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7日上午,深圳市2022年第一季度新开工项目集中启动暨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市长覃伟中出席活动并宣布开工。
据了解,本次集中启动的
新开工项目共245个,
总投资约2354.7亿元。
其中,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
纳入本次集中新开工的项目共9个,
包括产业项目4个、
房地产项目1个、
基础设施项目4个。
产业项目
1.华睿丰盛智慧电力产业园
●投资主体:深汕特别合作区华睿丰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项目位于鲘门镇,总建筑面积约7.4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2栋厂房、1栋宿舍及地下室等。
2.金旺达创新产业园
●投资主体:深圳市金旺达机电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项目位于鲘门镇,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产车间、综合楼、技术研发中心及配套附属设施等。
3.盛腾科技ALC项目
●投资主体:特区建工科工集团
●项目简介:项目位于鹅埠镇,总建筑面积约10.54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厂房、办公用房、设备房、堆场等。
4.盛腾科技B地块项目
●投资主体:特区建工科工集团
●项目简介:项目位于鹅埠镇,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员工宿舍、堆场等。
房地产项目
半山润府(二期)
●投资主体:深圳市润鹏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项目位于赤石镇,总建筑面积约13.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幼儿园、住宅、地下室及商铺等。
基础设施项目
1.深汕特别合作区28个内涝点整治工程
●投资主体: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
●项目简介:对鹅埠、小漠、鲘门三镇的28个内涝点进行整治。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清淤、新建挡洪墙、截洪沟、排洪沟、集水井及简易闸等。
2.深汕特别合作区水库用电工程
●投资主体: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
●项目简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10kV线路、安装变压器等。
3.下径水库至西部水厂供水工程
●投资主体: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
●项目简介:项目位于鹅埠镇,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个一体化预制泵站、约5.5千米DN800输水管线,及泵站厂区、管理房、进场道路、绿化及检修台阶等附属工程。
4.鹅埠片区污水管网整治工程
●投资主体: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
●项目简介:项目位于鹅埠镇,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管道清淤、断头管衔接、临时抽排设施、新建管道、截污纳管、河道清淤等。
(文/深汕特别合作区科创经服局图张柯、深圳特区报刘羽洁 深汕特别合作区发改财政局夏海鹏、深汕特别合作区融媒体中心)
深汕合作区2022年这样发力!
七大领域重点工作安排上了
2月10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召开全区2022年工作会议,总结回顾2021年工作,研究部署2022年工作。
区党工委书记王延奎在会上作《聚焦聚力 提质提效 以先行示范标准书写滨海新区、产业新城、田园都市建设新篇章》主题报告,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吴曲波主持会议。
智造深汕再出发,砥砺奋进创未来。报告强调,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深汕合作区“聚焦聚力 提质提效年”。全区上下必须把握方向、咬紧目标、找准路径,在真抓实干中开创“特别+合作”“田园+都市”“特区+老区”新局面,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的滨海新区、产业新城、田园都市,打造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范例和创新典范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对接深圳所需、竭尽深汕所能 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在刚过去的2021年,一组组数字的背后,映射出攻坚克难、大干快上的深汕速度、深汕效益、深汕质量,也见证了深汕合作区收获的喜事、办成的大事、破解的难事——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70.91亿元,同比增长17.8%;
规上工业增加值32.18亿元,同比增长24.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41亿元,同比增长8.0%;
固定资产投资166.13亿元,同比增长32.4%。
以“智造新城”建设为引擎 开创“特别+合作”“田园+都市”“特区+老区”新局面
报告明确: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83亿元,同比增长17%;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4亿元,同比增长14%;
固定资产投资207亿元,同比增长2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亿元,同比增长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亿元,同比增长8.9%。
提纲而众目张。
2022年工作如何谋篇布局?
