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泊位自动感知,实现“智慧停车”。
信息多跑路,患者就能少跑腿。目前,深圳市儿童医院已完成诊前预约挂号、智慧问诊、智能导诊,诊中在线支付、诊中预约,诊后费用结算、票据自助打印以及社保跨省结算,还实行住院病人押金微信支付、每日费用清单及健康教育推送、复诊预约等门诊、住院全流程智慧化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少儿医保的在线支付。
深圳儿童医院的智慧医疗,只是深圳智慧民生的一个方面。深圳市经贸信息委有关负责人说,深圳积极推进《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以及《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六个一”实施方案》落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优化社会公共服务,提升市民在生活各领域的体验感及幸福感,在更多领域实现“信息多跑路,企业市民少跑路”。
医疗业务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在健康深圳APP平台和微信公众号上,可以预约挂号,并能看到院内地图智能导诊,同时还能实现诊中的分诊、转诊、诊间预约、在线取检查单,以及诊后的康复随访、网络咨询、专病管理、签约家庭医生等全流程居民健康医疗服务。目前,该平台已有1500万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智慧医疗,让就医变得更加方便。深圳市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初步搭建起区域卫生信息化主体框架,完成2个数据中心和14家市属医院、电子政务资源中心和超算中心之间的千兆光纤改造,打通市属医院间数据传输的“高速公路”,实现检验检查报告共享调阅;建立集成1500万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和全员人口信息库的市人口健康数据中心,初步实现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医疗业务数据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平台。目前,深圳已有16家市属公立医院接入平台。
同时,市卫计委打造全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全市近百家公立、民营医院接入平台,市民可通过600多家社康中心的社康医生提前预约医院号源。2012年至今,全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注册用户已达1813万人,累积服务用户7100万人次,日均预约量近4万人次。
打造“智慧校园”建设“未来学校”
智慧教育,正在越来越多地变成现实。作为首批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城市,深圳打造了100所“智慧校园”示范学校,目前正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2.0时代深圳智慧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据悉,市教育局打造“教学应用云平台”,为学校、师生和家长提供云课堂、云超市、云空间的教育云服务。今年,市教育局在市局直属学校、罗湖区和龙华区扩大教育云试点,并组织40所试点学校的评审验收工作,实现了教育云在更大区域的课堂教学常态化应用。其中,深圳开展900节初中数学、物理、化学的微课作品征集活动和300节名师高清优质课例的摄制工作,实现既有的深圳“网络课堂”开放优质课例视频已达2.7万节,点击量2055万人次;深圳网络创客学堂专栏,建立创客教育视频资源平台,优化资源服务体系,助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教育部门正以未来学校建设为契机,加速推进学校装备、信息化应用、基础建设、课程建设、数据共享、评价体系等建设,推动学校教学及管理模式创新与转变。宝安区与微软签订合作备忘录,将该区10所学校打造成具有全球样板意义的“微软创新学校”;盐田区初步构建了以“智慧教科研中心”为主体,以“未来学习中心”和“未来创新中心”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智慧教育服务体系;龙华区教科院去年成立未来学校实验室,实施龙华区未来学校创新计划。
智慧交通优化市民出行体验
“宜停车”,已经成为深圳智慧路边停车的招牌,获评“智慧民生服务优秀案例”。市交委有关负责人,“宜停车”智慧路边停车管理系统利用泊位自动感知、移动互联及大数据等技术,创造了“判定精准、使用方便、结算便捷、技术稳定”的路边停车智慧管理模式。
今年,市交委将重点开展原特区外“宜停车”泊位建设以及路边停车无感支付应用推进工作,新增路边临时停车后付费等功能。目前,该系统累计注册用户接近300万人,管理范围覆盖全市2万多个泊位,市民接受度达70%以上,日均停车消费订单接近5万次。
