动,大致范围是从西边的新苏庄村到东边的金庄子村。这一搬迁工作是分批进行的,至2018年基本完成,前后共用了约8年时间。”天津蓟州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卜文利介绍道,“如今,于桥水库南岸累计拆除鱼馆100余家,清除鱼池2万余亩。南岸的水库移民迁居到了蓟州新城,该处距离蓟州区城区约3公里,水库移民在城区迎来了新生活。”
从忐忑不安的疑虑
到平稳开始的新生活
对曾经居住在于桥水库南岸的村民来说,“水库移民”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说熟悉,是因为于桥水库始建于1959年,从1960年到1979年,为建设于桥水库,库区前后进行了3次移民搬迁,共涉及移民迁建村145个、17781户、82174人。说陌生,则是因为2011年起的这第四次搬迁,是近四五十年以来的头一遭,很多村民只是从老一辈口中听说过以前水库移民的故事,却从未亲身经历。
“进城后没地种了,我以后干什么?”在蓟州区州河湾镇翠辛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学刚的记忆里,这曾是听到整体搬迁消息时,很多村民的真实反应。
翠辛庄村是一个曾坐落在于桥水库南岸、户籍人口约380人的村庄,如今,这个村子已经整体搬迁到位于州河湾镇的蓟州新城中。陈学刚作为村干部,讲述了自己眼中的水库移民搬迁经历。
“水库南岸整体搬迁的消息传出不久时,村民类似前面提到的困惑有很多。毕竟这不是单纯的搬家,而是从村到城的转变,更是谋生手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对很多原本‘靠水吃水’的打鱼户、鱼馆经营者来说,就更是如此。”陈学刚说。
蓟州区水务局水库移民科工作人员董聪表示,让水库重新变干净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减小水库移民的损失,让他们能在新环境开始新生活,特别是平稳地度过刚刚搬迁时的那段时光。
“首先要解决好的就是住房问题。对于库区群众,我们采用了宅基地换房的办法,库区百姓平均每户可置换安置房两套(一大一小),约170平方米。同时,还迁百姓还能享受到拆迁补偿金、土地流转金、养老金等补贴,这有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董聪说。
“让村民对新生活满意,归根结底还是要让大家看到日子在向好发展,这首先就要归功于国家的补助政策。”陈学刚说,“就拿还迁房来说吧,从平房到楼房,是居住环境的改善,也是邻里关系的重塑。以前村里因私搭乱建、占用公共用地造成的邻里口角不见了,邻里之间处得更和谐了。”
就业培训、人居环境、生活便利度……
这些惠民之处,水库移民看在眼里
俗话说“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除了还迁房和资金补偿,让村民重新开始新生活,提供新的谋生手段同样重要。曾经居住在水库南岸的村民多以打鱼、种地或开鱼馆招待往来客人为生,迁居到远离水库的城镇,这意味着很多人的谋生方式将发生改变。董聪表示,帮助水库移民寻找新的生产方式,始终是“南迁”工作的重点。
“针对‘南迁北管’政策中的水库移民,我们多年来组织了多次实用技术培训和岗位就业培训。其中,经过岗位就业培训的村民有不少通过后续的考试取得了相应就业资格证,开始了崭新的工作。”蓟州区水务局水库移民科工作人员董聪介绍道。
“相关部门也会留意将合适的岗位优先推荐给水库移民。据我所知,这些年来通过这种培训机制,很多于桥水库的水库移民找到了诸如月嫂、电工、挖掘机驾驶、养老护理等岗位的工作,在居住和就业两方面都开启了新生活。”董聪说。
从熟悉的水库村落搬到高楼林立的新建城镇,迁移距离虽不算太远,但却是生活环境从农村到城镇的转变——对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来说,“故土难离”的真正含义,绝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土地变迁,还有与之相应的生活方式。
“有些村里老人在村里用了多年旱厕,这一下终于用上了水厕;有的村民从来没体验过出门就是商店和菜市场、社区附近就有社区医院和幼儿园的日子;还有的村民对骑着电动车通勤、回家把车往小区内充电棚一放感到十分新鲜……这些细节在很多人看来虽不起眼,但对村民来说却是实打实的生活品质提升。”作为村干部,陈学刚对这些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这也就有了本文开头那一幕。水库移民于文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渔民,曾在于桥水库的水域内打鱼近20年。如今,他仍然偶尔在水库允许的捕鱼期时重操旧业,但几年下来,他显然已经习惯了在城区的新生活。
“要论居住环境,现在可是比以前强多啦。我家当时分得了两套房,我们两口子和父母各住一套,老父老母离我们更近了,照顾起来也比以前方便。此外,我的外孙女就在蓟州新城里的蓟州区第七幼儿园上学,我们接送和照顾都很方便。”于文奇表示,虽然作为水库移民经历了生活的种种改变,但如今的新生活让自己觉得很舒服、很便利。
10年前,于桥水库南岸村庄密布,鱼馆林立,水质污染明显;10年后的今天,水库南岸村民全部搬迁,村子原址复垦复绿,早已郁郁葱葱。
“南迁北管”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从2012年起,于桥水库水环境综合污染指数有了显著下降,如今的于桥水库,全年水质有近200天都保持着二类水以上。天津人的“大水缸”,又恢复了洁净。
一座城市水源地的保护,关乎饮水安全,更关乎民生。让保护水源这项工作有温度、有关怀,这些努力人们看得见、摸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