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全国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 攻克多项技术难题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20  来源:闽南网  浏览次数:546
  当前位置: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 行业资讯 > 文章

1544699871366.jpg

13日,全国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举行观摩会。记者从现场获悉,全长17.5公里的深层污水传输隧道目前有3台盾构机同时作业,该项目自开工以来攻克多项成套关键技术。

由中建三局投资建设的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主隧道全长17.5公里,配套有9个竖井和9个盾构区间,竖井深度均超过32米,最大深度达51.5米,相当于一条“特种地铁”,将污水直接输送到处理厂集中处理。

中建三局湖北大东湖深隧工程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经理杨杏勃介绍,这条深隧要穿越地铁、高架、湖泊等,利用30米至50米的地下深层空间施工,对地下管线影响小,不会受到地面及浅层施工的影响,安全性更高,并预留地下空间资源。

施工过程中,盾构机还将穿越质情况复杂的严西湖湖底以及岩溶发育的灰岩段,杨杏勃介绍,盾构机在溶洞密集区掘进过程中方向容易发生偏移,为此,他们采用国内最顶尖的小型盾构设备,在严西湖湖面设置钢板桩围堰,利用CT扫描确定溶洞大小,为溶洞注浆加固,确保施工安全。

据悉,大东湖深隧工程旨在为武汉市武昌区130平方公里内约300万居民打造排水收集及传输主动脉,完工后将实现武昌片区现有3座污水处理厂和在建的北湖污水处理厂“四厂合一”。届时,武珞路以北的半个武昌城、东湖核心区周边的污水都将乘“专列”快速进入北湖污水处理厂,近期实现80万吨/日的污水传输规模,远期将达到100万吨/日的规模。

据项目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作为国内首条正式实施并将投入运营的深层污水传输隧道,创建了城市水环境治理的全新模式,将为国内同类工程带来示范作用。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