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新余市创新投融资和运营管理机制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17  来源:新余改革  浏览次数:847
 编者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改革决策部署,从实际出发、从具体问题入手,先行先试,敢闯敢试,探索形成了一批经实践检验、有典型意义、可学习借鉴和复制推广的改革案例。“ 新余改革”现推出系列改革案例,供大家学习交流。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是一个事关农民身体健康的重大民生问题。2017年以来,新余市坚持“城乡统筹、资源整合、规模发展、专业运营”的总体思路,创新投融资和运营管理机制,建立“同网、同价、同质、直供到户”的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目前全市1275个50户以上自然村和612个50户以下自然村的40多万名农村群众喝上了与城区一样的自来水,实现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3.80%,基本完成了城乡一体化水厂及管网延伸工程建设计划任务;对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覆盖范围以外的农村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一县三区在今年11月中旬均已签订“三全”管护服务协议,委托供水企业进行专业管护、提供技术指导和应急保障等服务,并试点建设了农村直饮水站。城乡供水一体化不仅让村民喝上了放心水,更为重要的是家家户户可以使用水冲式厕所、热水器、净水器、洗衣机,改变了农民千百年来传统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党建引领,打破行政区划共绘一幅甘泉图

锚定目标,凝聚共识。新余市委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将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打破县域行政区划限制,合理划分建网、供水分区,采用区域间城乡联网供水模式,全市一张蓝图统筹,以城带乡,全域覆盖,彻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隐患。项目实施之初,针对社会质疑甚至反对声音,特别是农村供水经济效益不高,合作方担心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收益回报慢等问题,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民至上,围绕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目标,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初步实施方案。为使方案更加科学合理,5次征求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意见,召开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征求社会意见会议,取得98%的与会人员同意。同时,向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市政协主席会议作专题汇报,取得了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赞同与支持, 凝聚了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共识。

统筹规划,精准推进。在规划上,根据《新余市农村自来水工程规划》,制定《新余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实施方案》,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编成一张网,分为二个项目区、八个供水分区。通过“一延二改三新建”的方式, 将主城区自来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对已有的千吨万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进行改建,在部分供水分区新建水厂、加压站。目前,全市已新建或改扩建水厂10个,供水加压站43个。在工程建设步骤上,按照先城郊农村、重点乡镇、重点行政村,后偏远分散用户“3 + 1”的实施步骤,推进工程设施建设和供水管网改造。同时以新宜吉跨行政区试验区建设为契机,逐步将城乡供水一体化向周边县(区)2公里范围内有建设意愿的乡村延伸。

组织统领,示范带头。以创建“共产党员示范市”为统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和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做好结合文章、打好“组合拳”,带动全市广大群众投身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实践。市委常委每人挂点联系一个乡镇,指导乡村振兴和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市直有关部门党委(党组)充分发挥行业部门职能,按照责任分工,及时调度、统筹协调,实时解决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推进中的问题和困难。各县(区)对本地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负总责,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做好现有供水工程资产处置、建设用地征用等工作。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部建立临时党支部,为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提供组织保障。各乡镇(街道)党委当好一线总指挥,摸清底数、掌握动态,做好施工环境协调,积极化解推进中遇到的矛盾。各村党组织积极向农民群众宣讲项目意义,动员群众主动参与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创新模式,凝聚政企合力共建一张供水网

“借米下锅”筹措建设资金。据测算,新余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总投资达12.76亿元,完全由财政承担不现实,让农民摊派也不合理,最佳途径是“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花未来的钱办今天的事”。新余市按照这一工作思路, 通过与民营企业中国水务集团沟通洽谈,按照企业出大头、政府出小头、群众享其成的原则,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工程建设资金由政府和供水企业分担,政府出资30%,供水企业出资70%。项目建设中,由供水企业先行垫付项目建设所需全部资金,政府承担的建设资金从项目开工时起算,五年内分期到位。政府投资主要用于管材与设备采购,实行公开招投标,企业投资主要用于水厂、加压站与进村入户工程建设。

“借鸡生蛋”创新建管模式。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实行“责任主体在政府、建管主体在企业、筹资渠道在市场”的建管模式。具体实施中,供水区域的工程设施、管网改造等建设由供水企业负责完成,并采用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对项目建设的质量、安全、进度、投资管理负总责。政府负责年度投资计划、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监督、工程验收、审计工程竣工决算等工作。工程建设占地征用与青苗补偿、施工环境协调等工作由当地政府负责,其中青苗补偿、征地拆迁费等作为政府的出资投入。城乡供水一体化建成后,统一管理运营,农村居民在用水、缴费、维修、投诉等服务权益方面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借梯登高”开展水体整治。为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把好事办好,新余市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开展水环境专项整治“保家行动”,从源头上保护一汪清水。投入13.6亿元实施59项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备用水源,2626座山塘水库全部实现人放天养,7267家畜禽养殖场全部实现关停、搬迁或生态化改造,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全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91.8%。投资8000万元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是全省第二个建有备用水源的设区市。同时,将城乡供水一体化与厕所革命同步推进,截至2019年底,全市已建设农村公厕 3693座,实现每个自然村都有一座水冲式无害化公厕,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攻坚克难,实现城乡全域共饮一壶小康水

挂图作战,确保建设进度。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涉及全域、点多面广,时间紧、任务重,提高管理效能是保证项目进度的重要一环。项目部将项目总体布置、工程任务、组织机构、进度计划等全部“上墙”,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44个施工队发扬“5 + 2”“白+黑”的精神,加大施工机械和人员投入,克服各种困难全力组织施工。建立每周例会制度,开通微信工作群,及时归拢情况、收集意见、协调问题、有序推进。强化督促考核,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对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跟踪、全方位考核。对工作组织得力、成效显著的县(区)或部门及时通报表扬,对推进不力、进度缓慢、质量不达标等问题进行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

通力合作,确保运营可持续。一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土地使用指标在使用存量(增量)建设用地内予以优先安排,水厂、加压泵站建设用地,按有关用地政策执行,在税收、电价方面根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关规定执行优惠政策。同时出台系列保障供水效益的政策,依法关停覆盖范围内政府、企事业单位或经营业主的自备水源。另一方面给予资产支持。政府移交和投入所形成的资产由供水企业有偿使用,有偿使用起始年为项目正式开始建设后第六年,当供水 企业正常经营无盈利时,每年的有偿使用费按1元计算;当供水企业正常经营有盈利时,有偿使用费按政府的资产占供水设施总资产比率乘以当年供水企业净利润计算。

因地制宜,确保喝上放心水。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不仅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项目启动之初,利用大 型户外广告、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平台、宣传车、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城乡一体化供水的重大意 义、优惠政策,为供水工程进村入户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项目推进中不搞“一刀切”,对有些村庄安饮工程完善、水质检测达标的,不搞重复建设,尊重群众意愿,允许暂不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只预留接口以备将来不时之需。在费用上尽量为群众减负,农民除了开户费,不承担任何建设费用,开户费仅为600元/户(含智能水表费500元),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五保户和低保户实施减半收费政策,累计为农民节省开支上亿元。针对不少农户安装入户管道不便的问题,采取统一采购材料、统一施工队伍、统一安装时间的措施,确保农户按时通上自来水,实现了民得实惠、党得民心。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