深汕合作区
部署安排了七大领域重点工作:
一、聚焦党的建设,提升履职本领,加快完善全面过硬的党建引领体系
系统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落实新一轮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抓镇促村、强镇带村、强村带组”行动。
狠抓全区干部的思想融合、队伍融合和工作融合,加快破解镇改街道、社保医保等问题。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健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机制。
二、聚焦协同发展,提升比较优势,加快构建与深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保障体系
创新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综合试点改革,积极推进授权事项清单。
加快建设广汕高铁、深汕高铁等重大项目,研究推进深汕站站城一体化发展,加快深汕西高速改扩建(合作区段)项目建设,谋划推动深汕第二高速等项目,推进通港大道建设,加快运营小漠国际物流港,打造更多衔接深圳都市圈的便捷通道。
发挥平方公里级的土地空间优势,精准有效承接服务深圳产业转移,有序推动重点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具有深圳标准、彰显深汕特色的教育、医疗、住房三大品牌优势。
深入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全力提升审批实效,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
三、聚焦龙头带动,提升产业效能,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深汕智造城,优化提升深汕湾机器人集聚区建设,积极对接深圳“20+8”产业集群,加快建立六大产业体系。
推动汇创达、威珀等8个项目竣工投产,推动中央厨房、利民等8个项目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
全年签约储备符合产业导向的重大产业项目10个以上,力争引进1-2个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产业链重大项目。
力争实现签订土地征地协议1平方公里、实地移交土地1平方公里,加强水电气、道路、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聚焦民生短板,提升幸福成色,加快建立健全可持续的民生保障体系
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加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报批,出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办法,加强残疾人保障、社会救助等工作。
改造提升四镇办学条件,办好南外深汕西中心学校和深汕幼儿园,支持深圳中学高中园和深圳市第二中学(东校区)发展,加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落户。
改造四镇卫生院为社区医院,升级深汕门诊部为综合医院,加速北大深圳医院深汕医院建设,谋划新建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
新开工1200套保障住房,实现2000套保障住房供应,开展“房地一体”宅基地与集体建设用地登记发证。
持续打响红罗畲族“三月三”“深汕开渔节”“深汕渔歌”等文化品牌,完善镇村体育设施配置。
五、聚焦乡村振兴,提升三农质量,加快重构支撑乡村建设的政策体系
推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和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研学、乡村康养等“农业+”新业态。
全面开展美丽圩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五光十色”都市乡村示范带建设。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建设。
六、聚焦生态文明,提升环境品质,加快建立完善生态价值观体系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善生态文明统筹协调机制。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全面推行林长制。
统筹做好能耗“双控”和能源保供,聚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
聚焦城乡善治,提升治理能力,加快构建基层治理体系
谋划“城市大脑”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建成运营智慧深汕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健全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加强区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做好维稳、禁毒、反电诈等工作,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
七、大力弘扬“特区+老区”精神
推动“滨海新区”“产业新城”“田园都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有思想上的“破冰”,才会有行动上的“突围”;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实干开新局。
报告强调:
要顺应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面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高标准攻坚、实现高效能治理的新任务,全区上下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秉承特区改革创新基因,赓续老区红色血脉,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部署,立规矩、紧链条,转作风、求实效,雷厉风行、勇毅前行,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奋进的状态,提升我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加快推动“滨海新区”“产业新城”“田园都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报告强调:
