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难,我经历了25年。”他说,前进农场处于引黄灌区唐徕渠的末梢,用水困难。2021年,有8000亩地冬水没灌上,只好等着来年春天灌,可是2022年开春又是缺水严重……
宁夏农垦前进农场下决心推行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模式,累计投资1.07亿元,建设高效节水骨干蓄水工程和田间输水配套工程,将3.14万亩传统畦灌农田打造成“现代高效节水智慧灌区”。
在前进农场A区泵站,管理人员操作手机,发出信号对7100多亩饲草玉米基地进行检测管控。借助泵站自动化管理系统,辅助田间观测系统,可以检测出土壤湿度等信息,还能实现对植物的全自动灌溉。
李学军介绍,传统模式下5000亩土地至少需要70名工人管理,而“云端”控制后,只需要1位管理人员巡查即可。
记者眼前的前进农场万亩玉米地,玉米植株迎风摇曳。土地连绵开阔,一眼望不到边际。
“土地盐碱化”一直以来都是干旱地区普遍面临的问题,而前进农场的做法与同行不同。“其他农场都是用冬灌的方式把碱压下去,我们通过暗管排碱的方式处理土地盐碱化问题。通过田里面压暗管,把碱集中收集起来排出去,冬天就不用对土地再进行灌溉了。”李学军说,这样又省力又节水。
以灌域为单位,打破田块界限,统一规划地块,将原来50—60亩的小条田农沟、农渠、田埂平整后形成500—2000亩不等的大格田,田地面积扩大了4000亩。
“从小条变成大片,从一家一户变成了集中连片。”李学军感慨,借助自动化管理系统、暗管排碱、集中连片的现代农田建设模式,让前进农场达到亩均节水52%、节肥40%、增产10%,年节约灌溉取水量达到970万立方米以上。
在一增一减之间,我们看到了石嘴山市的用水“智慧”。
“615万元,成交!”今年4月,宁夏农垦前进农场与宁夏德泓太西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宁夏润阳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宁夏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水权网上完成交易,这是“十四五”期间宁夏首例农业用水权交易,前进农场分别卖出用水权指标450万立方米、150万立方米,交易年限为2年9个月。
一边,企业缺水,发展受限;另一边,农业用水方式粗放,想节水却缺资金。这是一些地方面临的用水矛盾。
“借‘市场之手’两手发力,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水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明晰政府与市场边界,提高水市场监管和服务能力,通过用水权市场化交易,盘活水资源存量,激活用水权市场。”石嘴山市水务局工作人员蔡丹说。
石嘴山市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协同发力,引导资源要素向高质量项目和企业流动。截至目前,石嘴山市已完成用水权交易39单,交易水权量1558万立方米,交易金额1725万元,其中2023年完成交易10单,交易水量652.29万立方米,交易金额723.831万元,2023年一季度征收水资源税960.76万元。
石嘴山市开源与节流并重,以农业用水权和工业用水权改革创新为突破,争取总体用水指标,并对企业进行用水量确权。推进计量设施现代化,加强用水检测管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十四五”期间,石嘴山市完成三县区357家年用水量在1万立方米以上工业企业确权,确权水量8187.47万立方米。
为了严格计划用水管理,石嘴山市加快建设水资源智慧管控和信息化管理平台,该项目获国家支持。
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石嘴山严守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红线,全方位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通过打造“现代高效节水智慧灌区”节出“用水权指标”,通过用水权市场化交易,以“用水智慧”蹚出了一条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