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量水发展 以水定城 昆明奏响水务建设发展新篇章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26  来源:昆明日报  浏览次数:408
 

蓄水丰沛的清水海水库。

 

 

 

柴石滩水库。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昆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监管处供图

 

 

 

美编王丽娜/制图

 

 

 

 

 

 

  公元前280年,庄蹻入滇,在滇池南岸“修池立国”,建苴兰城;汉在金马山西麓设益州郡谷昌县,隋唐时期碧鸡山麓建昆州城……依滇池湖滨而建的昆明城从此因水而生、因水而兴。

 

  建设水清、天蓝、地绿、气洁的美丽新昆明,一直是昆明人的共同夙愿,更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对市民的庄严承诺。近年来,昆明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工作,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的发展理念。

 

  划定“三条红线”

 

  实施最严水资源管理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但昆明受特殊地形地貌、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和极端气候影响,常呈季节性、区域性缺水。如何破解水资源要素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瓶颈”成为发展中难以回避的问题。打破“瓶颈”,首要是对有限的水资源实行严格管理,保障水资源“取之有度”。昆明划定“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并分解下达至乡,建立水资源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起市、县、乡三级行政区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制度措施和由政府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考核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水资源管理良好格局。

 

  取水有道,用之有度。昆明市遵循水资源分布和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展了对水资源综合、水资源保护、城镇供水、地下水应急备用水源、环滇自来水供水等规划编制,出台水资源保护规划、重要江河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限排总量控制方案、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及供水配置规划等。建立起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面源污染治理、人口转移”四大工程。推进以滇池为重点的市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十二五”以来,全面开展“环湖截污和交通建设、外流域调水及节水、入湖河道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清淤”六大工程,深入开展滇池湖滨“四退三还一护”生态建设工作,滇池治理成效显著。全市2017年与“十一五”末比较,用水总量增幅不大,万元工业增加值下降6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54,滇池、牛栏江水环境治理重点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率94%以上,全市在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约束控制下仍然保持经济社会的平稳持续发展。

 

  昆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已探索出一条以水资源为保障,构建和谐生态新昆明的发展模式。“三条红线”的刚性约束,并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让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调度、保护工作更趋科学合理,水资源应急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以水资源倒逼产业转型、布局调整的模式和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的模式基本形成。“节水优先”的治水理念,让昆明对水资源的管控做到了严守红线、强化监督、落实责任,将水资源管理、节约、保护3个重要环节有机结合,系统解决了总量与效率、水量与水质的双控管理要求,也使昆明市水资源粗放利用方式得以转变,水环境恶化状况得以改善,并形成了有利于水资源节约保护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水生态文明建设踏雪留痕。

 

  水源保护管理

 

  迈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饮水思源。稳定清洁的水源才能为城市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提供强有力保障。1981年,全国第一个饮用水源保护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在昆明建立。37年后,昆明市已建立了松华坝水库、云龙水库、清水海水库、宝象河水库、大河水库、柴河水库和红坡-自卫村水库等7个重点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面积达1855.84平方千米,约占昆明市国土面积的9%,保住全市赖以生存的洁净水源将是当务之急。《昆明市松华坝水库保护条例》《昆明市清水海保护条例》《云南省云龙水库保护条例》及关于进一步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水源区保护管理法规和政策的出台实施,逐步健全昆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区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饮用水源区保护管理工作逐步迈进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

 

  饮用水源安全事关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责任重于山。为此,昆明严格依法审查进入饮用水源区项目,严控饮用水源区内建设与水源保护无关项目,杜绝有污染的企业和项目落户饮用水源区。自2005年,对重点饮用水源区开展了以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建设和人口转移为重点的水源区综合治理工程,重点饮用水源区“禁花减菜”3.9万亩,建成有机农业基地2万亩,推广种植无公害产品15.7万亩,实施测土配方142.5万亩,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药化肥施用量显著减少,面源污染得到控制,有效改善了重点饮用水源区的生态环境。同时,因地制宜在云龙水库、清水海饮用水源区建成并投入使用270套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施水源区主要入库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水源区现已是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完备的制度保障和精准措施“双管齐下”,现今,全市重点饮用水源区水质达Ⅲ类水以上。主城7座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库,平均向昆明主城日供水110万方,实现城镇饮用水水源水量充足、水质优良、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效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

 

  加强用水管理

 

  节水优先量水发展

 

  如何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昆明不断加强计划用水管理,借助经济杠杆促进各计划用水单位科学、合理用水,不断提高用水效率,推进水平衡测试,算清“水账”,杜绝“跑、冒、滴、漏”。全市以制度、措施积极鼓励用水单位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和节水小区创建,树立先进典型。到去年底,全市累计完成724家用水户的水平衡测试工作,创建375家节水型企业(单位)、178个节水小区。

 

  死水经不住瓢舀,昆明不断挖掘水资源潜力,加强雨水污水利用,增加第二水源总量,早在2006年,就编制实施城市节约用水专业规划,明确了节水规划的总体目标、节约用水的基本对策及近期节水工作实施内容。2013年又编制实施昆明市城镇再生水利用专业规划,指导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明确城市杂用水和工业用水再生水利用率近期和远期规划目标分别达15%以上和25%以上,其中中心城分别达20%以上和30%以上。在科学规划的指引下,昆明城市再生水利用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在污水处理厂全面提标改造的基础上,启动以道路新建及改扩建、雨污分流工程项目等市政工程建设为依托开展再生水站及配套管网建设。目前,昆明主城区再生水已启用7个水质净化厂及经开区倪家营再生处理厂、经开区普照再生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13.9万立方米/日。主城区建成再生水供水主干管约350公里,再生水用水户达343户。同时,由符合条件的新建项目建设单位按照节水“三同时”的要求建设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设施,将再生水回用于建设项目内的绿化、道路浇洒、景观、公共设施卫生间冲厕等。自1998年起步建设到去年底,已建成519座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设施,总设计处理规模约15.9万立方米/日。

