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8月15日在荷兰阿夫鲁戴克拦海大坝上拍摄的一处防波堤
从“围海造田”到“与水共处”,荷兰人已经认识到单一建设防洪工程的传统治水理念的局限性,未来会更多注重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荷兰人与水的关系正在实现从对抗到共处的转变。
文/《环球》杂志记者 王湘江(发自海牙)
编辑/胡艳芬
荷兰国土面积大约相当于两个半北京,26%的国土位于海平面以下,是闻名世界的“低地国家”。可以说,荷兰历史就是一部与水患斗智斗勇的抗争史。
在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面临巨大水患风险的当下,荷兰气候治理的经验或许能带来一些启发,让迁徙不再是气候变化下的唯一生存选择。
治水“四大法宝”
长期以来,荷兰人运用围、堵、排、填“四大法宝”,与水患展开不屈不挠的抗争,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
荷兰流传着这样一句玩笑话:“上帝创造了世界,但荷兰人创造了荷兰。”荷兰围海造田始于13世纪,至今已向大海拓展出约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国土面积的15%。经过数百年的治理,荷兰在全国各地建设了总长度超过3700公里的堤坝等防洪设施,保护着人民生活和生产安全。
然而,几个世纪以来,尽管堤坝不断加高、加长,荷兰却仍不时遭遇水患并付出惨痛代价。如今,荷兰60%的国土处于洪泛区,有半数人口生活在此,全国70%的国内生产总值也产生于此,水患仍然是悬在荷兰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痛定思痛,荷兰人近年来开始重新审视以单一防洪工程为主导的治水思路;转而强调与水共处的治理模式,注重生态系统保护;“退耕还海”“还地于河”已经成为荷兰公认的治水理念。
要理解荷兰长期奉行的传统治水理念及其近年来的转变,就不得不提及荷兰最为著名的两大水利工程,以及荷兰政府推行的“还地于河”计划。
两大水利工程:从传统治水到现代治水
荷兰地处一个冲积平原,由数千年来海洋与河流洪水泛滥留下的沉积物冲积而成。从地图上看,荷兰濒临北海的西北部和西南部国土显得支离破碎,如同被撕裂了一般,这两个地方在荷兰历史上屡遭洪涝灾害。上世纪,经过数十年建设,两地分别诞生了荷兰近代以来最大的两座水利工程——须德海拦海造地工程和三角洲工程。
荷兰之所以建设这两大水利工程,与其说是未雨绸缪,不如说是亡羊补牢。1916年1月,位于荷兰西北部的须德海堤坝被风暴潮冲垮,50多人丧生,大片农田被海水淹没。这次特大洪灾直接导致荷兰启动须德海工程,工程项目包括建设人工大坝、排水系统和土地围垦三大部分。1933年,高出海平面7.5米、宽90米、长32公里的阿夫鲁戴克拦海大坝建成,将须德海与北海之间的水道彻底截断。
在随后近50年时间里,荷兰人陆续建立了5个土地围垦区,依次筑起堤坝排出海水,将露出的海底逐步改造为农田,并通过引入河流和雨水,将其余部分变成了占地1100平方公里的淡水湖——艾瑟尔湖。须德海工程造地2000多平方公里,将原本隔海相望的北荷兰省和弗里斯兰省连接起来,荷兰的海岸线也因此减少300公里,大大减轻了遭受海水侵袭的威胁。
如果说须德海工程是反映荷兰以“拦海造田”为特色的传统治水理念的典范,那么历时44年完成的三角洲工程则是融合传统与现代治水理念的又一项工程奇迹。
与须德海工程相似,三角洲工程也发端于一场水灾。1953年冬天,一场风暴潮冲垮了荷兰西南部地区90多处堤坝,洪水夺走了1800多人的生命,7万多人无家可归,这也是荷兰有历史记载以来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水灾。
1958年,荷兰议会通过三角洲工程法案,正式启动这一规模浩大的历史性工程。工程主体部分包括5座防风暴潮坝、2座船闸和6座固定水坝,将原本被海水分割包围的西南部地区大大小小的岛屿和半岛连接在一起,把大海阻拦在外。三角洲工程将当地原本700公里的锯齿状海岸线缩短为约80公里的直线海岸线,缩减了防洪设施建设规模,也大大降低了洪水威胁。