智慧交通,正全面优化市民出行体验。公共出行领域,现在扫二维码、刷金融IC卡、全国一卡通,均可乘坐深圳所有地面公交;刷深圳通二维码、腾讯乘车码,就能坐地铁,今年底,有望实现刷金融IC卡和全国一卡通乘坐地铁。同时,深圳市交委发布了“麦诗出行”APP测试版,用户可使用这款APP进行地铁、公交实时动态交通数据的查询,而且该APP可根据用户目前所在位置提供个性化路线定制的出行服务,并支持公交车、地铁的一码支付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市交警建立拥堵溯源及评估平台,可以动态发现道路通行空间和时间上的拥堵点段,每年定向治理400个堵点。同时,深圳市交警全国率先采用“移位左转”路口、快速路HOV车道、网约车上客通道、“自动化潮汐车道”和遥控护栏潮汐车道等新型交通组织方式,设置“拉链式”交替通行路段、新型交通组织示范区。目前,全市已建成7条潮汐车道、14个掉头灯控系统、16个左转借道路口、12个左转待转路口、2个移位左转路口、29个可变车道、2条HOV车道,实施了50项禁左交通组织和200项单行交通组织。
租住更便捷 水气缴费很方便
智慧租房,不仅带来便利,还带来全新的生态圈。据悉,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牵头搭建了全市统一的住房租赁监管服务平台——深圳智慧租房,提供互联网线上房屋租赁一站式服务。截至2018年11月20日,平台入库总房源164187套,包括机构房源74910套、国企房源26201套、政府房源62632套、个人房源444套;公众号累计粉丝数量9万人,平台日均浏览量超过2万人次。
目前,该租赁平台已实现在线找房/发房、在线预约看房、在线签约、租赁备案、在线交租、在线退租、双向互评等租赁全流程业务打通,通过与不动产登记部门进行产权编号联网匹配、人脸活体识别个人身份认证、从业主体审核及管理等方式,实现真房源、真身份、真委托。
据悉,该租赁平台为市民提供公积金在线提取、居住信息登记及居住证申请、积分入学、积分入户等公共服务;引入各类金融产品,提供住房租赁金融支持;接入搬家、维修、家政等贴心周到的生活服务;为租赁企业提供免费房源管理系统,租赁企业可对房源、房态、合同、交易等情况自助管理。
租住更便捷,水气很方便。智慧水务实现了“全市四个统一”:统一全市抄表收费系统,统一全市客服热线号码,统一全市跨区联网服务,统一全市水费缴纳方式。市水务集团“线上用户服务综合平台”实现了服务区域全覆盖、供排水对外服务业务全覆盖以及线上主流服务渠道全覆盖。深圳燃气一站式服务平台集微信、支付宝、网厅和呼叫系统为互联互通的整体,基本实现充值缴费、账单查询、预约办理、电子发票等传统窗口业务的线上办理,同时率先实现在线开户、在线更改托收银行账号、工单进度查询、在线评价等创新服务。
“食品安全扫一扫”吃得放心
食品安全扫一扫,市民吃得才放心。据悉,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推出“食品安全扫一扫”功能,目前正在盐田区试点。
据悉,通过“食品安全扫一扫”功能,市民外出就餐时,只需使用手机扫描餐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餐厅的抽检结果、特色菜品、消费安全提示等信息。点击“明厨亮灶”就能查看餐厅后厨的实时视频,将餐厅后厨“晒”在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监督下,使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安安心心用餐。
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年底前在每个区启动熟食中心试点,全市11627家200平方米以上餐饮单位全面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
“扫一扫”,商品质量和商家信用情况一目了然。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推出深信APP,通过“扫一扫”可扫描8000万种产品信息;通过“查一查”可查询归集的许可资质信息和诚信守法信息。同时,该委通过“电梯一码通”微信小程序,为市民提供电梯运营维保信息查询服务和一键救援功能;通过建设“315消费通”,提高消费者投诉的便捷性、高效性,让市民更有获得感。
智慧气象“报得准传得快动起来”
“深圳天气”,早已是知名“博主”、公众号、客户端。通过“深圳天气”微信公众号和APP客户端,市民只需要发送“天气”可以了解深圳最新天气预报,发送“语音”可以收听语音天气预报,发送“气温”可以接收全市气温分布图,发送“风速”可以接收全市风速分布图,发送“降雨”可以接收全市过去1小时雨量分布图。
深圳天气预报的智能化服务、个性化服务,赢得各方点赞。原来,深圳市气象局全国首创由一线值班预报员直接运营深圳天气“两微一端”,将传统“高大上”气象预报转化为接地气信息,在重大天气过程中高频推送,首席预报员实时跟进,保证专业性和信息权威性。
目前,深圳市气象局基于“互联网+”搭建的气象灾害防御协同化管理体系,重构气象和防灾部门防灾减灾应急流程,建立覆盖防灾业务全流程的集约化平台,颠覆“请示、汇报、指令”传统工作模式,应急响应指令秒级直达四级防灾责任人,风情、雨情、灾情、防御报表自动汇总一键报送,实时送达气象和防灾管理部门,真正实现了气象预警预报“报得准、传得快、动起来”。防灾应急响应平均启动时间由原来的1小时减少到48秒;处置灾情时间由原来的360分钟减少到92分钟。(吴德群 文/图)