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让群众吃上“明白水、安全水、放心水” 打造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管理“济宁样板”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1-05  来源:中国山东网  浏览次数:567
 12月30日讯 (记者 胡高彤) 12月30日上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建设重点水利工程 保安全促发展惠民生”新闻发布会。会上详细介绍了济宁市城乡供水一体化有关工作情况。

记者了解到,为彻底解决农村饮水问题,从2018年开始,济宁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部署启动了三年行动规划,通过高起点规划、高层次推动,市县共同努力,有效破解了资金瓶颈,探索出了市、县“一个部门主管+一个公司运营”的建管新模式,在全省打造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管理的“济宁样板”,2019年全省农村饮水安全现场会在济宁市召开,城乡供水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经验做法被省水利厅推广,嘉祥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做法入选全国首批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坚持高起点规划 科学引领工程建设

确立城乡供水“12345”的工作布局,即:围绕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一个”核心,推进一个部门主管和一个公司运营“两大”改革,建设水源置换、规模化水厂、信息化“三大”支撑,达到企业化、专业化、规范化、智能化“四化”要求,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五同”目标。规划总投资46.4亿元、实施城乡供水工程79项。通过置换水源、新建改造水厂、管网延伸、单村改造提升等工程建设,到2020年全市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以上,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率达到80%以上,最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目标。

坚持高层次推动 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明确提出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要亲自部署、一线推进,把城乡供水一体化作为“书记工程”“一把手”工程。市、县两级成立了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建立了由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直接负责、水务部门牵头推进的工作机制,实行挂图作战,推行主管部门周调度、政府月通报、第三方年评估制度,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启动跟踪督查机制,针对发现的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实行“红黄蓝”三色动态考核机制,对进度慢的县(市、区)及时进行约谈,有力推动了工作开展。

坚持高标准建设 供水指标提升明显

立足济宁市资源性、水质性缺水的实际,突出规模化、摒弃小散乱,因地制宜着力推进水源置换、规模化水厂、信息化工程“三大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新建水厂42 处,完成改扩建水厂25处、实施城区管网延伸工程8处,涉及受益村庄5302个、受益人口503.6万人,完成投资46.4亿元,彻底消除了未通水村庄,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较2018年提升8.3%;单村供水工程大幅度压减,由1642个村减少至300个,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率达到94.9%,比2018年提升46.5%;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规定42项常规指标,(预计)农村水质合格率达84.9%,比2018年提升24.9%。同时,全面完成农村饮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509个省定贫困村通水任务,解决80642户贫困群众165542人饮水安全问题。

坚持高质量管理 确保工程良性运行

积极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城乡供水、排水、节水等涉水事务统一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多龙管水治水局面。同时,为提升农村供水运行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建立了县(市、区)一家企业运营管理新模式,14个县市区均与专业供水运营公司签订了运营管理协议,全面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个公司运营。充分发挥水利服务热线作用,及时接受群众举报、咨询和监督,第一时间维护抢修出现故障的供水设施,提高服务水平,保障供水安全。推广使用智能水表,加大“按表精准计量、水费应收尽收”管理力度。开通微信公众号,通过手机缴费购水、查看用水信息、申请停用水,让群众吃上“明白水、安全水、放心水”。截至目前,全市水费收缴率达到94%,较2019年提升21.7%。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