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通道: 为民务实解难题,饮水安全见成效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5  来源:湖南省水利厅  浏览次数:38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答卷人的通道县水利局积极开展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作,抓好问题整改,真正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成效明显。


 

 

“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通道侗族自治县累计投入工程建设资金8082.55万元,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98处,其中集镇供水工程10处,单村供水工程588处,解决20.5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至2015年年底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比率达100%,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工程建设任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饮用水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对水量、水质、水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全县已建成的饮水安全工程提出了新的考验:一是建后管护体系不健全,缺乏维护资金,管护制度难落实。管护制度流于形式,水管破损漏水无人及时维修,而经常发生断水、停水现象,水源、水池、管网常年未按时进行排污、清洗,严重影响水质水量安全。二是水质浑浊较为普遍,难以满足生活的需要。由于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处理设施较为简易,泥沙沉淀过滤能力有限,特别是2015年以前兴建的供水工程,因水质处理过于简单,工程管护制度不全,水源水池未按时排污清洗,水质浑浊较为普遍,水质难以达到群众直饮的预期,难以达到群众任意使用水量要求,导致群众满意度很难达到100%。三是季节性缺水较为突出。该县大多数供水工程水源采用山泉水或地表溪水,水量随季节性变化大,部分村组居住位置高,可选择的供水水源极为有限,甚至无任何替代和补充水源,加之大多数供水工程未按量计取水费,用水浪费严重,部分供水工程枯水季节或遇到干旱天气水量出现供水量不足的情况。四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损坏较多,水源保护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因公路建设、风电建设、林道开挖导致供水系统管网损坏,导致水质浑浊也经常发生。当期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工作仍处空白期,因挖矿、养殖等生产建设对水源污染、破坏较为突出,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和污染,水质浑浊、发臭无法继续使用。


 

 

   农村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底线任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为满足群众对自来水普及率、水压、水量等日益增长用水需求,切实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力保障全县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自2016年起,通道县水利局全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巩固提升项目,出台一系列为民务实举措,解饮水安全之难,帮人民群众之困.


 

 

   一是公开透明监管。设立工程建设公示牌,对项目建设规模、内容、资金、管材品牌等进行公示,鼓励受益区群众参与工程质量监管,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二是积极推行“法人负责、施工保证、乡镇监管、群众监督”的“四级”质量保障机制。严格执行基建程序,紧盯质量控制细节,严把原材料进出、设备购进、成品使用等关口。每处工程水池开挖深度、水池配筋、浇筑,均须经业主委派技术人员现场复核签字才可实施;每处工程所使用的管材及配件品牌,中标单位必须提前申报,采购清单也须在水利局备案,工程验收将根据申报品牌及采购清单进行逐一复核,管道埋深按不低于30CM标准执行,其中过田、过路等特殊地段埋深不低于70CM,管道填埋必须有现场监督员签字,确保工程质量。


 

三是严抓工程验收关。工程完工后,由财政、扶贫办、水利局、乡镇、设计单位、村组代表及现场监督员组成的联合验收小组对项目进行验收,严抓工程验收关,保证工程质量。四是完善管护制度,强化培训力度。制定并印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由受益村组具体负责。要求所有供水工程需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护制度,明确管护责任,确保工程长期良效运行。目前各供水工程管护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全县598处集中供水工程管护制度及管护责任人已全部进行公示。同时为不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专业管护能力,该局以乡镇为单位,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管护技能知识培训会,累计召开培训会11场次,培训管水员500余人次,发放专业管护技能知识培训资料600余本,管水员专业管护能力及饮水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五是定期走访排查,不留盲区死角。为确保工程正常运行,保障广大群众饮水安全,定期对农村饮水安全情况进行“回头看”。多层次、多角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县152个村供水工程质量及管护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排查,不留盲区和死角。


 

   截至目前共累计投入工程建设资金1.26亿元,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51处,所有工程均配置过滤沉淀池,累计安装消毒设备335台套,一体化净水设备23台套,巩固提升惠及人口达13.47万人,自来水普及率、水质、水量、水压等得到全面提升,目前全县20.57万农村人口全部达到饮水安全标准,基本实现“户户接通自来水,人人喝上安全水”战略目标。


 

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赶考"远未结束。我们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才能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