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小店区小店镇的2000多户居民,从今年9月起正式执行阶梯式水价,这在我省尚属首次。如今已经两个月过去了,这种新的计量方式是否达到了节水目的?11月14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小店镇。
用水量较之前下降60%
所谓阶梯式水价,就是将水价分为不同的阶梯,在不同的定额范围内,执行不同的价格。实行阶梯式水价,主要是减少用户水资源使用量。阶梯式水价可以设置多个阶梯,但一般以三个阶梯常见。此次小店区居民户用水定额分为三个层次,第一阶梯8立方米/户月以下,第二阶梯为8~12立方米/户月,第三阶梯12立方米/户月以上。
“实行阶梯式水价的核心就是节约用水。小店区阶梯式水价用水量的标准是参考周边的北京、天津等城市,并参考小店区的实际制定的,小店区一个月每人用水量在2吨左右。也就是说一个3口之家一个月的用水量一般会在8吨以下。所以,调整后的水价不会给居民增添多少费用支出。”小店区自来水公司的经理马利民告诉记者。
小店区是在去年提出申请的,太原市物价局批准从9月1日起实行,而为了让所有用户都知道这一政策,小店镇是从9月15日起执行的。那么,阶梯式水价是否管住了居民家中的水龙头?马利民经理桌子上的用水量统计表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实行前,小店区日供水量是4500吨,现在下降到了4000吨。文化局宿舍北二单元的户表改造用水对比表显示:去年10月份该单元用水量为36吨,今年同期降至16吨。“之前,一单元10户一表,每户分摊用水为6吨。现在最高用水量为5吨,大部分为2吨、3吨。实行阶梯式水价的用户总用水量较之前下降了60%。”马利民颇为得意地说。
伴随着阶梯式水价的实施,居民节约用水意识空前提高。十家有九家的用水方式发生了改变:马桶水箱里放一个水瓶,为的是减少水箱里的进水量;洗碗水冲厕所、洗衣水墩地成为每家的习惯。
“一户一表”使邻里关系更和谐了
走进小店镇区政府宿舍王经生家。女主人快人快语:“以前均摊水费1个月六七吨水,得交10多元;现在每月三四吨,最多不超过8元。水费少了,心里怨气也没了。”
王原忠,今年61岁,小店区粮食局原办公室主任。他告诉记者,他们宿舍区有224户,使用自备井时,1户1个月交费5元。去年关闭自备井后,由于管网年久失修,跑冒滴漏现象非常严重,大家对总分水表均摊意见很大。有的家里没人住,没用水自然不愿交水费,造成了收费难。于是,想出个法子,每家每户轮着收水费,但轮到家中只有1个老人的,老人也得楼上楼下,一趟趟地跑,有位住户曾跑了半年也没收齐半年前的水费。现在“一户一表”后,自来水公司每月14日、15日主动到小区收费。对大家来说,都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邻里矛盾也少了。
“以前由于多数单位与家属院相邻,而大多单位采取的水价政策是均摊原则,造成对部分用户的不公平,更造成了用水浪费的现象。同时,由于部分用户拖欠水费,甚至导致单位被迫停水。而‘一户一表’正缓解了用户和企业的矛盾,以及用户之间的矛盾。”小店区物价局副局长张金萍对记者说。
期待财政补贴到位
实行阶梯式水价的前提,必须是“一户一表”、水表出户。水表出户的改造费用一直是制约改造进展的主要原因。按照省建设厅与省物价局出台的相关文件,实行居民、企业和财政共同承担的原则,但此次小店镇用户的改造费用,则全部由企业和居民承担。据小店区自来水公司预算:小二楼改造费用每户需1560元;六层12户,每户的改造费用是1334元。实际上,小店镇居民每户出了450元,其余改造费用均由自来水公司承担。
“‘一户一表’改造后,收费容易了,用户用水量却下降了,企业效益也下降了。由于改造费用财政补贴这块儿不能到位,所以我们已从先前积极主动的姿态,变成了现在被动等待的姿态。用户以单元为单位写申请,我们就上门改造。”马利民有些无奈地说。“但有失必有得,此次我们以水价改革为契机,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开通了服务热线。推进‘一户一表’改造,使企业服务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马利民略感欣慰到。
说话间,正遇上石油公司的人前来交费。由于欠了4个月的水费,该公司和宿舍区已被停水4天。在感受到诸多不便后,他们提出了改造要求。“现在,我们正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其余5000多户将在2007年底前全部完成改造。”马利民满怀期待到。记者从小店区财政局了解到,明年该区财政资金将向公益性事业倾斜,计划对水表改造给予一定补贴。
太原市水务局一份报告表明,太原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3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2,远低于人均10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界线。这是继1984年完成第一次水资源评价后,太原市完成的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报告显示,时隔20年,太原市的水资源状况并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好转,反而日渐恶化。毋庸置疑,水价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阶梯式水价的推行,对节水的作用显而易见,是唤醒市民节水意识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如何通过阶梯式水价管住更多的水龙头?从小店区的试点情况来看,仅靠企业的力量尚显微薄,作为一项公益性的公共事业,需要加大政府补贴力度,把这一好方法更大范围地推而广之。
本报记者曹秀娟
编辑:董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