在三角洲工程的诸多项目中,马仕朗防风暴潮坝颇为有名。它坐落于鹿特丹新航道的西端,由两座210米宽、22米高的可移动扇形浮动式闸门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可移动防风暴潮坝,可以抵御5米高的风暴潮。这座大坝平时由电脑全自动控制,必要时也可由人工手动干预,在正常情况下保持开启,确保航运畅通。在风暴潮来临时,两扇闸门可在两小时内充水、合拢并沉入水底,将航道关闭。
三角洲工程在为荷兰西南滨海地区提供安全屏障的同时,也优化了当地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和淡水供应。建在大坝上的水闸可以在丰水期将多余的河水排入大海,在枯水期关闭水闸,防止河水流出和海水倒灌,减少河水被海水侵蚀,有利于农业发展和饮用水供应。此外,这一工程建成后,原本被海水分割包围的大小岛屿和半岛连接在一起,交通大为改善。当地还建起了自然生态保护区和旅游休闲区,提升了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还地于河”:从单一手段到综合治理
长期以来,荷兰的水患不仅来自海洋,也来自包括欧洲第一大河莱茵河在内的大小河流。1993年12月,大量降雨和冰雪融水造成荷兰境内河流水位达到历史高位,马斯河洪水泛滥,淹没了林堡省8%的土地,约12000人被疏散。1995年1月,马斯河、莱茵河和瓦尔河水位暴涨,海尔德兰省的堤坝险些破防,造成当地25万人和100万头牲畜被迫撤离。这两次严重灾害给荷兰人敲响了警钟,让他们意识到传统治水理念的局限性。由此,全国性的“还地于河”计划应运而生。
“还地于河”的理念在荷兰最早提出是上世纪80年代。当时,出于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以及对加高堤坝这一传统手段局限性的反思,荷兰公众普遍接受了这个河流综合治理的新理念,也为荷兰政府后来将其纳入国家发展计划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备,荷兰政府2006年正式提出“还地于河”计划,总体思路是改变堤防加固的传统单一手段,通过防洪安全、空间拓展和生态保护等综合治理手段改善境内主要河流的流域空间质量。该计划耗资23亿欧元,涉及荷兰境内的莱茵河、马斯河、瓦尔河和艾瑟尔河,由30多个工程项目组成,其中大部分已于2018年底完成,全部计划预计于2022年完成。
在“还地于河”计划中,奈梅亨的退堤设计是代表性项目之一。莱茵河的主要支流之一——瓦尔河在流经奈梅亨市时急剧弯曲并变窄,不时导致市中心洪水泛滥。1993年和1995年的洪灾之后,奈梅亨市意识到,未来气候变化将造成更大的水患威胁,于是着手为瓦尔河拓展更多空间,同时保护附近的自然栖息地和建设旅游休闲区。2012年,奈梅亨市启动改造工程,将瓦尔河北岸堤坝向内陆移动350米,并新建一条宽150~200米、长3公里的平行辅助河道。该工程项目2016年竣工后,河水峰值水位可降低35厘米,高水位期间辅助河道可分流三分之一的水量。该项目还包括新建一座城市河流公园,为居民提供居住和娱乐休闲空间。
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由于河水水位升高、海洋风暴潮增多、海平面上升以及农业用地挤占水道等原因,荷兰面临的水患威胁进一步加剧。据荷兰政府气象部门预测,受气候变化影响,未来荷兰的降雨量将越来越多,荷兰海岸的海平面上升速度可能会比之前预测的快得多,到本世纪末甚至可能会升高2米。从“围海造田”到“与水共处”,荷兰人已经认识到单一建设防洪工程的传统治水理念的局限性,未来会更多注重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荷兰人与水的关系正在实现从对抗到共处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