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消息 12月10日,报道了海阳市朱吴镇杨格庄村因部分村民拒交电费,村中连续4个月停水的事情。一位姓华的市民看后给记者打来电话称,他的老家、海阳市徐家店镇华家庄村也上演了相同一幕:村里的自来水停了两个多月了,村民只好挑水吃。天寒路滑,华先生很为老家的父母担心。
昨日,记者与华家庄村书记华正发取得了联系。华书记告诉记者,原先,村民每人每月交1元钱,村里雇人管理自来水。后来,村委换了个自来水管理员,水费涨到每人每月1.5元。村民不愿交。钱收不上来,自来水也就停了摆。村民吃水只好用小车推、用扁担挑。雪天路滑,看到一些老人颤颤巍巍地去挑水,真叫人捏一把汗。因无法联系到村委主任华富裕,记者辗转拨通了村委会计华凌建家的电话。华会计证实了华书记的说法。
记者转而就此事采访了烟台市农水科技科的郭科长。郭科长认为,发生在海阳的这两起村庄停水事件颇具典型意味,它实际上是反映了村民的自治能力。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没有实现计量收费。他说,农村水务可以实行承包式管理,但前提是保证按成本收费,包括动力费(即电费)、管理人员工资、工程折旧费和管理费。但在现实中,收的只是前两项,后两项费用很难收取。他建议说,要解决收费难这一问题,必须安装水表,而且要将水表集中安装在户外,以便于管理人员查表收费。另外,水是商品而非福利,使用需要付费,村民也必须树立这一观念。
〖新闻链接〗
这两村的自来水工程都是2000年之前修建的。2000年至2004年4年间,烟台市实施“饮水解困”工程,共解决了317个村20万人的饮水困难。从2005年起,又开始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预计到2007年,将使2258个村、157万人吃上自来水,全市90%以上的村庄通自来水。目前,水利部门提倡农村建设集中连片的供水工程,实行规范的公司化运作,并最终使城乡水网连接起来,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