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桥,管网漏水了,快去看看。”
“张桥,电脑坏了,帮忙修一下。”
“张桥,淋浴间的水龙头漏水了。”
张桥是佳县供水公司运营服务科维修班班长,有着一张四方脸庞,由于工作3年经常在外工作,他皮肤被晒得黝黑黝黑的,身上的衣服时常破着洞。“他今年才30岁!”张桥的同事们意味深长的说。
“生命线”的“守护者”
2021年2月15日,榆佳经开区武警中队反映其单位停水,值班的张桥听到消息后立即带领维修班赶赴现场,排查发现景观大道中段生活供水直径315mm聚乙烯管管道爆管。在张桥的带领下,维修班第一时间制定抢修方案,开展抢修工作,抢修现场测量、切管、抛光、熔接等工作有序开展。他们顶着寒冷,默契配合,经历9个小时完成抢修工作。
佳县供水公司承担着榆佳经开区20余家企业、2000多人的供水工作。作为维修班,承担着水源井、泵站、净水厂及64公里输供水管网的抢修、维修、保养的工作。从2019年至今,维修班先后完成抢修20余次,用实际行动守护了榆佳经开区的供水“生命线”,诠释了新时代水务人的责任与担当。
爱岗敬业的“师父”
张桥虽年龄不大,却有着7年的维修工作经历。2021年公司开展“师带徒”活动时,张桥和王贝贝、康小强结成师徒关系。张桥将其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深厚的技术功底,毫无保留地传授于徒弟王贝贝和康小强,同时他时刻以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徒弟们树立榜样。
维修班是公司的“110”,“哪里设备出问题,我们就在哪里。”这是张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三更半夜,只要接到电话,必须第一时间赶往故障现场排除事故。
6月11日晚上11点,中控室报告行车故障,张桥接到电话后,立即带着徒弟们赶到故障现场,对行车进行全方位检查,发现钢丝绳已处于断裂边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随后,张桥详细地向徒弟们讲述了钢丝绳更换注意事项,耐心地指导徒弟们进行隐患排除。
在工作中,张桥总是以身作则,在真操实练中教徒弟,在言传身教中带新人。他还时常对徒弟们讲,维修、抢修工作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做好防护工作,其次要掌握一些核心技术,想要提高技能就必须多动脑、多动手、多处理故障、多总结经验。
战疫中的平凡英雄
2020年初春,新冠疫情席卷而来,面对公司的防控工作严峻形势,让连续12天奋战在工作岗位中的张桥等14名职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危急时刻,他们自愿放弃休假,向公司写下请愿书,郑重的按下红手印。
在工作岗位坚守的28天中,张桥等14名职工恪尽职守,克服人员紧缺、工作任务重等困难,采用“五加二”的工作模式,24小时坚守岗位,全力保障了榆佳经开区供水的稳定性。
张桥他们虽不是抗疫中的“逆行者”白衣天使,也不是抗疫一线的人民警察,但他们坚守着工作岗位,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行,为打赢疫情防控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公司先后被评为“2020年度疫情防控工作先进单位”和“2020年度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单位”。
工作中的“全能手”
2020年4月,根据集团信息化建设要求,公司决定进行视频会议室改造。张桥听到消息后义无反顾地说:“我会!不用请专人来弄。”张桥叫上了李银银和常康康,带上工具,开始了会议室改造工作。
由于单间办公室面积较小,需将相邻的两间办公室打通,张桥抡着大锤砸墙,李银银举着电锤扣缝,常康康拿着角磨机割钢筋,所有工作配合默契,不一会儿墙体就被拆除。张桥爬上脚手架拿着刮板,将残留的灰尘污渍处理干净,用石膏将凹凸不平的墙面填充起来,最后用腻子一遍、两遍、三遍地做着收尾工作,使凹凸不平墙面变得平整光滑。李银银调侃道:“没想到咱班长还是个全能人才,啥事都难不倒他啊!”
接下来就是辗转腾挪,边清理卫生边腾出空间铺地板,最后收尾工作时,三人拿着小铲刀一点点地铲掉地板上留下的小泥浆,一次,两次,三次……手已经起了小泡,身上也都被腻子、水泥弄得脏兮兮的。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无论是管网抢修,还是阀门、水泵、电机维修,再或者是同事的琐碎小事,张桥始终努力地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发自己的光。“决定我们一生的,有时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目光决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却永远因为目光而不同。关键是,即使我们处于一个确定的位置,目光却仍然可以投往任何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