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水利设施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目前,市水务局主要承担农村供水保障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两方面工作。
对照新标准、新要求,我市农村供水保障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部分村庄仍存在管网老化漏损问题、小型供水工程水量水质保障水平偏低问题以及管理维护不到位等问题。
根据国家和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下一步,我市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将以水质提升为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推进管网提升改造。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优先解决老化漏损严重的村内管网,确保2024年前全部完成我市农村老旧管网改造。具备条件的,接入规模化供水工程。确实因为地形地势等原因不能纳入规模化供水的,不搞一刀切,坚持因地制宜,确保单村供水水质达标,24小时不间断供水。二是强化水质保障。开展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规模化供水工程全面配备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小型供水工程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市县两级卫健、生态环境、水务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工作体系,不断提升水质保障水平。2025年底,农村供水水质总体水平达到当地县域供水水质水平。三是健全工程管护机制。对农村供水工程实行城乡统筹,县级统管,各区县均成立县级供水公司或供水服务中心,对农村供水工程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维,达到降水损、降成本、降负担,提升运维效率、提升收费便捷度、提升用户满意度“三降三升”目的。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抓手,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根据村庄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聚集程度、生态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投资38亿元,共完成3075个行政村治理任务,全市行政村治理占比达到58%。
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的村庄,生活污水乱排乱放、污水横流、坑塘黑臭等现象基本消除,农村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升,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