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号,记者来阳新县木港镇塘畔村横岭组村民董大姐家中。正准备洗菜做饭的董大姐拧开水龙头,一股清泉汩汩流出。
董大姐告诉记者,塘畔村海拔600多米,过去村民要到十几里外的山下挑水吃,现在在家里就能喝到来自王英水库的干净自来水。
阳新县有“百湖之县”的美称,水资源丰富,坐拥王英水库、富水水库两座大容量水源地,但受地形和资金不足等因素限制,阳新人深陷“守着水,吃不上”的窘境。
“‘十一五’期间,阳新县供水是以小型水库和中型水库为水源地,气候变化、天一旱,就容易出现缺水情况。”阳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柯翔说,“进入‘十二五’后,城乡供水矛盾更加突出。2015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列为了政府十大民生工程。”
在阳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的墙上挂着一幅《阳新县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图》,柯翔告诉记者,城乡供水实行三步走战略,通过精准划分、协调发展、同步进行的模式,逐一打破城乡供水难题。
“第一步,将王英水库的水通过沿镇水厂输送到县城、兴国镇、城东新区和经济开发区,2020年已经完成,覆盖城乡人口30多万人。第二步,扩展周边十几个乡镇主管网升级改造,已经完成了5个,正在施工和动工的有4个。第三步与第二步同步进行,镇区主管网通水后,村级支管网同步建设,县委县政府专门编制了《阳新县城乡供水支管网建设报告》,投资15亿元来解决镇区到各个乡镇管网的提档升级。”
沿镇水厂是阳新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沿镇水厂以王英水库为水源地,2016年4月开工建设,2019年9月建成通水。如今,这座设计日供水量20万吨的现代化大型水厂,承担了阳新县城区和10个乡镇的供水重任,受益人口达53万人。柯翔自豪地称:“由劲牌公司捐资2亿余元建成的沿镇水厂,是阳新县城乡一体化供水发展的里程碑。”
得益于城乡一体化供水,一直吃富河水的阳新县军垦农场田家铺村的村民们今年5月迎来了“喝好水”的日子。“现在的水清亮得很,再也不用放漂白粉沉淀了。”吃上来自王英水库的好水,田家铺村的张大姐笑得合不拢嘴,“用起来心里舒服,之前吃富河的水,只要一下雨水,就是浑浊的。”
“过去的富河水,水质差。现在用了这个水,非常清澈,用得放心。”钟家湖社区村民盛富国逢人就夸政府办了件大好事,让2万军垦人即将挥别吃水难。“2万人,100%提档升级全覆盖。”
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资金不足是必过的难关。为此,阳新县创新融资方式,先后投入资金15亿元解决供水工程建设资金难题。阳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柯翔说:“县委政府有决心,老百姓有需求,银行有担任,共同助推了阳新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进程。”
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百姓支持,阳新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提档升级全面提速。
在城乡供水一体化军垦段施工现场,阳新县自来水公司负责人李名富正在指挥工人们抢抓时间铺设自来水管道。尽管这里地形复杂,施工难度较大,但为了早日让军垦百姓全都吃上放心水,李名富安排7个施工小组同时施工。
“大小管道总长度100多公里,地形地貌复杂,尤其是进农户家,机器进不去,就需要人工开挖。有的地方光石头就有7-8个立方,挖机需要2天时间才能清理完。”
阳新县自来水公司工程部工程师程佳男是木港镇城乡一体化管道项目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再过3个月,这条管道将完工通水。“能解决木港镇全镇的饮水问题,下一步还要延伸到枫林镇。”
为解决王英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不能覆盖的龙港、洋港、排市等镇区百姓用水问题,目前阳新县已规划以富水水库为水源,新建龙洋水厂来保障这三个乡镇20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阳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柯翔介绍说,龙洋水厂方案刚刚获批,融资完成后就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完工。“待龙洋水厂建成通水,整个阳新县将真正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全覆盖。”
建得成、用得起,还要管得好、长受益。阳新县还积极探索供水智慧化管理。在军垦农场一处城乡供水支管网点,柯翔指着新安装的新式电子表和监控仪器告诉记者,这些设备能将水质和水量信息自动及时地反馈到中控室。“我们的智慧化水务管理系统,各家各户用水信息在手机上都能直接显示。”
截止到目前,阳新县通过落细落实一系列饮水工程,全县集中供水率达100%,入户率达89%,实现了24小时城乡供水同网、同源、同质化,阳新80万农村居民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优质水,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
在解决了吃水难、用水难的困境后,阳新县将把农村供水保障工作作为“十四五”水安全规划的重点任务,围绕保障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优质水的目标,继续不断提高供水工程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