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茶陵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粗放用水向高效用水、过度使用向主动节约“三个转变”,全民节水意识不断增强,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2021年先后通过省和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验收。
一个体系 高位推进抓节水
茶陵县始终秉承“节约用水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理念,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科学高效的节水工作体系。
强化顶层设计。成立以县主要领导任组长,水利、财政等16个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形成政府主导、水利牵头、部门协助、公众参与的节水工作格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灌区、企业、学校等实地调研指导,定期组织召开部门协调会,调度推进节水护水工作。
强化规范引领。立足茶陵县情、水情,高标准谋划节水工作,出台《茶陵县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方案》《茶陵县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任务,规范标准,为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制度支撑。
强化监管措施。水利部门严格落实取水许可管理制度,建立取水许可台账,对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建设项目开展水资源论证。住建、水利等部门明确城镇非居民用水单位和用水户名录,对取用水大户下达年度计划用水量,对超计划用水的责令其重新开展水资源论证、办理取水许可。同时,对自来水用户实行阶梯水价,实现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全程监管。
两大举措 精准施策抓节水
2020年,茶陵县农业和工业用水量占比83%以上,是节水的重点方面。茶陵县聚焦两大重点领域,以水定需,精准施策,确保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实效。
大力实施农业节水增效。推动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投入1840万元,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高效节水灌溉改造,在水田主产区,示范推广田间沟渠防渗改造、排灌分离和浅湿灌溉;在旱作区,大力创办节水农业示范片区,推广节水农业综合技术;在蔬菜、果树等经济园艺作物区,推广“喷滴灌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提高了农业灌溉用水效率。
加快推进工业节水减排。树牢“减排就是节水”的意识,以节水型企业载体创建为抓手,加快推进高耗水行业和用水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抓好准入管理,严禁高耗水项目进园区,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水、高污染产业,2018年至今累计关停涉水企业407家。2022年全县万元GDP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为95.72立方米和5.3立方米,分别较2021年降低9.15%和79.5%,工业用水效率明显提高。
三个环节 系统发力抓节水
节约用水是一项综合性工程,茶陵县坚持系统思维,将节水要求落实到供水、输水、用水的全过程。
聚焦水源保护治理,优化水供给。从源头入手做好节水护水文章。全面落实河长制,定期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巡查,积极抓好农业污染、重金属污染等治理,推进水生态修复。
聚焦输水管网提质,减少水流失。针对城区供水管网陈旧老化、“跑冒滴漏”等突出问题,2020年7月启动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投入1.15亿元,分三年对城区供水管网进行提质升级,目前完成主管网改造9千米,完成洣水社区、虎塘社区等支管网改造19千米,户表改造2426户,有效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保障了城区居民的水质水压。
聚焦污水收集处理,促进水利用。统筹抓好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县城建成区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年处理污水达1387万吨。有序推进1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出水执行国家一级A标准,确保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回用水要求。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19年以来通过改厕32532户,建设小型人工湿地1377个,有效促进了污水资源化利用。
全民参与 凝聚合力抓节水
茶陵县注重调动社会各方节水积极性,真正让节约用水走进千家万户。
打造节水典型。按照“示范先行、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节水型单位、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小区等节水载体创建,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成功创建65家节水型公共单位、8家节水型企业、7个节水型小区,节水型公共机构单位建成率达到52%,强强陶瓷、茶陵一中被列入省级节水载体名单。
推广节水器具。积极开展节水器具推广活动,今年现场展示了1000余件节水器具,引导居民安装使用;结合节约型机关创建,督促企事业单位更换节水器具;对机关单位、企业、居民家庭等生活用水器具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用水器具的,责令限期整改或劝导更换,提高节水器具普及率。
造浓节水氛围。“线上+线下”结合,通过新媒体、“村村响”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节水宣传,每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举办大型宣传活动,推进节水知识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社区,营造了浓厚的节水氛围,让节约用水成为“全民共识”和“全民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