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胶州上合示范区洛河路给水管网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一片忙碌景象。工地上发出轰鸣的机器声,挖掘机不停地挥舞着“大爪子”挖掘着管道,雾炮机在进行除尘作业,工人们正紧张地忙碌着,工地上一片繁忙。据了解,上合示范区用水量逐年递增,为确保区域内经济发展和居民用水,供水管网不断完善。

(上合示范区内供水工程施工现场 )
随着上合示范区的发展及建设,区域内道路逐渐完善,形成了5横(辽河路、黄河路、长江路、湘江路、赣江路)4纵(尚德大道、创新大道、交大大道、和谐大道)1环绕(生态大道)为主的道路网。为保证上合示范区内供水,胶州市依托现状道路,对示范区供水管网进行新建。据悉,目前,胶州市城市供水水厂有三座,分别是前韩水厂、棘洪滩水厂、车家河水厂,因水源和输水管道受限,三座水厂日供水能力约13.5万立方米。根据水量预测,2025年胶州市城区(不含上合示范区)日用水量将达到18.6万立方米,2030年每日将达到25.6万立方米,届时现有水厂将无法满足城市供水需求。经过多年发展,上合示范区用水量逐年递增,2013年至2018年,用水量年平均增长率约30%,随着上合示范区的确立、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启用以及青岛大学新校区建设等为胶州市带来了的发展机遇,上合示范区用水量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提高。根据《规划》,远期上合示范区日用水量将达到19.9万立方米,根据公司掌握的数据预测,上合示范区及周边2030年日供水量将达到10万立方米。
目前,上合示范区由海尔大道直径600毫米管道向区域内供水,其水源来自胶州城区,因水量不足、距离较远,供水高峰时期上合示范区南部区域多次出现水量和水压不足的情况。随着胶州城区用水量增长,难以保证上合示范区内有充足水量供应,为确保上合示范区区域内经济发展和居民用水,结合胶州市水量预测和现实情况,公司规划在上合示范区附近建设一座规模为日供水10万立方米的“上合智慧水厂”(即中心水厂),原水来自黄水东调水源和棘洪滩水库,需建设用地100亩。水厂以国内外同级别先进水厂为目标导向,实现出厂水达到直饮水标准,最大限度提升供水品质,目前,“上合智慧水厂”选址工作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