● 要提升站位、放大格局,营造干事创业的强大气势,推动比亚迪汽车工业园落地、建设和达产,努力在与深圳一体化发展的这盘“大棋局”中,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实现深汕的价值。
● 要有想干能干、干成干好,扛起探索实践的责任担当,树立正确政绩观,用过硬的责任挺起担当,种好各自的“责任田”,“想到就要去做到”,不断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本领,把所学所得变成我们应对新时代新实践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
● 要有善于谋划、敢于攻坚,施展开发建设的聪明才智,处理好加快发展与依法依规,必须在遵循法律公平性和科学规律性基础上来创新实践,善于把城市规划发展建设和乡村发展建设规划有机衔接、相互贯通;要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要把放眼长远与立足当前统一起来,在理想和现实之中调整好自己的姿态,稳中求进,稳中加速,稳中加快,形成深汕发展的加速度;要处理好特别与合作的关系,加强各方面的合作,既要内部合作无间,又要向外寻求最大的理解、支持和帮助,画好我们区域协同发展的同心圆。
● 要洁身自好、守住忠诚,实现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等“关键少数”,也要为实干者鼓劲、为改革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
区党工委副书记谢海生传达《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2022年工作要点》内容。区党工委委员邓凌宣读了2021年度嘉奖令,区土地整备局、赤石镇政府和鹅埠镇政府三个单位获嘉奖表彰。区农业农村海洋渔业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汕管理局、区建筑工务署、小漠镇、深汕投控集团公司等5个单位负责人作表态发言。
区领导文维、蔡转弯、张志华、张志斌、高荣望,深汕法院院长时春蕾参加会议。
(信息内容: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刘淑芳)
补底板 强弱项 解难题 办大事
聚焦深汕特别合作区2021年工作七大亮点
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施工工地。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载入史册的一年,也是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2021年,深汕合作区在深学研——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
2021年,深汕合作区也在笃行——
抢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历史机遇,对接深圳所需,竭尽深汕所能,扎实推进“三大攻坚行动”,办成了几件大事,收获了一些喜事,破解了不少难事。
2021年,深汕合作区以数字彰显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70.91亿元,同比增长17.8%;规上工业增加值32.18亿元,同比增长2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41亿元,同比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166.13亿元,同比增长32.4%。
2021年,深汕合作区亮眼的成绩单也来之不易——
经受住了疫情和旱情的大战大考,“三大攻坚行动”全线突破、初战告捷、成效颇丰,防范化解了社会矛盾风险,群众获得感持续提升。
2月10日,深汕合作区召开2022年工作会议,总结2021年工作,部署今年重点工作安排。展望2022年,深汕合作区将奋力建设现代化的滨海新区、产业新城、田园都市,打造新时代先富帮后富、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范例和创新典范,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亮点1
基层党组织建设铸魂赋能
2021年,深汕合作区以提升战斗力为关键,锻造坚强堡垒。
表现在一些举措上:充分相信基层,赋予镇村更多权限,推动资源、资金向基层下沉,打通责任链条,加快区镇村三级干部融合,凝聚干事创业最大合力。
也表现在一些成果上:首次对四镇领导干部晋升职级,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38个村(社区)实现“一肩挑”,实施“铸魂赋能 砥砺再造”工程,530名基层干部参加教育培训,7个党群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亮点2
引进龙头项目夯实产业底盘
2021年,深汕合作区抓牢抓实产业龙头项目建设。
根据全市“20+8”产业集群布局,规划建设深汕智造城、深汕湾机器人集聚区先进制造园区,全面承接服务深圳产业转移。坚持龙头牵引建链,全方位对接引进比亚迪汽车产业园(深汕)项目落地,实现了引进制造业大项目的破局,为深汕合作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举办深汕智造城招商大会,签约15个重大项目,签约总金额约210亿元,预计产值约390亿元。
2021年,深汕合作区发力夯实产业底盘。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五个一”企业暖心行动,发挥财政、税收、金融导向激励作用,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已供地项目中37个已投产,56个在建,7个开展前期工作。
亮点3
统筹“三农”工作厚植优势
2021年,深汕合作区坚持把推动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
