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代表提案:设立全国"节水日"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3-15  浏览次数:531
案由:关于设立全国“节水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提案

???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建设部研究办理

??? 提案人:姚守拙

??? 内容:

??? 在上一届全国政协大会上,我们曾提出设立节水日的提案。基于以下依据和理由。现在,再次提出这一建议:

??? 1.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需要持续不断地加大对有关国情和节水意义、节水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的力度、深度和广度。

???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北方地区人均只有99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8。另一方面,我国在污水处理、排放的控制等方面还处于较低水平,水资源污染严重,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目前,全国每年缺水近400亿立方米,660多座城市中大约有400多座城市缺水;耕地每年因旱减产粮食280多亿公斤;城市、工业年缺水近60亿立方米。而对于这一严峻的形势,我国相当多的群众甚至包括一些公务人员并不知情,甚至还有不少人错误地认为我国水资源是充足的,节水的问题对我国并不紧迫,不少公民缺乏应有的危机感和应有的节水意识。这是造成一些人在生产生活领域不节约用水,对浪费水资源的问题熟视无睹,不能形成自觉抵制浪费和污染水资源等现象的良好社会风气和监督机制的重要思想根源。解决的重要途径是持续不断地加大对用水主体、特别是广大公民这方面国情、意义和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建立节水宣传教育及相关知识普及的长效机制。

??? 2.建设节水型社会,落实节水政策和措施,需要全民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性举措,其经济和社会意义绝不亚于长江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在我国,水资源短缺与严重浪费现象长期并存,反映出我国传统的以工程建设为主的治水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2005年5月下旬,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这是我国第一个涵盖了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节水技术的政策性文件。《大纲》提出了通过节水技术政策的实施力争实现的目标:到2010年实现工业取水量“微增长”,农业用水量“零增长”,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逐步下降。因此,《大纲》从编制的思路上充分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指导思想。而要使《大纲》落到实处,必须发动各级各部门,全社会各方力量,特别是全体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与水资源短缺的现实相比,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存在严重的结构型、生产型和消费型浪费,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巨大。例如2004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406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0.5,发达国家为0.7~0.8。如果加大对节水政策和相关技术的宣传和普及,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承担节水义务,使节水措施落实到每一步用水环节,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和每一位公民身上,节水的效率将极大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各项措施也才能有效落到实处。

??? 3.设立我国节水日,是加大对节水意义、法律政策、节水技术知识等宣传和普及力度的最好形式之一。它也可以在全世界树立榜样,进一步体现我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方针上所作的积极努力,表明我国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的坚强决心。

??? 为此,建议在每年八月的第一个工作日为全国“节水日”。在节水日,组织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宣传节水意义、开展各种形式的节水活动,学习节水法律政策,传授和普及科学节水知识与相关技术,增强全民的节水忧患意识和节水责任感,发动群众参与节水活动使节水意识深入人心、节水知识和技术更加普及,全民节水的社会氛围真正形成,真正建立起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从而推进节水法律和政策的全面落实和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步伐。
(中国经济网 人民网)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