 

  1999年至2017年,全市累计创建75家节水型工业企业。推广节水灌溉方式、配套建设节水工程、实施抗旱节水节肥配套技术。阶梯式水价、计划用水管理和累进加价收费制度已基本覆盖全市,县城1.2万个用水户纳入了计划用水管理,累计开展水量平衡测试726家、创建节水型单位375个、节水型小区178个,建成分散式再生水设施519座,设计规模15.94万立方米/日,建成雨水收集利用设施268座,设计规模19.4万立方米/日,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14%……一组组数据,见证着昆明“量水发展”走过的足迹。

 

  “渴水之城”

 

  变身“海绵城市”

 

  2009年9月,昆明市结合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和治理保护滇池的需要,创新制度出台了《昆明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规定》,要求主城区新建工程项目建设时,要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因地制宜地同期配套建设雨水综合利用设施。2016年以来,昆明市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结合前期城市雨水综合利用工作的基础,把滇池流域水环境治理与“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以滇池流域为重点,从区域流域入手,在全市范围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目前,昆明市已有268个建筑与小区项目同期配套建设了“海绵”设施;有65条城市道路采用了雨水生态断面技术;51个已建成的公园绿地补建了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建成了5.4万亩湖滨生态湿地(林带)。同时,为了综合解决城市雨污混流及城区部分区域雨水淹水点问题,昆明市还结合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在主城二环路以内开展了雨污调蓄池试点建设,共建成17座调蓄池,总容积为21.24万立方米,配套管网17.7公里。

 

  通过多年不懈努力,再生水在节水减排、污水资源化利用、滇池治理与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昆明从一座“渴水之城”逐步变成会“呼吸”“吞吐”的“海绵城市”,历年累计城市节水量已达6.6亿多立方米,相当于滇池容量的三分之一。2011年,昆明荣膺“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2015年顺利通过国家复查。

 

  水利建设

 

  跨越发展冲破“瓶颈”

 

  1912年,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在昆明市郊的螳螂川上建成发电,开创了中国利用水能资源的先河。而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市只有1座小(一)型水库、629座小坝塘,库容仅1794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5.8万亩。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水利建设扶摇直上。“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水利投资140.1亿元,较“十一五”47亿元增长198%,年平均增长17%。“十三五”前两年,分别完成水利投资45.2亿元和55.7亿元,较上年增长30.8%和23.2%,水利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到去年底,昆明已累计建成各类水库843座,其中:大型水库4座,中型水库24座,蓄水总库容22.02亿立方米。掌鸠河引水工程、云龙水库、清水海供水项目、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柴石滩灌溉工程、滇中引水工程……一批惠民工程相继建设,滇池流域逐步形成拦、蓄、引、提、排、灌、供、防的水利体系,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远超国际公认40%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标准。

 

  在2009年以前,全市建成的“五小水利”工程约9.1万件,山区和半山区因水利建设标准低,供水系统配套并不完善,季节性缺水、水资源利用率低仍是制约发展的“瓶颈”。为彻底改变山区生产生活条件,从2006年,水务部门每年都安排解决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十一五”期间,全市完成的农田水利建设投资是“十五”的1.8倍,完成的“五小水利”工程件数为“十五”的3倍。为进一步提高农村供水保障能力以及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效益,昆明连年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列为市政府承诺的惠民实事。

 

  “十二五”期间,以“一户两窖、一村一池、一箐一塘”原则,全力推进以“爱心水窖”为主的“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建成“五小水利”工程约24.48万件;解决77.34万农村人口和2.97万农村学校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兴建集中式供水工程2200处。“五小水利”工程的跨越式发展,有效缓解水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基本扭转山区、半山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

 

  随着云南省目前投资最大、中央补助最多、工程建设最快的单项水利工程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的建设并投入运行,有效提高了全市的水资源承载力,也在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应急供水及为下游兴利防洪服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效用。如今,在工程出水口(北京路延长线)建造的亚洲最大的人工瀑布,成为昆明水生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和市民的亲水胜地,为城市发展增添了魅力。

 

  2017年4月8日,在挖掘机的巨大轰鸣声中,柴石滩水库灌区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柴石滩水库灌区工程作为“十三五”期间全国172件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是云南省以滇中调水为重点的7件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昆明投资最大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全市唯一被列为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工程2020年建成后,将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高水高用、优水优用”的典范,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水利扶贫资金

 

  化解贫困地区“用水难”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吹响了脱贫攻坚的集结号。昆明提出将当好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和火车头,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务部门也领受进军令,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关于饮水安全有保障的考核标准,积极投身水利扶贫的攻坚战。

 

  为支持脱贫攻坚,2017年,全市已下达水利扶贫资金2.45亿元,重点用于贫困地区集镇供水、“五小水利”和农村人饮巩固提升、重点水源工程、防洪减灾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全市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重点将在东川,2017年至2018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成后,可覆盖阿旺、汤丹等7个乡镇11.142万人供水。现2018年第一批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已收尾;第二批巩固提升工程正在安装管道、修建水池,预计今年底全部完工。2017年至2018年乌龙等7个乡镇集镇供水工程建成后,可对红土地等7个乡镇9.5664万人提供饮水保障。一项项惠民工程的落地实施,为山区送来了安全水,也让贫困群众和城里人一样能喝上洁净的自来水。

 

  回望昆明水利建设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正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缩影,它将激励我们在加快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道路上继续扬帆远航。(记者 杜仲莹)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