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
进展
大田乡:岭下汤村完成工程量95%,瓦窑头村已完成工程量88%,源口水厂管网延伸工程(派塘片)已完成工程量90%;
新宅镇:上坊村完成工程量45%,下胡弄村完成工程量95%,新宅村完成图纸设计和对未签约村民进行二次驻村签约;
熟溪街道:塘里村完成工程量25%,塘滕头村完成工程量10%,包后村完成工程量2%,甘塔村施工前备料中;
王宅镇:2.4公里源口水厂主管道延伸工程已完成工程量99%,源口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平头片)已完成工程量95%(完成加压泵房墙体砌筑),马府下村完成工程量99%,岩坞村完成工程量95%,源口水厂管网延伸工程(石井里片)完成工程量35%,平头村完成工程量20%,下渠口村进场施工,马公塘村进场施工;
俞源乡:后陶村完成工程92%,吴宅村完成工程量60%,下杨村在设计勘察中;
坦洪乡:单村供水赵村净化设备基础工程进场施工,南源村完成工程量98%;
桃溪镇:泽村已完成工程量96%,种子源村已完成工程量95%,章岸村完成工程量92%,宣新村完成工程量30%,锦平村完成工程量10%,锦源村完成工程量10%,锦后村施工前备料中,项湾村施工前备料中,吴畈村施工前备料中,大坑村完成施工前备料中;
柳城镇:柳城水厂管网延伸工程(云溪片)完成工程量35%,上河村完成工程量98%,屏山村完成工程量98%,下圩村完成工程量70%,金山尖村完成工程量40%,弄畈村完成工程量50%,乌溪源村完成工程量15%,后塘畈村完成工程量10%,全塘口村完成工程量35%,前湾村施工前备料中;
西联乡:单村供水壶源村施工前备料中,河涧村进场施工,雪坑村进场施工,单村供水章溪村施工前备料中;
泉溪镇:麻田村施工前备料中
山路蜿蜒,阳光明媚,站在海拔400余米的桃溪镇锦后村村口,可以一览群山,视野开阔,风景极佳。眼前这个小山村就是锦后村,因为地势较高,供水量、水压不足,导致当地村民用水十分困难。
“下雨的时候,云雾缭绕,就在脚底,更好看。”村党支部书记57岁的王伟文声音里透着自豪,他告诉记者,虽然在县里整体下山脱贫的村子很多,但锦后村并没有这样的打算,“村民喜欢这里”,王伟文说。
更何况,就在前不久,唯一影响村民幸福感的事情——水的难题,得到了彻底解决。随着管网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每户农户都通了自来水、喝上放心水,以前吃望天水、吃不上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幸福水”解决了村民人畜饮水难题。
“以前靠天喝水。”村民周菊兰告诉记者,已经85岁高龄的周奶奶,身体依然健朗,记者碰到她时,她正扛着锄头在土地里打理早些时候种下的地瓜藤。
周奶奶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候,每天凌晨4、5点起来,挑着两只木桶到山后一个不足桌子大的小水坑里打水喝的情形。
“村里人多,天热的时候,水根本不够喝,要抢的。”周奶奶介绍,这种抢水的状况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有所缓解。
在持续10多年的时间里,几乎全村的劳力,硬是靠着锄头挖肩抗的方式,在山顶一些低洼处打了大大小小36口水塘。其中最大的那一口,蓄水量有1万4千多方,深20多米。
记者爬上山看到了那口最大的水塘,只见它掩映在茶叶地和密林之间,水面上漂浮着许多枯枝败叶,水质浑浊,难以想象村民以前靠喝这样的水度日。
“都是死水,全靠平时的雨水蓄积,水浑浊难免的。”王伟文说,2017年,村里也尝试打井找水,但3口井打下去,最深的都打了160多米,还是没找到水。
从建村以来,喝一口好水的难题困扰了这个村几百年。直到最近,武义全县启动的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由当地县财政兜底,才将锦后村的喝水问题彻底解决了。
经过改造,原先用水困难的小山村,也彻底告别了“用水难”,村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大大提高。
“锦后村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通过它单单一个村的力量,无法解决。”县农村饮用水管理服务站负责人夏霖说,当地水务部门专门抽调技术力量进行专门勘察之后,最终决定采取城镇自来水厂延伸管网的方式,把水送上山头。
从山下的水厂到山顶的村里,落差有180多米,不二次加压根本不行,县财政出资80余万,新建一处泵站,此外,村内管网一户一表建设费用,县政府也以2000元每户的标准交由水务公司统一承建,也不要村民出钱。
在现场,记者也见到了仍在烈日下施工的县振兴乡村水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据公司总经理胡荣介绍,目前公司200多人,正在施工的项目有72个,有的是村网改造,有的是单村供水,有的则是像锦后村这样的城镇管网延伸。
我县农村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根据“能延则延,能扩则扩,能并则并”的原则,寻找水源并注重水源地环境保护,做好隔离防护等工程建设,严禁污染水源。在建设过程中,提高建设标准,除却过滤池、蓄水池等设备,加大小型净化消毒一体化设施投入,保障农村饮用水水质、水量和保证率。通过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制,邀请专家对农村基层管理人员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保证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
截至目前,11个城镇水厂管网延伸工程、40个城镇水厂管网延伸村内管网改造项目、26个单村供水标准化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部分项目已完工通水,完成投资约5000万元,铺设供水主管道46.2公里,解决达标提标农村人口3.86万人。
达标提标的农村饮水是县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全力实现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饮水安全保障。“农村供水工程是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农民饮用水达标提标建设是水利支撑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将让我县农村饮用水标准再上一个台阶。”县水务局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