在农村工作方面,进行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制定《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实施方案》,选定鹅埠镇红罗村、上北村和赤石镇明热村、明溪村等4个行政村开展试点。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定鼓励和引导土地流转政策。探索以数字乡村为首期任务,会同腾讯公司完成初步方案编制,打造具有深圳标准、体现深圳数字产业优势的数字乡村品牌。
全面启动“五光十色”示范带规划建设。2021年,深汕合作区以“集中连片、基础较好、各具特色、具有辐射带动作用”为原则,规划建设5条特色鲜明、各具风格、三产深度融合、乡村风貌与都市品质兼容的“五光十色”都市乡村示范带,努力实现“五带示范、全域推进”。方案深化、节点深化及立项等前期工作进展迅速。同时还考察借鉴浙江、四川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推动深汕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让城市更像深圳、乡村更像浙江”的田园都市。
此外,出台实施乡村振兴攻坚行动方案,组织82名干部分村包干、挂点服务,选派31名干部驻镇帮镇扶村。还投入4.8亿元实施“村村通”自来水管网改造,村庄集中供水实现全覆盖。行政村道路硬化89.6公里,自然村道路硬化139.4公里,投入运营15条公交线路,行政村100%通客车。完成5G基站建设任务,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乡村5G全覆盖地区。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粮食种植面积达2.186万亩。
强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补短板,强弱项,围绕“美丽家园”“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廊道”“美丽工地”目标,成立工作专班,统筹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实行“镇村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建立清单台账,分解任务、责任到人,累计摸排收集问题地点数量1.58万个,已完成1.21万处问题点整治。安排4.19亿元资金,加紧补齐垃圾转运、污水处理、村道硬化、厕所革命方面的短板。将每月最后一个周六定为“村庄清洁日”,营造全民参与的村庄清洁氛围。
亮点4
联防联控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在过去一年里,深汕合作区从严从实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第一位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到位,认真落实省市交办的疫情防控任务,首次在全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至今累计完成五轮共检测56万余人次。
常态化开展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建立摸排台账,做到每日一排查、每日一汇总、每日一上报。
2021年,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4.7万剂次,累计核酸检测56万余人次,保持着“零疑似、零感染、零确诊”。
亮点5
交通一体化内畅外达
2021年,深汕合作区全力构建“四港五站”“五铁五高”“五横六纵”综合交通体系,以交通一体化助推区域发展一体化,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立。
在陆路交通方面,具体表现为:
广汕铁路合作区段实现100%交地,进入架梁全面施工阶段;深汕高铁市区段动工建设,深汕高铁站场站规模调整为5台13线,站场规模雏形初显;深汕西高速改扩建(深汕段)开工,深汕第二高速工程可行性研究修编完成。
在水路运输方面,具体表现为:
小漠国际物流港正式开港运营,口岸服务中心已制定建设方案。
亮点6
对标深圳加快公共服务配套
2021年,深汕合作区积极引进优质资源,按照深圳标准加强民生配套建设,打造“低成本、高品质”的宜居宜业之城。
教育方面,南外深汕幼儿园投入使用,南外深汕西中心学校新增11个班级476名学生。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东校区)正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对接深圳中学承办深汕高中园,正加快推进建设。筹集3000万资金,成立深汕合作区首家公益组织——深汕教育基金会。
住房方面,推进深耕村、海逸村一期等保障住房建设,超额完成市下达的5171套公共住房开工建设任务。实现商品房销售1891套。
医疗方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汕门诊部13个科室平稳运营,全区第一个三级标准的综合医院——深汕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汕医院)正加快建设。四镇卫生院加大投入,整体提升。
亮点7
土地整备开创“深汕加速度”
在过去的一年里,深汕合作区以打造“平方公里级”高品质产业空间为目标,大力推进连片土地整备。2021年多项实措,收获颇丰:
完成征地协议签订面积5.19平方公里、同比增长124%,完成实地移交4.07平方公里、同比增长382%,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完成了比亚迪汽车工业园、广汕铁路深汕段、深汕西高速改扩建等重大项目的土地整备,攻克金龙汇宾馆、三角山狗场等多年未解决的“硬骨头”,实现班鱼湖村整村搬迁,仅用35天完成比亚迪深汕项目一期A地块40万平方米土地整备,创造了“深汕加速度”。
2021年,深汕合作区创新土地收储模式:出台了土地整备工作议事规则,下放工作职权,抽调干部挂点,构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1+4+N”组织架构(“1”即成立区土地整备攻坚行动分指挥部;“4”即4镇成立土地整备攻坚行动组,“N”即各包干处级干部),形成了“四镇领衔攻坚、小组揭榜挂帅、部门同频共振”的攻坚格局。
同时,完善土地整备相关领域政策制度的衔接配套,出台了《重大项目土地整备补偿安置方案》《留用地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强化被征拆群体利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